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万树诗花异字阵千图词笔奇(序)
蒋远翔
联曰:春山万树诗花异,字阵千图词笔奇。
刚刚先生的著作《刚刚图形诗》付梓了!
这是当代“奇诗派”乃至杂体诗界一件值得特别庆贺的喜事。几十年来,见过大大小小图体诗词汇集的书籍倒不少,而先生的《刚刚图形诗》的出版,令人可喜可贺。就图体诗词个人创作专著而言,其书其人,春山万树,字阵千图;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幸嘱为序,不觉有惶恐愧负之感。
刚刚,实名许传刚,江西宜黄人,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退”而结“网”,孜孜不倦。潜心于杂体诗词,集搜集、研究、创作于一身,成果累累,颇有一代奇诗风范。杂体诗之于刚刚先生,刚刚先生之于杂体诗,互为二幸也,而与刚刚先生相识,我亦三生有幸矣。
刚刚先生长我17年,平生虽未曾谋过一面,但敬而向往之。能够相识,得益于网络。我们初识于“国粹论坛”(2004年),深交于“汉语在线”,其后风风雨雨,十多年来,与其他“怪友”同在,砥砺于同好奇诗,驰骋乎网络怪词。一道异景,归于相忘乎江湖,乐此而不疲。
春山万树诗花异
网络出,奇诗兴,网络“奇诗派”随之而起,日益壮大,成为网络诗坛中独树一帜的诗歌派别。他们以网络为阵地,以奇诗怪词为对象,集收集、整理、研究、创作为一体。主要人物有:刚刚(许传刚,江西)、对对(蒋远翔,湖南)、小草儿(叶萌,女,北京)、吟龙天骄(郭振东,吉林)、姜祚正(湖北)、李凡(香港)、王大沐(上海旅美)、春江月(姜书荣,女,北京)、俗雅斋(王东海,河北)、竟陵残雪(李庆祖,湖北) 、似曾相识(赵竞松,女,安徽)、东方疯婆(陈瑞萍,女,辽宁,已故)等等,他们互称“怪友”。天南地北,八方集汇。十年耕耘,成绩斐然。而刚刚先生凭其独特的审美视角、渊博的诗词学识、抱病而笔耕不止的勤奋,成为网络“奇诗派”的领军人物。刚刚之品高焉耶!
据刚刚先生自己说,是因为退休无聊,女儿为其购买电脑,以娱晚年时光,从而迷上网络,专注于杂体诗词,一发而不可收拾。初收集资料,整理研究,进而带领同好一路创作。先,收集整理汇编了目前为止结构宏大、品类齐全、数量最多的洋洋数百万字的非图非回文之《杂体诗词大全》,并对各种杂体诗的诗体进行分门别类的诠释介绍;继而,对回文诗词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相继编著了《回文词谱》《回文诗词大全》。其间,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关于杂体诗词研究的理论文章。真是遍地开花!杂体诗词之遇刚刚,犹如异域沉睡的古典美人之梦醒,卓然立于当代网络诗坛,成为无数同好“艳遇”之风景。刚刚之文盛乎哉!
刚刚先生之遇杂体诗,亦犹抱“美人”,沉醉其间,益发长青不老。在收集、整理、研究的同时,先生还创作了大量的杂体诗词,使杂体诗词愈发美艳动人。特别是图体诗词的创作,诗花万树,一枝独秀。十年一剑,磨成了《刚刚图形诗》这本珍贵的诗集。
何谓图体诗?图体诗,是一种用诗词的文字组成图案或在图案上将文字组成诗词,借以表情达意、展才益智、增奇加趣的特殊的杂体诗歌形态,具有视觉美、趣味美、语言美的艺术特性,并以其独特的形式,超迈的想象,瑰奇的手法,成为中国诗歌长河中、文学百花园中一朵香艳的奇葩。中国图体诗历史久远、图类繁多、手法多样、作品丰富。从汉代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肇始,晋苏若兰《璇玑图》的锐锋,至唐宋白居易、苏轼等推动发展而成熟,至明清而繁荣。千百年来,历史上除留下了文人、无名氏零星的散作外,还有清代文人才子的图诗专著。而这些专著中,首推万树的《璇玑碎锦》(160图),是后人模仿与创新的典范。其后有万斯同的《回文诗》(60图)、张潮的《奚囊寸锦》(100图)、华彬的《兰湄幻墨》(138图)、李旸的《璇玑碎锦》(60图)等,它们构成了图体诗词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汉语言文学的奇观,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惜乎现代白话诗兴,此道遂衰,专著尤绝。当代网络现,杂体诗异军突起,图体诗也复兴了。而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专著的出版,填补了现当代图体诗词创作专著的空白,也成了图体诗词复兴的重要标志。刚刚之功大也矣!
