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自古以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每一位画家的必修课。没有生活感受,只靠临摹,是不可能成就一位画家的。作为黔东南土生土长的一名画家,我因各种机缘得以投入黔东南优秀的绘画名师门下研习笔墨,而又结合自身的创作体悟,秉承自北宋苏轼以来的“书画同源”的理论,独树新意地创作出黔东南本土的民族书画。每每回想起来,这段艺术创作之路恍如昨日。
我于1992年考入黔东南州民族师专美术系,正式拜张正炳、龙甚江、潘建海和陈明春先生为师,在良好的绘画学习氛围下,我逐渐对书法和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思考自己的绘画语言如何体现出民族情境。直至1998年,我考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系继续深造,从此踏足益海,并精研以恒。
中国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我深感绘画之笔墨得益于书法,绘画个体中的飘逸幽美之风韵,无不得益于练习书法,练好运笔作线之技法,这又是学好中国画之基本功。比如绘制狭长的树叶时,执笔要悬腕悬肘,运用全身体力、腕力、臂力,才能得势。秉持这个创作理念,每每作画和书法,我都慎重而力求精细,事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做到一气呵成,畅达胸怀。
业精于勤,荒于嬉。我始终认为勤奋是作好书画的必备条件,因此二十多年来未敢在创作中废弛与马虎。时至今日,累至三百幅作品,其中不仅包含书画作品,而且还有大量的墙画作品。为编辑出版本人的画册,用图仅百余幅,但却是从中精选出来的。
本画册的出版得益于黔东南艺术文化界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王定良、谢菊生、贺虹笙、任建文、宁归君、刘绍斌、陈文兵、岳文奇、宁林海和卢玉山先生对本画册的赞助。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凯里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明春老师和我的同学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纪委副书记姚本辉,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才促成这本画册的如期出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潘绍雄
2016年7月于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