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千佛山下,大明湖畔,趵突泉边,秋光无限。2019年11月2日至3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领导出席了年会开幕式。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及山东师范大学等全国近200所高等院校的500余位影视教育专家学者齐聚泉城,共同围绕“新中国 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学会奖”、第九届“学院奖”和第四届“学人奖”颁奖典礼同期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和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务处、社科处、研究生院联合承办。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99年,澳门胜利回归写下“一国两制”的精彩篇章。2019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既是回顾新中国影视70年历史进程、总结70年宝贵经验的重要契机,又是展望新中国影视未来趋势、描绘中国影视美好前景的关键起点。有鉴于此,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的主题确定为“新中国 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

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的主题论坛上,五位来自业界和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从中国影视的主体性、前沿性、本土性、交叉性、实践性五个角度出发,结合不同的专业领域、研究层面、学科视角作了精彩绝伦的演讲。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繁仁先生以《生生美学——对黑格尔美学追问的思考》为题,传达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超越西方的主体性,强调“生生美学”是一种道德理性之美,一种中国特有的意境之美,一种无言之大美,以其辉煌的艺术发展而闪耀于世。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的题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影视专业与学科发展展望》的发言,体现了中国影视学人勇于创新的前沿性,对当前中国影视内外变局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结合当下影视教育与新文科建设、专业培养、艺术审美、电视业与新媒体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探讨。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李掖平教授的题为《儒家文化与鲁剧的影像呈现》的演讲,呈现了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本土性和地域性,提出鲁剧是儒家文化英雄主义的影像再现,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域流派电视剧的鲜明艺术特征,更加强调主旋律的高扬、现实色彩的凸显及影像元素的多元运用等。澳门科技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以《数字人文与研究方法问题》为题,展现了开拓学术新领域的交叉性和国际化,回顾了从“人文计算”到“数字人文”的概念变迁,探析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基本特征,提出数字人文是传统研究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主任、高级编辑王忠作了题为《突围短视频——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演讲,传达了中国影视业界一线最鲜活的实践进展,充分体现了影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互动性。主题论坛由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李亦中教授主持。

本届论坛共收到投稿论文200余篇,字数超过180万字,经遴选167篇论文入围论坛发表。为此,本届论坛特别策划并设置了5个特色专场论坛:“传统与现代:儒家文化与山东影视剧专场论坛”“内涵与特色:专业建设专场论坛”“融合与突破:第八届传媒艺术专场论坛”“创新与变革:院长与学科建设专场论坛”“传播力与影响力:传媒与影视学术期刊专场论坛”;14个分会场专题论坛:“意义与价值:影视艺术的个案解读论坛”“意识与呈现:影视文化传播论坛”“坚守与传承:影视艺术与文化认同论坛”“观念与阐释:影视理论与创作实践论坛”“探索与实践:影视教育与教学改革论坛”“技术与媒介:新媒体与影视艺术论坛”“现状与发展:影视艺术与类型表达论坛”“机遇与挑战:影视产业专题论坛”“影像与话语:纪录片专题论坛”“家国与影像:影视艺术与国家形象论坛”“故事与审美:电影叙事与电影美学论坛”“融合与创新:影视艺术与时代语境论坛”“符号与表征:影视角色与形象建构论坛”“历史与当下:影视史学专题论坛”;1个博士生论坛:“青春与未来:影视新生代学术论坛”。这20个专场论坛安排科学有序、节奏合理、各有千秋,与会专家学者论影视、抒己见、析新论,其中既有对学术、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关注,也不乏对影视语言表达、影视文化内涵和影视艺术特性的聚焦。

自2000年至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已经召开十二届,相对应地,这也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出版的第十二部论坛论文集。根据学会与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协商,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正式论文集由学会承担出版经费,由学会秘书处组织负责编辑出版,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协助编辑。

在论坛召开与论文集编辑出版过程中,学会会长胡智锋教授,副会长孟建教授、李亦中教授、周星教授、李幸教授、欧阳宏生教授、尹鸿教授、姚国强教授、张阿利教授、丁亚平研究员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学会张国涛研究员、副秘书长张燕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张新英教授在论坛召开前对论坛投稿进行了初步遴选,并精心设计了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的分论坛,由此保证了论坛的顺利召开。

论坛的成功召开与论文集的顺利出版也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与山东师范大学精诚合作的结果,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马池珠教授和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军教授的倾心付出功不可没,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张新英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陆园助理研究员承担了全部的编辑工作和沟通联络工作。此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承担了本书的出版工作,责任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挥别泉城,相聚蓉城。10月末,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即将在成都召开,第十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也将同期拉开帷幕,本论文集的面世不但可以为即将召开的年会与论坛献上一份小小的见面礼,更是为蓬勃发展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留下一个前行的足迹。谨以此为念。

学会秘书处

论文集编辑部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