字阵千图词笔奇
汇集刚刚先生晚年心血的图体诗词,现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字阵千图,满纸奇香,扑面而来。剩下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欣赏、研究和评价,另一方面任何的刻薄只能对作品而不是对作者。本人是图体诗的爱好者,也是刚刚先生的忠实读者,不少诗图为本人所制,因而对其十分熟悉。为了让读者对本书有个大致的印象,亦不辜负先生嘱序之期望,兹对先生的图体诗词从概况、特色、成因三个方面作粗略的介绍和探讨。
一、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创作数量丰富
是书分为“非回文图体诗词”和“回文图体诗词”上下两辑,其图其诗,数量可谓洋洋大观。
(一)图数:总为1038幅,其中非回文诗图413幅,回文诗图625幅。
(二)诗数:总为838首,其中非回文图诗332首,回文图诗506首。
就图数而言,这几乎相当于古代的诗图(含遗失)的总和,超越了图体诗专著第一人万树(清)《璇玑碎锦》的100幅(存60)的数量,也超过了图体诗专著图数最多的华彬(清)的《兰湄幻墨》138幅的数量;就诗数而言,如果把多读的回文诗数算进去,恐怕不止838首,可能达到成千上万,甚至上千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啊!但,这不是重要的。
二、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创作特色囧异
一般而言,图体诗词作品都具有诗图的观赏性、图诗的趣味性、手法的艺术性三个审美要素,其最高境界是三者的完美结合。先生的图体诗词也不例外,虽不敢言臻乎至境,但可以说已入堂奥。具体而言,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图式多样
图形是图体诗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图体诗的外在载体,或因图谋诗,或以诗成图。就视觉艺术而言,多样的图形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给读者不同的艺术享受。
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的图式多种多样,除了从古代取图仿作外,有的取于自然风物,有的取于生活器具,有的取于几何图案,有的取于文字形态本身。取于自然的如蕉叶、梅花、葫芦、蟠桃、竹枝;蝴蝶、蜻蜓、鸟;山景、池塘等。取于生活人文器具的如高脚杯、芭蕉扇、钟、伞、风扇、手机、煤球、楼梯、钥匙;风筝、地球仪、独轮车等。取于几何案的如圆形、三环、三角、矩形、五环、五角、六角、八角、椎体、魔方;中国结(有不同的样式)、织锦图等等。取于文字形态本身的有如字符图、神智体、字阵等。还有其他难以归类种种杂象,不一而足。把玩奇图,悦赏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肖形图体诗词,在处理图和诗的关系上有三种情况。譬如花图花诗,第一种,合体,图诗一致,即花图花诗,如《梅花三弄》,图是梅花图,诗是咏梅诗。第二种,借图,图和诗不一致,即花图非花诗,如借《梅花三弄》图是梅花图,诗却是咏桃花或其他。第三种,借诗,诗和图不一致,即花诗非花图,如华彬的《百花屏》是也。古人有这种情况,刚刚先生也不例外。
(二)内容丰富
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抒情言志的,又有娱乐趣味的。大致归纳如下:
1.景物类:
如《连理笺·春》《面面相逢·秋》《地球仪·冬夏》《四季荷塘》《山景》《玉交环·雪月》等。借景以抒情,表现了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2.咏物类:
