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畲乡风情

6 民俗文化 畲乡风情

MIN SU WEN HUA SHE XIANG FENG QING

宁德,是一个民风淳朴,文化厚重而丰富的地方。线狮、木偶惟妙惟肖;木雕、石刻栩栩如生;制茶、银器独具匠心;民歌、戏曲异彩纷呈……

来自宁德的“柘荣剪纸”“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鼎白茶制作技术”“畲族民歌”“畲族婚礼”“寿宁北路戏”“马仙信俗”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舞台上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宁德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畲族人口20.04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畲族人民迁徙至闽东大地。在新的定居点,刀耕火种、开地结庐,开创了畲族发展史的新篇章。其独有的民族传统和生活习俗,形成了闽东地区一道独特、靓丽的文化景观。

“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畲村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凤冠银饰的随风脆响,对歌双音的比翼双飞,还有美丽的凤凰装、奇妙的凤凰茶、香甜的乌米饭……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每逢传统节日、婚嫁喜庆,青年男女对歌抒情,盘歌交友。多情的畲寨心雨飘洒,美丽的畲山爱浪翻滚。穿上凤凰装,撑起花纸伞,对歌寻情郎,春风醉畲乡……

——邱 灵

img

畲乡风情 篆刻·陈金光

img

畲乡春歌(寿宁) 摄影·张培基

img

霞浦榕枫林风光 国画·唐世泉

img

霞浦半月里 国画·翁金发

img

十里杨溪一片情 国画·唐世泉

杨家溪位于霞浦县境内牙城镇西北郊,太姥山西南侧,素有“海国桃园”之称。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与太姥山并列为重点风景区,是太姥山“山、海、川”三大主要景区之一。杨家溪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景区内有奇峰异石、激流碧潭、岩洞瀑布、古树名木等自然景观,流传有杨文广、朱熹、游朴等名人传说,更有畲族对歌、中秋曳石等民俗活动。

img

屏南漈下 摄影·李侃如

img

古宅今貌(柘荣石山村)水彩·罗婉容

img

马仙传说 油画·江和

马仙信俗自宋朝传入柘荣后,成为弘扬孝德精神的载体乃至民众祈祷健康平安的精神寄托。近年来,柘荣县着力提升马仙信俗的文化核心价值,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柘荣马仙文化旅游节,将其文化内涵由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演绎塑造成“孝德、健康、平安”的主题形象,丰富和完善了马仙护佑健康平安的功能定位。

img

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 摄影·方鼎

img

妈祖走水(霞浦) 摄影·翁金发

img

妈祖巡游 摄影·许文晓

相传海神妈祖的母亲是霞浦人,在霞浦松山建有供奉妈祖的神庙。妈祖扶危助国,济世救人,深受百姓的爱戴。一千多年来,妈祖由人及神,先后被敕封36次,封号达64个字,在民间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经过不断的演绎发展,形成了追求“博爱、平安、和平”的妈祖文化,并以“积德、行善、大爱”的精神,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img

霍童线狮 摄影·陈世荣

img

霍童线狮幕后 摄影·林致凡

霍童线狮舞

线狮舞流行于蕉城区霍童,其道具是由当地儿童玩具演变而成,轧制的狮子通过绳子将狮头、狮身、狮尾、狮脚吊挂在木架上,木架安上车辕,表演者边走边抽绳子,并配幕景和照明,线狮舞分为雄、雌“双狮舞”和母狮、仔狮“大小狮舞”表演者少则5人多则10多人,他们身手敏捷,臂力过人,把狮子抽动得时而挠腮戏球,时而腾空飞越,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img

中华畲族宫 篆刻·缪贞谊

img

粽子情 摄影·林枫清

img

中华畲族宫 摄影·竺培校

中华畲族宫坐落于宁德蕉城,建于1995年。宁德市畲族人口达20.4万,占全国畲族人口四分之一,占全省畲族人口二分之一,分布甚广,盘歌三月三,演武九月九,风情迷人。中华畲族宫之建,象征一个民族有志于推进团结进步,弘扬畲族优秀文化。

