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外之战
2025年10月14日
(三)河外之战
河外之战是指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 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信陵君无忌率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于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 击败秦军的一次作战。
邯郸之战,赵国由于魏、楚两国的支援转危为安。 魏相信陵君救赵有功,但他用计窃取魏王虎符,击杀大将晋鄙,害怕魏安厘王降罪,不敢再回魏国,只命令副将率军回魏,而自己率领宾客停留在赵国。 秦昭襄王听闻信陵君留赵,认为这是攻魏的大好机会,令蒙骜率军东向攻魏。 魏兵屡败,不能抵挡秦军进攻。 魏王派使者持黄金彩币,请信陵君回国拒秦。 信陵君回国后,魏王免其窃符杀将之罪,授上将军印。
三十年,各国都收到信陵君的信,希望他们派兵援助魏国。 韩、燕、赵、楚等国向来看重信陵君,先后派兵援魏,任其调遣,惟有齐国未曾发兵。 信陵君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西向攻秦,秦军败退。 联军追至河外,包围了秦军。 信陵君亲冒矢石,率先冲锋。 全军士气大振,紧随冲锋。 秦军阵营混乱,蒙骜因腹背受敌,被迫西退。 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 秦军紧闭关门,坚守不出。 相持逾月,联军撤回。 魏安厘王为表彰信陵君败秦收复关东失地功劳,拜为上相,封邑五城。
这次战役,各国合纵攻秦,对秦国以沉重的打击。 信陵君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各国都派使者向他学习兵法,后世称之为《魏公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