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定居者
2025年09月26日
尼罗河定居者
大约在公元前5500年,小麦、大麦、绵羊和山羊从亚洲西南部经由西奈半岛传入尼罗河流域。大约在同一时期,随着沙漠的出现,远离河流地带的草原已被沙地蚕食,这可能是由于气候模式的转变,迫使降水带南移所致。越来越多的人被迫聚集到尼罗河两岸生活,他们的世界逐渐分化为德赫雷特(deshret)——“红土地”(西部和东部的沙漠)和科梅特(kemet)——“黑土地”(尼罗河谷)。
目前我们还难以完全知晓尼罗河沿岸出现的村庄究竟是永久性的定居点,还是季节性的定居点,但是不断增长的人口越来越依赖于冬末或春初收获的小麦、大麦和亚麻(生产亚麻布的原材料),以及驯养的牛、猪、绵羊和山羊,尽管此时捕鱼以及猎捕野禽、鸵鸟(它们的蛋被用来制造珠宝)和河马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
得益于驴子的驯化,人们往来于黎凡特(东地中海沿岸)的海上和陆路贸易路线,将越来越多的木材、熏香、葡萄酒和石油贩运而来。到公元前3800年左右,埃及人开始冶炼铜,之后炼铜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有利可图的贸易相关,尼罗河沿岸出现了一群精英。他们渴望得到越来越昂贵的珠宝和化妆品。玛瑙、象牙和石榴石被用来制成珠宝,还有黄金——最初是从东部沙漠的溪流中冲淘出的天然块金中提炼出来的,很快与那些从遥远的阿富汗经由比布鲁斯(位于现今黎巴嫩)引进的半宝石青金石融合在一起,制造出效仿埃及璀璨的太阳和湛蓝色天空的独具特色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