如《竹枝三弄·山楂红时》《问号·木棉花》《单拆双嵌·桃》《斗角·莲》、《芭蕉扇》《风扇·咏风扇》《楼梯·咏楼梯》《独轮车·吟车》《蝴蝶·舞彩蝶》等。托物而言志,寄寓了先生的高洁、磊落品德情怀。
3.怀思类:
如《连理笺·盼对对》《镜蒂·闺思》《牛女相逢》《心心相印·愁》《太极图·清明》等。幽思怀远,抒发了种种忧愁思念之情(这类其实古人也是很多的)。
4.时事类:
如《地字·地震》《田字诗·洪漫田野》《丰字诗·丰收》《马吊春·神七颂》《八仙过海·神七颂》《藏头·华中吟》《买房难》等。即事发感,表达了对国家、对民生的关怀。
5.贺赠类:
如《九十六爻·赠对对老师》《连理笺·赞春江月》《六角·颂奇坛》《燕尾诗贺寿》《五云·奇坛五杰》等。题赠庆贺,歌颂了人间友情之可贵。
6.杂感类:
如《蛛丝·暮年吟》《马吊春·诗穷》《十字诗·我爱江山》《翠盘·山居》等。种种人生感慨,涌上心头,注于笔端,见诸图诗。
7.游戏类:
这类不少,主要是为了每种技巧而为诗,内容一般。但构思奇巧,足见先生之才智。
另外有不少无题图诗、应制图诗、红楼专题图诗,不一而足。
丰富的内容、充沛的情感,使先生的图体诗词华而有实、曲径通幽。
(三)诗体齐备
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样式。格律诗有绝句律句,绝有五绝七绝,律有五律七律排律;词有不同词牌的非回文词和回文词,还有诗词合璧。真可谓众体齐备,不欠东风。先生是“诗必格律”论者,即便是一般杂体诗也要合律,体现了其创作的严谨。就杂体元素而言,从技巧角度看,刚刚的图体诗词同样是杂体齐备、五彩纷呈。
(四)技法娴熟
一般杂体诗是和正体诗相对而言的,只多了些非一般修辞的杂体元素而已,并非不讲求格律。而图体诗又不同于港台式自由白话图像诗,图体诗词戴着“图形、格律、手法”三重镣铐跳舞。其手法也就是所谓的杂体元素,即文字技巧,是图体诗词的艺术价值所在。古代的图体诗词,有不少是不含杂体元素的,如《盘中诗》,即便是名家如万树,也有不含杂体元素的组字图体诗词,但绝大多数是含杂体元素,故图体诗又有“璇玑诗”之称。
刚刚先生的图体诗几乎都含有杂体元素,就连回文也加入了其他杂体元素,其技巧运用可谓十分娴熟。
1.字法技巧
(1)字音法:有叠韵(同韵),如仿万树的《翠盘》;有异音字,如仿张潮的《九重》《玉磬》。另一种情况,刚刚先生利用异音字,解决回文诗的格律,如十四字脱御回文诗。古人也有在非回文借字图诗中为解决格律而利用异音字的情况。
(2)字形法:有同旁,如仿万树的《锦障泥》与《镜蒂》,仿改张潮的《五官并用》、新创的《田字·洪漫田野》;有拆字如《单拆双嵌·桃》、《药壶》、围城体等;有离合,如《纵横其亩》 、《福》、《五花》;有藏头(半字顶真),如《蝴蝶》与《华中吟》。
2.词法技巧
(1)叠词法:如《采莲》。刚刚先生的叠字诗又加上了回环的技巧。
(2)嵌镶法:如《五云·奇坛五杰》。
(3)牵借法:此法历代图体诗运用最多,因为图(含字符图)有线条之交集,文字有布局之交绕。此法有三种情况:一是同头牵借,如《梅花三弄》;二是结形牵借,如《面面相逢》《连环方结》《三环》《五环》《五角》《六角》等;三是重叠牵借,如《砚山》。
3.句法技巧
(1)连环法
从修辞的角度说,连环又叫顶真,即句内借字。但图体诗词的连环还包含递卸,有的还可以回环(首尾字相同),又可与回文结合。运用这种技法,作品可以节省文字,读起来又有回环缭绕之美。
刚刚先生几乎把所有的连环法式用于图体诗词创作中。
①顶真,有顶真连环:一字顶真如《葫芦》与《忆江南·寻梦》、二字顶真如《卜算子·寒月》;蝉联环如《风筝》《地球仪》;双承体如《农忙》。有顶真回环:如《采莲》。
②递卸,主要是十四字脱御连环,创出不同方式脱御,还利用多音字解决了此体回文的格律问题。
(2)回文法
