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杂录》简介
《文史杂录》这本书是由.周越然著创作的,《文史杂录》共有71章节
1
周越然的书
陈子善 日前在深圳见到一位收藏界后起之秀,他出示一份所藏清代以降藏书家手札目录,自朱彝尊起,至黄永年止,名家汇集,洋洋大观。但笔者发现其中有个重要的遗漏,周越然...
2
目录
目 录 周越然的书 非宋即元 书 谈 关于《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 《白雪遗音》 辛亥文献 国父之函 《理想的婚姻》 《英语歧字辨异》弁言 《德国学校近世语教授...
3
非宋即元
一 书籍大概得分为两类:(一)应仔细收藏者,(二)可随便翻阅者。前者不宜损伤,后者不怕遗失。前者含古董性,后者为流行品。前者,传世较稀之古本也;后者,市上常见之...
4
书 谈
一、钞本·《愧郯录》等 藏书家于宋椠,元刊,及明清佳刻外,尤注重钞本。然钞本不皆可贵,可贵者在其非常见之品,且特异于寻常之本耳。昔年有人搜罗古籍,每遇旧钞本,其...
5
关于《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
全书四卷,余象斗集,明万历戊戌(二十六年,即西历一五九八年)刊本;大黑口,单鱼尾,上图下文,每半叶十行,每行十七字。查孙子书兄所著的《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
6
《白雪遗音》
这是清嘉庆道光间的一部白话情歌汇刊;编撰者姓华,名广生,号春田。让我先来引一首《凄凉两字》歌,以见本书的文字: 凄凉两个字儿实难受。(何日方休?)恩爱两个字儿,...
7
辛亥文献
一、引 言 余家所保存之古物中,有鄂省革命军告示及其他要件。兹誊录于此,故以《辛亥文献》为题。惟辛亥秋之突然革命,突然成功,其经过已为今日二十岁左右之青年所不能...
8
国父之函
前在亲戚家获见国父手札四件,至宝也。余蒙主人之允许,恭录副本如后: 一 ××先生大鉴:手书并大著等件,业已收到。足下宏才伟抱,经济匡时,素所深佩。今读所拟,具见...
9
《理想的婚姻》
这本册子——《理想的婚姻》(Ideal Marriage,意即“最圆满的婚姻”)——是每个青年(不论男女)应该阅读的性学书。世上的性学书,真是“车载斗量”;就是...
10
《英语歧字辨异》弁言
是书为英国葛兰伯原著,其钩稽字义,辨析微茫,名学家如耶方斯,修辞学家如蓝克护、喻茂逊、安斯本雪特基能等,均盛称之,谓为学者所不可不读。其为书也,取义似用殊之字,...
11
《德国学校近世语教授法》译者自叙
我国各学校,自高等小学校而上,始有英文一科。教育部定章,高等小学教授英文,自第三学年始,每星期教授钟点三小时。今通商口岸无论矣,即在内地,而各高等小学校之教授英...
12
《古史钩奇录》序言
《古史钩奇录》者,霍氏生平得意之作也,全书之成,共历三十五日,每就一篇,即为其子女诵述之,故书方排印,而霍氏之子女,已能背述书中之故事,书中各篇之发凡。中有勃腊...
13
《天方夜谭》弁言
罗绮被身,熊蹯在口,吾人觉身口之适矣;倘一究其来源而知罗绮之何以成,熊蹯之何以得,于心不更安乎?读《天方夜谭》,亦犹是也;知其书之饶有兴趣,而不问其书之由来,岂...
14
《亭子间嫂嫂》序
宗弟天籁,作《亭子间嫂嫂》既成,欲余为之序。余曰:“此书无需有序,因吾国不论长幼,凡识文字而阅日报者,皆知是作之妙,心中早已各有其不成文之序矣。”天籁微笑而似不...
