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高要市,位于肇庆市南部,属广东省辖县级市,肇庆市代管。东邻佛山市三水区,南与佛山市高明区、云浮市新兴县接壤,西连云浮市和德庆县,北接广宁县、四会市。在北纬22°47′~23°26′、东经112°11′~112°50′之间。2014年辖南岸街道和河台、乐城、水南、禄步、小湘、大湾、新桥、白诸、莲塘、活道、蛟塘、回龙、白土、金渡、蚬岗、金利等16镇,共辖73个社区和273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185.62平方千米。2014年末户籍人口80.07万人,常住人口77.56万人。有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9万多人,是肇庆市侨乡之一。市人民政府驻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号,邮政编码:526100。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高要县,因西江羚羊峡居高而扼要取名“高要”,属苍梧郡。南朝梁天监六年(507)九月,高要由县升为郡,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隋开皇九年(589)废郡属端州。隋大业三年(607)改属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置端州。北宋元符三年(1100)改称兴庆军节度。北宋政和八年(1118)属肇庆府。1914—1920年属粤海道。1936年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7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高要属第十一行政区;1949年10月18日解放后隶属西江专区。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高要专区。1958年属江门专区。1961年属肇庆专区。1986年,高要县城由肇庆市(县级)迁往南岸镇。1988年属肇庆市,并划广利、永安、沙浦3镇设鼎湖区。1993年,高要撤县设市。
高要市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多山地,南部多丘陵、平原。最高峰三县顶山海拔918米。主要河流有大迳河、横江河、双金河、西江、新兴江等。距广州90千米、香港138海里,处于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内。境内有广茂铁路、南广高铁、广梧高速公路、广昆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国道G321线、国道G324线和西江航道。
高要市是中国罗氏沼虾养殖基地、中国罗非鱼养殖基地、中国肉桂之乡。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高岭土、砚石、石灰石等3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居华南之首,被誉为“广东黄金之乡”;高岭土资源丰富,为“粤西地区最大的瓷土出产地”。土特产有活道大米、剑花、肉桂、南药、粉葛、沙糖桔、罗非鱼、麦溪鲤、罗氏沼虾、花席、洋篮、红木家具等,主要旅游景点有金钟山省级森林公园、砚坑紫云谷景区、宋隆小镇、黎槎八卦村、“雄才故里”白土坑尾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文明塔、茅岗建筑遗址、端石老坑洞遗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金渡花席编织技艺、高要春社。特色民俗有茶果节、春社、开耕节、赛龙舟等。
2014年,高要市地区生产总值373.7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7.02∶59.46∶23.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8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42.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1亿元,外贸出口总额6.68亿美元,外贸进口总额2.34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2.78亿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4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收入2.21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1.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