是书下编为回文图体诗词。回文这种手法,其本身有不少形式,通常如通篇回文(含双篇回文)、本片回文(含辘轳回文)、双句回文、本句回文;特殊的如半句回文、折叠回文,混杂回文、多读回文(矩式、四变、反复)、合璧回文等,还可加上其他的杂体元素。故回文图体诗词,其艺术价值最高。历史上有不少回文图诗不含杂体元素,只是回文,如《璇玑图》。
刚刚先生的回文图体诗词,一方面具备了本身的不同回文形式,另一方面融入其他杂体元素技巧。如拆字回文、离合回文、藏头回文、玻璃字回文、神智回文、同头回文、借字回文、镶嵌回文、集句回文、顶真回文、脱御回文、鳞叠回文、反复体回文、联诗回文、合璧回文等等,摇曳多姿,蔚为壮观,故而回味无穷。恕不能一一列举矣。
但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这些手法并非单一运用,有时综合运用,即兼类。如《晴雨伞》就兼用了借字、顶真、回文三种手法,给人以图美、诗美、技美的感觉。二是某些回文诗体的创新,填补了体例的空白。如八字辘轳回文、不同字数的鳞叠连环回文、十四字脱御回文、多样的反复回文等。特别是反复体回文,先生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创新,如一诗多图、借字多法、读法多样、奇字反复等等。只是由于诗体本身的原因,给人以缺乏诗意、因韵碍读的感觉。
图体诗词,诗是其本质,图是其外壳,技巧是其灵魂。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中种种的语言文字技巧的娴熟运用,提升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诚然,吹毛求疵地说,即便是名家的作品也有短板,会存在某些缺陷与不足。或因图体诗本身的先天不足与缺陷,或创作者的偏好与失误,刚刚先生的作品也不例外。先生的图体诗词有时为技巧而技巧,诗意晦涩,需借助详细的解释才勉强读得懂,也难怪乎有人戏为“游戏文字”了;有时因过分的偏爱,某些主题反复地写,给人视觉的疲劳;有时追求格律或读出的诗数量,反而令人莫名其妙的感觉;有时刻意为一般杂体诗词作图,混淆一般杂体诗词和图体诗词的界限。也微憾不足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刚刚的作品缺少大型的诗图创作,从而少了局部的精彩和气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
三、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创作成因探奥
更为重要的是刚刚先生为什么能创作出数量如此丰富的、特点如此囧异的图体诗词,以致同好艳羡不已、游魂而惊叹呢?无源不成水,无米不成炊,无铁不成钢,试将先生成功之因探掘一番。
(一)汉语言文字的魔力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精炼、最形象、最鲜活的文字,它的方块形、音义素、变序性的特点,一方面造就了诗词这种文学体裁,一方面为诗人创作妙奇的图体诗词作品在技巧上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先决条件。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神奇的汉语言文字,就没有奇妙的图体诗词。但是,使用这些文字道具的还需要语言的魔术家,刚刚先生就是和万树、万斯同、张潮、华彬等人一样运用语言文字道具的魔术家。先生大学时习修中文专业,功底深厚。尤其是古代汉语是全班学得最好的,同学们戏称他为“教授”。毕业后数十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积聚了非凡的文字功夫、丰富诗词的学识,故能玩奇诗于掌上,驰骋乎网络论坛,游刃尤有余也。
(二)借鉴与创新的并举
