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变豆菜—

伞形科

Apiaceae

当归属

Angelica

—青海当归—

Angelica nitida

●描述:多年生草本。基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2~4对;叶柄基部膨大成叶鞘;茎上部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叶片轮廓为阔卵形;顶生叶简化成囊状叶鞘。复伞形花序,伞辐9~19条;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密集或近球形,有花18~40朵;小总苞片6~10枚,披针形;花瓣白色或黄白色,稀紫红色,长卵形;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开。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侧棱翅状,背棱线状;背棱槽内有油管1条,侧棱槽内有油管2条,合生面油管2条。

●生境:生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分布:兴隆山景区公路旁零星分布。

峨参属

Anthriscus

—峨参—

Anthriscus sylvestris

●描述: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多分枝,近无毛或下部有细柔毛。基生叶有长柄;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小裂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锯齿,下面疏生柔毛;茎生叶有短柄或无柄,基部鞘状,有时边缘有毛。复伞形花序;伞辐4~15条,不等长;小总苞片5~8枚,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反折;花白色,稍带绿色或黄色。果长卵形或线状长圆形,光滑或疏生小瘤点。

●生境: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以及山谷溪边石缝中。

●分布:兴隆山及周边地区有分布。

柴胡属

Bupleurum

—北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描述:多年生草本。茎上部多回分枝长而开展,常呈“之”字曲折。基生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缢缩成柄;茎中部叶披针形,有短尖头,叶鞘抱茎,7~9条脉,下面常有白霜。复伞形花序多,成疏散圆锥状;总苞片2~3枚或无,窄披针形;伞辐3~8条,纤细;小总苞片5枚,披针形;伞形花序有花5~10朵,花瓣小舌片长圆形,顶端2浅裂;花柱基深黄色。果椭圆形,褐色,棱翅窄,淡褐色;每棱槽中3~4条油管,合生面4条油管。

●生境:生于向阳山坡路边、岸旁或草丛中。

●分布:马啣山及周边地区有分布。

柴胡属

Bupleurum

—黑柴胡—

Bupleurum smithii

●描述:多年生草本。数茎直立或斜升,粗壮。基部叶丛生,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钝或急尖,有小突尖,基部渐狭成叶柄,叶基扩大抱茎;中部的茎生叶狭长圆形或倒披针形,下部较窄成短柄或无柄,顶端短渐尖,基部抱茎;序托叶长卵形,基部扩大,有时有耳。总苞片1~2枚或无;伞辐4~9条;小总苞片6~9枚,卵形至阔卵形,顶端有小短尖头,黄绿色;花瓣黄色,有时背面带淡紫红色。果棕色,卵形,棱薄,狭翼状;每棱槽内油管3条,合生面3~4条。

●生境:生于海拔1400~3400米的山坡草地、山谷、山顶阴处。

●分布:马啣山及周边地区有分布。

棱子芹属

Pleurospermum

—松潘棱子芹—

Pleurospermum franchetianum

●描述: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有条棱。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轮廓卵形,近三出式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披针状长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缺刻;茎上部的叶简化,仅托以叶鞘。顶生复伞形花序有短的花序梗,花都能育;侧生复伞形花序不育;总苞片8~12枚,狭长圆形,顶端3~5裂,边缘白色;伞辐多数;小总苞片8~10枚,全缘或顶端3浅裂,有宽的白色边缘;花多数;花瓣白色,基部明显有爪;花药暗紫色。果实椭圆形,主棱波状,侧棱翅状,每棱槽中有油管1条。

●生境:生于海拔2500~4300米的高山坡或山梁草地上。

●分布:马啣山有零星分布。

棱子芹属

Pleurospermum

—粗茎棱子芹—

Pleurospermum wilsonii

●描述: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淡紫色,有细条棱。基生叶叶柄下部变宽呈鞘状,叶片轮廓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常近2回羽状分裂,一回羽片5~7对,宽卵圆形,羽状3~5裂,二回羽片不分裂或2~3裂,最上部的3~5裂。顶生复伞形花序;伞辐7~15条;总苞片5~8枚,叶状,下部有宽的白色膜质边缘,上部有数对二回羽状裂片;小总苞片5~8枚;花瓣白色或淡黄绿色,有时带紫红色,基部有爪;花药紫红色。果实长圆形,每棱槽有油管1~2条,合生面2条。

●生境:生于海拔3000~4500米的山坡草地、草甸。

●分布:马啣山山顶常见分布。

变豆菜属

Sanicula

—首阳变豆菜—

Sanicula giraldii

●描述: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基生叶肾圆形或圆心形,掌状3~5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重锯齿;叶柄基部有宽膜质鞘;茎生叶掌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重锯齿或大小不等的缺刻。花序2~4回分叉;总苞片叶状、对生、不分裂或2~3浅裂;伞形花序2~4出,小总苞片细小;小伞形花序有花6~7,雄花3~5;花瓣白色或绿白色,顶端内曲;两性花常3,萼齿和花瓣的形状同雄花;花柱向外开展。果实卵形至宽卵形,表面有钩状皮刺;油管不明显。

●生境:生于海拔1500~2900米的山坡林下、路边、沟边等处。

●分布:兴隆山景区公路旁广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