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股市哲学

第19章 股市哲学

汉密尔顿有种本领,能根据他多年来对华尔街习性的观察积累,用简练的评论和充满市场智慧的只言片语,给技术分析平添了几分趣味。汉密尔顿有些评论与道氏理论关系不大,有些属于原创。汉密尔顿非凡的洞察力,给他所有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汉密尔顿所阐述并反复强调的,正是读者所需的。对一些草率的财经评论,汉密尔顿也会撰文委婉地加以批评。时不时地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哪怕是貌似愚昧的读者来信,他也会用一些人们所熟悉的比喻来回复。无论如何,下面这些从汉密尔顿的文章中挑选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极具阅读价值。

在一次熊市中,当一些人把一个典型的次级反弹误读为牛市启动时,汉密尔顿这样反驳道:“一燕不成夏,仅一次的反弹……并不能成就牛市。”(1908年7月8日)

另一次,一些内部消息的服务机构,在牛市的最后阶段还不遗余力地鼓吹还会有大行情在后头,此时《华尔街日报》的读者就被警告说:“树木不会长到天上去。”(1908年12月23日)

“有趣的是,在融券经纪商中听到某些知名的证券经纪公司大量的借出股票,这将表明一个相应的空头行情。但是,接下来的绝不是借入的人不会转让股票,如果他们愿意,可以转让出去。事实上,如果他们从同样的提供者手中借入更多的股票抛售,对于他们的明显优势是,这将对脆弱的空头账户产生影响。经验丰富的华尔街人士怀疑这种信号。”(1921年8月25日)这是一次在一些评论家根据一则赫赫有名的做空广告而非常有信心地预测市场会上升时汉密尔顿的言论。这段话里蕴含着极强的逻辑。

当股市距离1921年的低点已经不到3点时,汉密尔顿这样写道:“有许多智慧格言和现实的案例表明,投资者很少在真正的市场底部买入,并且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在真正的顶部卖出。这不是矛盾的论点,而是市场记录。如果廉价的股票具有吸引力,那么今天的市场就应该是活跃的,有感兴趣甚至兴奋的公众……现在市场中没有足够的……市场参与者。”(1921年3月30日)

在讨论一个认为自己是以价值和收益而买进股票的投资者的态度时,汉密尔顿写道:“他也许有钱买进股票,可是心里却总是惦记这只股票,他认为必须在每天的早晨都要阅读股票的价格。”当他看到他的股票下跌了几个点时,“他就说他要止损了,并且要牢记教训。他对教训的理解完全是错的,他忘记的不是他的损失,而是他买进这只股票的理由。”(1921年3月30日)

对于绩优股,为何也时常出现下跌,根据股票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这种现象并不正常。汉密尔顿曾经这样写道:“股市中,当多头仓位的套现活动造成市场不稳定的波动时……有一点很容易忘记,那就是绩优股比垃圾股常常更为脆弱。绩优股是真正有市场的,而对于垃圾股的市场却是有名无实的市场。必须还贷套现的人们会把能以一定价格卖出的股票套现,原因是所持有的其他物品,什么价格都无法脱手。”(1921年3月30日)当然,汉密尔顿这里讲的是股票交易高手们基于还贷目的而对绩优股票进行的变现。毫无疑问,也许卖掉手中的垃圾股更显英明,可是这在一个清淡的市场中却是办不到的。

汉密尔顿在评论自己的工作和为道氏理论辩护时说:“研究价格运动……绝大多数的错误是由于脱离了道氏可靠且科学的规则造成的。”(1919年8月8日)

汉密尔顿经常鼓励他的读者,在剧烈的次级反应运动发生后买进股票。一次,他写道:“……最糟的情况……这次的回退还没有超出法语中所谓的‘reculer pour mieux sauter’(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跳跃)的限度。”(1911年7月14日)汉密尔顿评价次级运动的能力非凡,对于相信他这一才能的读者,只要看见报纸上这句话反复出现,那注定是股市即将上涨的重要预言。

1924~1929年,汉密尔顿多次对投机和投资的扩张发表了评论。他注意到股票的发行范围一年比一年广泛,不仅是行业领先公司的股票持有者的数量在增加,而且是整个国家的人们都在参与投机活动,而以前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局限在几个重要的金融中心。汉密尔顿即使不是唯一,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预计到这种新的因素可能会体现在灾难性的股票套现中。下面摘自他1925年的文章,在1929年股灾时,这样的观点也经常出现:“永远不应该忘记股市的技术状态……若要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冲击公众的自信心,将会导致来自全国大量的股票卖出,华尔街也未必能够像从前一样精确计算出仓位信息,因为以前的持股仓位大多数在纽约。”(1925年3月9日)对于那些在1929年股灾中不幸被套的人们,一定会对汉密尔顿的这一智慧心领神会。

一些读者朋友喜欢给《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写长信,提出一些从他们自己的投机实践之中得出的结论。对于那些结论,他们自认为是毋庸置疑的结论。对于此,汉密尔顿通常以编辑的身份回应:“有一句话,经常说也不算太过分,那就是:教条地使用图表、系统和一般规则通往毁灭之路。”(1909年3月17日)对于用道氏理论研判市场的人来说,图表是必需的,这就如同明细账对银行而言不可或缺。但是道氏理论的研究者们必须保持必要的克制,以避免得出教条化或者武断的市场结论。众所周知,市场很少会精确地按照大众预期的那样来运行。汉密尔顿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如果市场完全按照预测运行的话,就蕴含着十分恐怖的事情。”(1906年5月19日)