img

春色满园畲族对歌 摄影·李安宝

img

对歌葡萄沟(福安穆阳) 摄影·阴亮

img

畲家女(霞浦半月里) 摄影·郑美魁

img

舂糍粑 摄影·傅熹

img

采茶去 摄影·罗惠芳

img

织女 摄影·叶梅英

img

畲藏一家亲 国画·李牧笙

img

屏南北墘村 摄影·王兴喜

img

北墘酒乡 摄影·张小梅

img

翠郊古民居门楼 摄影·陈丹复

距离福鼎市区40千米的白琳镇翠郊古民居,糅合了江浙一带白墙灰瓦的民宅样式,三进院落,由360根木柱支撑而起,共有24个天井、6个大厅、12个小厅、192房间,总占地面积1.398平方千米,规模比山西乔家大院还大一倍。就单体建筑而言,可谓江南第一大古民居。古宅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历经13年,耗费白银64万两,光在同一时辰立360根木柱子就动用了1000多人。至今,还保留着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亲笔题字的笔筒、清代宫灯等珍贵文物,保留着布袋戏表演等传统习俗。

img

翠郊古民居内院 摄影·陈丹复

img

翠郊古民居(福鼎) 摄影·陈碧珍

img

汉春宫·霍童古镇 诗文·胡亦璧 书法·戴涤吾

汉春宫·霍童古镇

胡亦璧

星火燎原,看霍童群岫,漫卷镰锤。闽东割据,独立师誓支提。全民抗战,北征倭,兵发桃溪。根据地,艰辛游击,终迎解放晨曦。

勅赐洞天碑石,映连排古宅,庙阁雕墀。明清旧街曲仄,碧水榕栖。隋渠绝活,铁枝殊,国级三遗。逢盛世,苏区老镇,千秋青史名垂。

img

题甘国宝故居 诗文·陈奕良 书法·陈辉

题甘国宝故居

陈奕良

坐北朝南,毓秀一身文且武。

戍台镇海,领兵两度治兼兴。

img

玉宇琼楼听涛声 国画·刘永康

img

屏南万安桥感赋 诗文·陈奕良 书法·吴思安

屏南万安桥感赋

陈奕良

桥毁桥兴几度秋?长虹气贯碧溪流。

浣衣水映金银镯,地下人趋稻菽畴。

长阵接亲琴瑟响,华亭赏月迩遐幽。

和谐美丽如诗画,疑梦武陵春畅游。

img

天王寺 诗文·陈琯 书法·林琴

天王寺

明·陈琯

忆昔天王山下住,十年灯火此禅宗。

岩封春雾藏文豹,潭涌寒云蛰应龙。

日晏厨烟三韭粥,月斜书幌五更钟。

远飞翼倦栖田里,乘兴重来觅旧踪。

img

千年民居西浦古村(寿宁) 国画·刘永康

畲韵金涵

诗文·冯利英

清风送爽抵闽乡,畲族宫中博物藏。

三月高歌弘雅俗,一溪秀色沐春光。

千峰麟寨讴灵瑞,百丈龙潭祷吉祥。

崛起新榕兴大业,蓝图再展谱中华。

img

游报恩寺 诗文·陈笃 书法·张敬梅

img

赞柘荣孔春霞剪纸艺术 诗文·陈奕良 书法·郑崇宝

游报恩寺

明·陈笃

宁川多古刹,绀殿依麟山。

畲女采茶过,老僧沽酒还。

海涛迎日落,流水隔溪潺。

却羡白云下,耕樵每自闲。

赞拓荣孔春霞剪纸艺术

陈奕良

马仙绮梦牵春色,撒向交溪一片霞。

刀下每翻乡俗韵,纸间总绽盛时花。

指随思动裁精致,心逐峰高耀日华。

绝技澄怀传后辈,殷期金剪走龙蛇。

img

霍童古镇古镇二月二 国画·林德禹

img

畲家婚礼 剪纸·袁秀莹

img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闽东之光 书法·林坤华

img

现存唯一古代潮汐跨海大桥(霞浦) 诗文·胡亦璧 书法·黄友超

现存唯一古代潮汐跨海大桥

胡亦璧

村岛相离七里遥,畅行两地待消潮。

竹江史迹黄瓜址,小马风声白鹭寮。

近丈墩基岩蛎固,六虹构建石头碉。

遗存唯一前清道,跨海滩埕汐路桥。

img

万安桥上迎亲队 摄影·李贤玉

img

清正廉明 剪纸·孔春霞

img