15
罗思精[1]小传
罗思精(John Ruskin),生于西历一千八百十九年 ,卒于一千九百年,英之伦敦人也。父为大酒商,家道素康,罗又夙慧,母教綦严,新旧二约,自幼即能默诵,不遗...
16
“给我力量……”
“给我力量,使我可以轻轻地荷负我的快乐和忧闷(Give me the strength lightly to bear my joys and sorrows)...
17
作家不一定是天生的
文学界常常说道:“作家是天生的,不是人工的。”这句话有例外——不可全信。爱尔兰作家莫鲁[1](Moore,名卓治George,生于公历一八五三年,卒于一九三三年...
18
帽不离头的文豪
不论炎夏或者严冬,不论白天或者夜间,不论家居或者旅行,他的头上总有一个帽子,不是呢制的睡帽(Nightcap),定是绒制的头巾(Skullcap)。他——他就是...
19
值得研究的老古董
我意中的“老古董”,指人而不指物。我意中所指的人,是庄逊[1]博士(Dr. Johnson)。 “庄逊”,亦作“约翰生”,我们在校时,已经略有所知。我们已经知道...
20
翁状元轶事
翁状元,即翁曾源,常熟人,清同治二年(公历一八六三年)癸亥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咸封之曾孙,心存之孙,同书之子也。心存有子三人:长同书,次同爵,三同龢。翁氏...
21
马眉叔的才学及其被骂
马眉叔(建忠),可以算得清末一个有才有学的人了。但是他命运不佳,虽然做得小官(候补道),却遭受大骂。骂得他最猛烈的是李慈铭,在其《越缦堂日记》中云: 吴淞招商局...
22
追忆先师严几道
在他以前,制造局已经翻译了许许多多西洋书;在他之后,各书肆也曾翻译过许许多多西洋书。但是他的译著,读起来好像是创作,总觉得容易懂些。他的文字,并不浅显——他不写...
23
苏曼殊与我
在未曾亲见苏曼殊以前,我已经听得他的大名了,并且知道他是个诗僧(能做诗的和尚)。他所做的诗,虽然不多,但皆美雅。下面一首——《花朝》——已足以见他的诗才: 江头...
24
从林庚白想到南社
不久之前,大儿祉民在朋友家中发现林庚白的著作——诗集一册及日记数册——都是未刻手稿。他借来给我看。我粗粗翻阅,见诗有极雅者,记有极奇者;本拟抄录数十行于此,以表...
25
岷帆公遗墨与事略
一、引 言 《螟巢日记》,先本生祖岷帆公之遗墨也。除日记外,先祖尚有《蚓窍吟集》,因红羊之劫而失传矣。本篇所节录者,清嘉庆廿五年、廿六年、廿七年之日记二十余则而...
26
大伯父家训
引 言 先大伯父,讳兆祎,字费伯,号小帆,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卒于民国十三年(甲子)。幼时身弱,十四五岁即患肺病;后来得享高寿(八十三岁),想是自知保养...
27
小考在清末
小考在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历一八九四年)以后,已经遭受轻视了,因为上上下下都知道国力日弱,欲整顿内治,欲避免外患,决非学问浅薄的、不知时务的、连“豆腐都换不到”吃...
28
湖城英语教师之先锋
湖州人在本城开始学习英语,大概在三十九年以前,即戊戌变政之际也。戊戌变政,在光绪二十四年,即西历一八九八年。是时余年十四,已读毕四书及《毛诗》《左传》,已能自阅...
29
回忆上海租界
倘然从前上海的租界,确实是租界,确实是付税而居且有一定范围的区域,那末西洋人应该为住户,中国人应该为地主;西洋人不应该这样没有礼貌,中国人不应该这样没有权力。但...
30
“商 编”
本篇讲民初与“一·二八”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几个逸话,——或关纪律,或多兴味,都是我所亲见亲闻及亲身经验的。“商编”两字是简称,我不喜欢拿五个字或者十个字以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