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蚜 虫

一、蚜 虫

1.蚕豆生长期间

清除田间杂草,收后清除残株、落叶,减少虫源。

2.物理防治

色板、色膜驱避诱杀: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悬挂黄色捕虫板以粘住蚜虫。

3.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是用化学手段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方法,科学、合理、正确使用农药,即正确掌握用药时间、用药量(浓度)、施药方法、施药部位和施药次数,从而取得最佳防治效果。主要药剂有:

(1)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其作用方式主要是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具有高效、杀虫谱广,对人畜和环境较安全的特点。

氯氟氰菊酯(功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及害螨有一定防效,中等毒。可选用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500~5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等害虫。7~10天喷雾一次,连防1~2次。

(2)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具有高效、毒性较低、选择性较强的特点。

抗蚜威:具有触杀、熏蒸和渗透叶面作用。残效期短,对作物安全,不伤天敌,中等毒。防治蚜虫效果较好。选用2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5000倍液可防治蚜虫。10天喷雾一次,连防1~2次,安全采收期7~14天。

(3)植物源杀虫剂。是天然的混配复剂,对害虫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安全,在自然环境下易分解,残留量低。

苦参碱(百草一号):具有触杀作用,低毒。对蚜虫、斑潜蝇有较好防效。选用0.38%苦参碱水剂(百草一号)800~1200倍液,5~7天喷雾一次,连防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