花清月明(福安) 国画·金爱现

img

游支提寺 诗文·崔承镜 书法·曹文彬

游支提寺

清·崔秉镜

六六洞天第一山,由来名胜绝尘寰。

风摇石竹仙棋冷,雨滴庭蕉僧舍闲。

座上铁冠从海泛,堂前金像向宫颁。

数声清磐频敲处,身世浮云未肯还。

img

游霍童 诗文·崔俌 书法·董超凡

游霍童

明·崔俌

笑破人间有四愁,虚名直视水中沤。

拂衣不受天王宠,携笠闲从仙子游。

桃实松笙余十里,芝田丹灶自千秋。

我家亦有栖真处,潮满桥东月满楼。

又祭建文帝

诗文·余志强

胭脂柳岸几欢愁,

谁与定离留。

山河梦断何处,

岁月已东流。

崇礼义,

尚怀柔,

运无求。

雪峰孤影,

闽海残辉,

天地悠悠。

明代历史上建文朝是一个非凡的朝代,以皇太孙身份即位,建文皇帝朱允炆刚刚御极四载(1402)六月乙丑(十三日)便被叔父燕王朱棣率领“靖难军”为名起兵,攻破南京城,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江山,改建文元年为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装成僧人,在二十二位大臣的伴随下,分两路逃离皇宫,出亡宁德长眠金贝(宁德上金贝),建造古墓,古墓的石材两侧建筑中有“龙”刻构件,墓前的金水桥和金水河壮观至今。

img

建文帝 国画·林伟

img

霍童古镇文物一 摄影·陈碧珍

img

霍童古镇文物二 摄影·陈碧珍

img

霍童古镇文物三 摄影·陈碧珍

img

霍童古镇文物四 摄影·陈碧珍

img

临水宫祖庙全景 摄影·钱锦承

img

古田临水宫 摄影·翁金发

img

千年临水 健康古田 书法·郭勋安

古田县打造颐养修斋的福地:

千年临水,健康古田。

img

周宁鲤鱼溪 摄影·李侃如

img

鱼趣 摄影·谢书秋

思佳客·鲤鱼溪

诗文·方成义

尽道浦源半月潭,葫芦湾里鲤鱼藏。

见人而出闻声聚,犹是春闺梦客来。

鱼恋水,水呢喃,人鱼相处乐悠然。

一溪烟月漫村过,漫壁飞霞入眼馋。

周宁鲤鱼溪

鲤鱼溪被誉为“中华奇观”,位于周宁县浦源村,民居布局呈八卦造型,拥而不挤,明清小街,卵石小径,素有“闽东丽江”之称。在长约千米的小溪中,遨游着上万尾色彩斑斓的大小鲤鱼,“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人鱼同乐,千古和谐,这里至今保持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鱼冢、鱼祭文、鱼葬礼俗。见证了这里的村民爱鱼、护鱼、与鱼和谐共处的传统习俗。

img

雨中(福鼎白琳) 国画·罗朝建

img

寿宁鸾峰桥 诗文·阮福官 书法·洪锦汀

寿宁鸾峰桥

阮福官

一汪碧水向东流,古木桥身镶阁楼。

横跨清溪单拱阔,垂沉坚石两基优。

穿行人马万千趟,经历风霜几百秋。

一面党旗廊上挂,誓言不忘共长留。

img

半月里畲村 诗文·阮福官 书法·李祥桂

半月里畲村

阮福官

青砖古宅遍村中,鹅卵铺成曲径通。

优雅山歌迎远客,清幽环境醉骚翁。

年轻小伙心胸阔,百岁阿婆耳目聪。

最喜乡民能识宝,广收文物展畲风。

img

印山(周宁) 国画·张明玉

img

题霍童 诗文·陈良驹 书法·林秋铭

题霍童

明·陈良驹

霍童山顶暮云收,佳气葱葱接十洲。

夜静每闻鸾笛过,雨余时见鼎烟浮。

霞明层巘千寻碧,风动寒涛万壑秋。

欲问仙踪何处觅,奇峰六六任遨游。

img

寿宁廊桥古韵 国画·林德禹

img

白水洋风景区 摄影·王兴喜

img

鸳鸯溪水帘洞(屏南) 摄影·陈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