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云南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云南民族大学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成为我国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取得今天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党对民族院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全校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今天的民大是几代人辛勤耕耘的结果。为传承一代代民大人的荣誉与成果,弘扬民大精神,展望未来,2020年4月,张纯德和梁多俊2位老师建议,编辑出版云南民族大学具有高级职称的离退休老同志的教学科研管理成果,向党的百年华诞和建校70周年献礼。这个建议得到了离退休工作处的理解与认同,同时报经校领导批准同意。
2020年7月,离退休工作处拟定了组织编写《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的实施方案,组成了编辑委员会,并向离退休老同志发出征稿的通知。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响应,陆续送来了文稿。已故的离退休老同志由其家人或由知情者代为撰稿,部分已故教授采用了本人生前认可的自传。建校至今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离退休人员共有300余位,离退休处及编委会经过反复电话、短信、微信通知,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提交文稿。
至2022年5月6日,离退休工作处共召开了编委会议11次,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实事求是、资料准确、文字简洁、尊重作者、务实写实等原则。施林云、和志华主持领导编委会工作,田李昆同志负责名录的组织联系,在协调编辑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本书由杨国才教授任主编;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刀承华、刘忠碧、张纯德、张忠良、杨镇圭、林少宇、赵丽珍、梁多俊、董学畅、戴云。
本书共收录了183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离退休教职工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果。全书排序按照学科分类进行,在学科分类中又按照评定职称时间先后排序。为了彰显学校学科发展的特点,把各学科中获国家级奖项者列在前。通过春泥志,读者可以寻觅到云南民族大学的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历程中各族教职工付出的辛劳。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云南民族大学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也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还得到了云南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更得到了各位作者的参与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批评斧正。
云南民族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编委会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