刚刚先生的图体诗词的创作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空中楼阁。前人的图体诗词丰富的创作经验、当代的杂体诗词研究的文章为其提供了碧玉般的借鉴。先生在理论上既吸收又探异,而在实践上既借鉴又创新,故能成其就。
清人的图体诗词名家万树是以创新为主的,但也借鉴过前人的经验,曾仿写过宋代佛印的《阳关叠》。因为仿套,历史上同图异诗的图体诗词层出而不穷。刚刚先生的图诗创作也是从仿写开始的,最初一图是仿万树的《连理笺》,题为《七绝·有所咏》(万诗为七律),其后陆续仿写,仿万树的达20余图,既而仿张潮的也不少。有时进行仿改,有改图的,如仿改万树的《蜂房》,保留《长相思》回文词式,图改为万树的《赐朋》;有改诗体和手法的,如仿改张潮的《马吊春》,其题为《诗穷》,诗成了七律,其手法运用借字的同时,兼用藏头的新手法。也有借改的,如《竹枝三弄》,是从万树《梅花三弄》套借而来的,这便有了创新的成分。
而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尽管创作的表现手法突破较难,但万物有形而各异,诗图是可以通过构思而创新的,历史上无数形态各异的诗图,就是不断构思创新的结果。创新也是刚刚先生的不懈追求,拥有丰富的创新作品,如五环、蝴蝶、地球仪、手机、晴雨伞、风扇、高脚杯、锥体、魔方等等,从而使其图体诗词作品图类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难能可贵的是,在诗体和手法上的研究和实践上,先生也有独到的创新。前面在述及手法技巧时已谈及了脱卸连环诗和反复体诗等几种情况,这还不够。还有先生对回文图体诗词中的四变回文、八方回文、辘轳回文、添甲回文、顺逆回文、回文联诗、诗词合璧回文等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有不错得表现。限于篇幅,恕不赘述矣。
借鉴与创新并举,是刚刚先生能够创作出巨量的图体诗词的主要原因。诚然,当今网络,也为先生借鉴与作品的展示提供了有机的平台。感谢前人的智慧,感谢当今的科技。也感谢网络“奇诗派”这个团体,使先生曲高而不和寡、美人而不迟暮、英雄而不孤独。
(三)笔耕不止的勤奋
纵观历史上图形诗词杰出作者,大多在青壮年时期而不是晚年,他们用青春年华和才华,写下了壮丽的图体诗词。而刚刚先生独领风骚,大器晚成,何哉?梅花香自苦寒来。老骥伏枥,志在奇诗。刚刚先生以年近古稀而笔耕不止的勤奋和毅力,加之饱满的奇趣诗情、亢奋的创作欲望,常梦中有奇诗,急起迅记之,灵感稍纵即逝也。若是,十年磨一剑,焉有不成者?更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图,何来图诗?先生竟还学会了制图,这可是连年轻人也莫知所为的功夫啊。由于能基本熟练地运用制图技巧,先生的图诗创作。如虎添翼,进乎技矣。这一切,是因勤奋而致也,其精神之可嘉,仰止矣,后生勉乎哉。
夕阳无限好,最美夕阳红。感谢刚刚先生晚年时光用辛勤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丰富、奇异的图体诗词大餐,让我们享受到了无上玄妙的审美快感。
奇笔词图千阵字,异花诗树万山春。
除了这本专著外,刚刚先生还出版了个人专题创作集《神智诗词》。本书只纳入了部分回文神智作品。另外,先生还计划将自己关于杂体诗词研究的理论文章结集出版,我们期待他的精彩和辉煌!
时间过得真快,十年了,逝者已去、壮者将老、老者将衰,但生命代传,痕迹长留。时间会证明一切。三百年前的万树,地下如有知先生宏著的话,当慰不孤矣。今世能遇刚刚先生,亦可抚平生矣。
当代杂体诗词的楷模——刚刚先生的精神高山仰止,光芒四射;刚刚先生对杂体诗的探究与实践、对中华文化传播和弘扬的贡献,值得我饮佩!
2015夏 于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