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有臭气
2025年09月17日
马陆有臭气
马陆与蜈蚣一样同属多足纲,但与蜈蚣有许多不同之处。马陆的身体呈圆筒状,触角短,体节是25~100多节,体长2毫米~300毫米。除第2、3、4节各为一对步足外,之后的各体节均有步足两对,比蜈蚣的步足多得多,所以又叫“千足虫”。受到触碰立即蜷缩成球,静止不动,这叫装死,迷惑敌害。片刻之后慢慢展开,迅速逃走。行走时两侧步足同时起步,一节节向前传递,犹如波浪。行进速度极缓慢,这点与蜈蚣大不相同,习集群游行,栖居在落叶、石下、树穴洞中,潮湿场所,蜷曲身体静卧。大马陆在雨天之前,大批从洞中爬出结队而行,又被称为“雨公虫”,以绿色植物,真菌菌丝,细菌为食。约有3000多种,如大马陆、球马陆等。
它们常咬食苗圃中的幼苗,危害蔬菜、树木的幼根。雨季时,马陆夜间活动,也对人有害,据记载1958年南京大学在山区办农场,大量群集的马陆窜入厨房、宿舍,爬上床,放出臭气,使人不得安宁;日本郊外一铁路因聚积大量马陆,使轨道上沾满粘液而臭气熏天,结果阻断了交通。
放出臭气是马陆的自卫方式,因为它臭,鸟兽都不愿接近它。臭气是由它的臭腺分泌毒液散发而成。臭腺长在躯干部,从第4节开始的步足基部,每节1对。毒液中含有氢氰酸,非洲等地的土著人,用它做毒箭,射杀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