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白鹈鹕
2025年09月17日
十八、白鹈鹕
又叫犁鹕、逃河、塘鹅,中国分布于新疆西部天山、青海湖,为冬候鸟,夏季还见于喀拉沙尔河(开都河)和博斯腾湖,冬季偶见于海南和福建。国外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印度南部、缅甸等地。
白鹈鹕是一种大型水鸟,全长约200厘米。体形粗短肥胖,颈部细长。上体灰白色,下体白色。头的后部有一束长而狭的悬垂式冠羽。嘴长大,嘴下具有一个黄色的喉囊,不吃东西时,皮囊收缩。颊及眼的裸露部分亦为黄色。初级飞羽黑色,羽干白色,尾羽24枚,此一特征与斑嘴鹊鹏羽干暗色、尾羽22枚相区别。脚很短,为肉红色。嘴红黄色,附跖和趾棕黑色,爪角黄色。
栖息于河川、湖泊和沿海和沼泽地。喜集群和游泳。飞行迅速,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常俯冲入水捕鱼,或在湖河边等待鱼群;饥饿时常集群进入水中,用翅膀不断拍击水面,将鱼群赶到湖边吞食,也食两栖类、甲壳动物或鸟类。营巢于高大的乔木上,巢由小的树枝、水草等构成。繁殖期为每年4~6月。通常每窝产卵3枚,有时4枚。白鹈鹕于20世纪60年代与大天鹅混群,在青海湖越冬。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未见有来青海湖越冬的白鹈鹕。据资料记载,上世纪还是常见的,现在则很稀少。白鹈鹕在我国的繁殖区狭小,越冬区环境条件严酷,食物亦较单纯,加之青海湖等地近年自然条件不断恶化,沙丘淹没了许多草地,植物更加稀少,湖内大量捕鱼,故数量急剧减少,致使白鹈鹕迁至他处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