16 风 筝
眼看除夕临近,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年,再看看樊紫的房间,上下左右混乱不堪,一点儿要过年的意思也没有。
樊紫的妈妈催着女儿赶紧收拾屋子,催了几次均无结果,没办法,看来只有她亲自动手了,没想到女儿外出前还有特别叮嘱。
“妈妈,我屋子里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动。”每次外出,樊紫一定会反反复复嘱咐家里的人不许碰她的东西。

“太乱了,我收拾一下吧!”妈妈说。
“不行!”樊紫坚决反对。
“为什么不行?”妈妈不解。
“因为这间屋子里到处都是我的灵感!”樊紫说着挺起了胸脯。
“能说具体点儿吗?”妈妈已经被女儿弄迷糊了。
“喏,床头贴的是《风筝》这首诗的完整稿;书桌前这张字条是诗里面容易读错的几个词语;窗户上贴的这一张是我朗诵的部分;还有这张纸上,是我们俩一起朗诵的部分,您看,用什么样的语气我们都标注好啦!”樊紫指着乱糟糟的房间回答。看来妈妈想帮女儿收拾房间的愿望就此破灭了。
“真想不到,你们下的功夫还不小哪!”妈妈由衷地赞叹。
“那是。等过完春节,我们就要排练一下舞台动作和台风了。香香老师说,两个人的肢体语言很重要,比如两个人眼神的交流……不说啦不说啦,说太多您一时也消化不了。”樊紫说完美滋滋地和奶奶出门去了,留下一脸错愕的妈妈。
眼前这个快乐的酒窝女孩儿,虽然天天陪伴着,竟也能在转瞬之间成长起来,这就是独立人格的魅力所在吧。其实当父母尝试着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做某件事情时,就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人们的盼望声中,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了。她所到之处,小草萌芽,冰雪消融,杨柳吐翠,风景无限。
樊紫最喜欢春天了,因为终于可以脱下厚厚的棉衣,轻松地置身于大自然中,还有就是新学期要开始了。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假期,尤其是寒假,可以吃喝玩乐、走亲访友,自然逍遥快活。可樊紫更喜欢校园生活,刚放假没几天,她就天天盼着开学,盼着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盼着和老师促膝谈心。
今天的开学典礼,对樊紫来说多了一些盼望在里面。她为此准备了整整一个寒假,一直在心里盼望着“金话筒”比赛的复赛快点开始,盼望着自己和吕小姗在复赛中有绝佳表现,盼望着看到香香老师欣慰又自豪的样子。
终于盼到了“金话筒”比赛复赛开始的这天。
复赛被安排在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体育馆正中央搭着一个大舞台,这里能容纳近千观众。上午彩排的时候,吕小姗就不停地扯樊紫的衣袖:“怎么办,我又开始紧张了,你带咱们的制胜法宝了吗?”
“没带,咱们不是得等到下午才正式比赛吗?现在台下又没有观众,你紧张什么?”樊紫搂住吕小姗的肩膀,感觉到她在微微发抖。
“可是你看观众席这么多的椅子,下午得有多少人看着咱们啊!”吕小姗不敢想象下午体育馆里座无虚席的场景。
“没事儿,你就把他们想象成一堆萝卜、大白菜!”樊紫故作轻松,想要消除这种紧张气氛。
“得了吧,会喘气的萝卜、大白菜,想想更恐怖!”吕小姗朝着樊紫翻了一个白眼。
“说的也是啊。要不这样吧,咱俩一会儿彩排时,在台上找好视线前方一个固定的点,然后正式登台的时候只需要看着这个点,不看下面观众就行。”樊紫又想出一个办法来。
“好,那我试试看吧!”吕小姗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同伴,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一些救命的点子来。
事实证明,樊紫的这一招还真是管用。吕小姗在台上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台下攒动的人头,这样一来也就真的缓解了不少紧张的情绪。虽然表演中间出现了一次小失误,但整体效果还是可以的。
“吕小姗,你是不是太紧张了,咱俩互相对望的那个动作,你给忘啦!”刚刚走下台来,樊紫就提醒好朋友。
“哎哟,刚才忘得一干二净啦!光记着你说要盯着那个点千万别看观众的事,就把互相对望这个动作给忘了。对不起啊,噜噜!”吕小姗连忙跟樊紫道歉。
“没事儿,咱也算圆满完成任务了。之前没想到复赛会有这么多的观众,咱们两个胆小鬼能顺利完成比赛,就已经超越了自我,非常棒啦!”樊紫拍拍吕小姗的肩膀,用自己的方式劝慰同伴道。
分数很快揭晓,“微笑的酒窝”组合获得了第三名,而前三名的选手有机会去参加市图书馆举行的“金话筒”决赛。
“噜噜,我们正好是第三名,真是太幸运啦!”吕小姗听到成绩后高兴得直蹦高儿。
“我就说咱们非常棒吧,‘微笑的酒窝’向决赛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