一次,处在牛市的兴奋阶段,四处都散发着激进的繁荣气息,汉密尔顿警告他的读者:“根据各种流行的说法,我们在未来的6个月内会有一个大牛市,公众会把股票推向顶峰。现在明智而谨慎地派发出磨碎的诱饵,还没有吸引来大批量的鱼。”(1909年12月20日)有趣的是,这段评论正好发表在牛市到达顶点前夕的几天之内。汉密尔顿很显然已经觉察到,一些笨蛋已经咬住了诱饵,透支了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

另一次,汉密尔顿写道:“……股票市场的长期经验表明,最佳的买入时机都显示出极为出色的伪装。还有众所周知的‘内部卖出’更表现出牛市的迹象。那些有大量股票需要派发的人,通常不会在铜管乐队嘹亮的伴奏下进行。”(1923年1月16日)这是市场新闻经常的欺骗性给我们的警告。如果汉密尔顿在股市阵痛的1930~1931年还健在的话,他也许能警告我们不要去吞食那些大量提供的“磨碎的诱饵”了。那些呼风唤雨的强大机构想要派发手中的股票时,处心积虑把股价抬高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在1923年4月27日,汉密尔顿没想到“……我们被要求倾听的那些学院派经济学家们……”会因道氏理论的预言而感到不安。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有着所有其他预言方法都不具备的特性,它们不总在说话。”(1925年12月17日)这是给那些收取高价的咨询服务机构颇有价值的建议。

“每一个华尔街的交易者都知道,对于已经站在市场正确一方的交易员,在100点的上升过程中,若不适时获利平仓出场,而是利用他的仓位浮动利润,增大其股票买进的仓位,如此一来,无需大的价格下跌,就会让他处于比其开始还不利的位置。他通常会发现,在顶部进行金字塔式交易法,结果是价格的一点儿下滑,就把他扫荡一空了。”(1928年12月12日)

“牛市没有新闻,这是华尔街的老生常谈,一个股票上涨原因的公布,往往标志着这个股票上涨趋势的终止。”(1912年4月1日)

在一次熊市中,当政治家们批评华尔街时,被激怒的汉密尔顿写道:“看在上帝的面子上,难道我们不能拥有一个允许我们自我反省的美国主义精神吗?追溯股票的历史,纽约股票市场那一次不是预见了危险的到来,并且发出安全平仓的信号。”(1924年11月12日)

汉密尔顿曾经在《股市晴雨表》一书中写道:“在华尔街输钱的人,大多是因为他们正确得太早了一点。这一点可以被无数的例子所证明。”

“从来就没有所谓一切正常的股市。”(1911年5月4日)

“现在,人人都在投机,并且多年的研究经验显示,普通大众的判断力肯定是没法和精英人士的判断力相比的。”(1928年12月8日)

就在1929年牛市结束的前夕,汉密尔顿这样写道:“对于那些活跃于股票市场,按通常方式持有金字塔投机仓位的人们,许多人都有不能被疏忽或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个人事务缠身。”(1928年12月8日)

《华尔街日报》明智地避免给出股市年度预测这种许多家报纸所热衷的行为习惯。在对这种做法进行评论时,汉密尔顿说:“作为一条自然法则,总结历史总比提供预测客观得多。新的一年尚未走过一周时间,人们已经忘记了上年度的股市预测。”(1929年1月1日)

在1922年5月的时候,到处弥漫着看空的氛围,市场充斥着股票操纵集团正在出货的言论,投资者们纷纷谈论股票上涨速度过快。《华尔街日报》从来不这么干,为了提醒和保护他的忠实读者,汉密尔顿发表了如下评论文章:“……人们都认为股票市场的‘股票操纵集团’……通常不会在铜管乐队的嘹亮伴奏下卖出他们的股票。”(1922年5月22日)十分有趣的事情是,接下来的股市快速上涨大约持续了5个月之久,期间竟然没有一次重大回调。

“一个人为了投机性购买但却选错了股票,或者,更少见一些的情况是选对了股票,买进的时机却是错误的,肯定总是因其不周全地判断而指责他人。他并没有将股市作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他认为靠先阅读这晴雨表,之后再了解经济,或者根本不用晴雨表,就能赚到钱,我们恐怕无法说服他应该把研究的顺序颠倒一下。最近,在韦尔斯利得到证实,企图同时关注两方面会导致无法解决的困惑。”(1923年7月30日)

“投机者……不能对任何股票抱有幻想,除非是在最为特殊情况下,那就是该股票背离股市总体趋势而上涨。”

关于投机是否道德的问题,汉密尔顿曾经这样说:“……本人认为,投机活动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道德问题。投机不会堕落到用别人的钱去赌博的境地。”

对于那些不断要求给出市场建议的读者来信,汉密尔顿显而易见地感到厌倦。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拒绝给出建议,他这样写道:“我们无意与巴布森先生竞争,或是与那些不入流的预言家一拼高下,因为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价格运动讨论往往被当成股票的内部情报,我们抛弃了这种做法。”

要是能知道有多少汉密尔顿的读者是根据他在临终前几周的最后的市场预测来行动的就好了。1929年10月26日,汉密尔顿这样写道:“到现在为止,通过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这个股市晴雨表的走势来看,自上周三(10月23日)开始局势已经非常清楚了,市场的主要趋势已经转变为向下。”这段话,是汉密尔顿极出色的职业生涯最后恰如其分的挽歌,因为必须要记住的一点是,当时绝大多数股市预言家们依旧还是满脑子“股市新时代”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