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中获得的东西比获取中获得的多

在失去中获得的东西比获取中获得的多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手握空拳离去。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一个人获得生命后,先是童年,接着是青年、壮年、老年。然而这一切又都在不断地失去,在你得到什么的同时,你其实也在失去什么。所以说人生获得的本身就是一种失去。

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柳宗元在《蝂传》中说,有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行走时遇见东西就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随着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负荷越来越重,终于使它累倒在地。在现实中,我们有许多人,也如同这小虫一样,因贪婪而失去过许多宝贵的东西。

一位旅客去三峡旅游,站在船尾观赏两岸景色时,不小心将手提包掉落在江中。包中有不少钞票,他不假思索地跃身投入水中捞包,虽然包抓到手中,可人再也没有出来。这位旅客如果学会习惯失去,就不至于连生命也赔进去。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亏。有人说得好,你得到了名人的声誉或高贵的权力,同时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同时就失去了淡泊清贫的欢愉;你得到了事业成功的满足,同时就失去了眼前奋斗的目标。我们每个人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就会发现,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一个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失去什么的人,就是愚蠢可悲的人。谁违背这个过程,谁也会像贪婪的小虫,累倒在地,爬不起来。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暂时,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居里夫人的一次“幸运失去”就是最好的说明。1883年,天真烂漫的的玛丽亚(居里夫人)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钱去巴黎上大学,只好到一个乡绅家里去当家庭教师。她与乡绅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相爱,在他俩计划结婚时,却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反对。这两位老人深知玛丽亚生性聪明,品德端正。但是,贫穷的女教师怎么能与自己家庭的钱财和身份相配称?父亲大发雷霆,母亲几乎晕了过去,卡西密尔屈从了父母的意志。

失恋的痛苦折磨着玛丽亚,她曾有过“向尘世告别”的念头。但玛丽亚毕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除了对恋人的爱恋,还爱科学和自己的亲人。于是,她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苦农民的孩子学习。几年后,她又与卡西密尔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卡西密尔还是那样优柔寡断,她终于砍断了这根爱恋的绳索,去巴黎求学。这一次“幸运的失恋”,就是一次失去。如果没有这次失去,她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世界上就很可能会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