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简介
《新中国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这本书是由创作的,《新中国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共有44章节
1
编委会
主 编:胡智锋 马池珠 执行主编:张国涛 张丽军 副 主 编:张新英 张陆园 委 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丁亚平 胡智锋 李 幸 李亦中 马池珠 孟 建 欧...
2
目录
...
3
主题论坛
...
4
“生生美学”: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回应
曾繁仁 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与生态美学体系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黑格尔的“美学之问”,即“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美学”与“有没有自己的艺术”,当然也...
5
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70年发展纵览
胡智锋 何昶成 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7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起步探索阶段,二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延伸发展阶...
6
艺术学科暨戏剧影视学综合性发展与新文科建设思辨
周 星 任晟姝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相关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
7
从喜剧现实主义到荒谬现实主义的流变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 张志庆 皇甫铮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中国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性,在10...
8
数字人文研究:超学科方法论的一种认知与阐释
孟 建 胡学峰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写道:“认识是此在在世的一种样式。”[1]在和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发展自...
9
儒家文化滋养生成的“鲁剧”之花
李掖平 圣贤孔子,被世界尊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文化,被中国定位为民族精神的“根”与“魂”。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所拍摄的一系列电视剧,因其高标独立的思想艺术特...
10
电影研究
...
11
从新中国电影、新时期电影到新时代电影
——论新中国70年电影的历史发展 尹 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电影也拉开了新的历史大幕,经历和正在经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新中国社会...
12
求变·裂变·新变: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西部电影变迁
张阿利 吉 平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作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叙事空间,交织着瑰丽与质朴、神秘与蛮荒、重叠与复沓的影像图景。西部深沉厚重的历史感及悠远神秘的悲壮感包孕着...
13
表现美好生活与走向超越
——新中国70年电影创作的发生、流衍及选择 丁亚平 我们一起攀登, 直到我透过一个圆洞, 看见一些美丽的东西显现在苍穹。 我们于是走出这里,重见满天繁星。 ——...
14
微电影三题
李亦中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15
反思电影的再认识
寇立光 董莹莹 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创作在内容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发人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唤起全民族的觉醒,因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时...
16
破冰与迭代:中国纪录电影创作与营销的困境和对策分析
马池珠 周 楠 时代的变迁赋予了电影发展新的机遇,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样带动了纪录电影的回归。《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电视纪录片的口...
17
论贾樟柯电影对新世纪中国文学艺术的启示
张丽军 新世纪以来,从审美接受和社会影响力来看,哪个门类的文学艺术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深入人心呢?显然,并不是文学,而是影视艺术。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今天,一...
18
文本意义空间开放性生成的“第三”路径
——以李安“父亲三部曲”为例[1] 李 勇 姜 鹏 文本意义空间的开放性构建始终是电影(自然也是所有艺术样式)追求的重要旨趣。它不仅涉及电影叙事层面吸引力的...
19
亮剑与突击:新主流大片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张新英 随着《湄公河行动》(2016)、《建军大业》(2017)、《战狼2》(2017)、《红海行动》(2018)等现象级影片在电影市场上的火爆,“新主流电影”...
20
中国青春爱情片类型叙事研究
陈 咏 青春片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古典好莱坞时代。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好莱坞”电影运动中,类型融合的影片开始大量出现,而青春片和爱情片这两种类型开始...
21
电影暑期档的民族化特征分析
王 锋 暑期档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档期,“在我国电影市场中,暑期档是比较成熟的重要档期,它从月初开始到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可以说是全年持续时间最长,观影人群最密...
22
个体吟唱的现实主义
——关于张猛电影的思考[1] 任 艳 张猛是中国新力量导演的一员,艺术追求比较明确,他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明确表达过“坚持自己艺术梦想的道路不会改变”[2],但是...
23
化用经典猴王归来:《大圣归来》对“西游IP”的移植性改写
曾正一 姚 睿 无论是何种媒介形式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原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考虑彼此之间相互呼应的基础上思索继承与颠覆的复杂关系。...
24
移动互联视域下电影制作的去中心化趋势
张默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景式布局、全圈层覆盖、实时互联的新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大量的移动网络用...
25
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
...
26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
——基于媒介社会学框架之再梳理 欧阳宏生 朱婧雯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广播电视作为我国社会范围内同时也是全球社会系统内最为主流的核心媒...
27
论中国网络剧的主要审美特征及精品化趋势
张智华 张 鲸 2019年,网络剧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审美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2019年的网络剧则呈现出多元类型精品的全面涌现,同时豆瓣高分网剧频出,且类型多...
28
电视剧评论的全媒化及其特征与问题
张国涛 纪 君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传播主体群体化、传受关系互动化、传播媒介视频化、传播终端移动化、传播技术智能化的新特征越发凸显[1],中...
29
关于文化类综艺节目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思考
杨乘虎 2018年,九档中国电视原创节目集中亮相戛纳电视节,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中国电视人。历经多年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的输入,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第一次整装出发走向世界...
30
以工匠精神讲工匠故事
——论电视专题片《大国工匠》的故事化 杨学明 郭辰峰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是我国新时代发展下的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