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厂大灾变

王恭厂大灾变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坐落在北京城西南角的王恭厂,发生了一次古今未有的巨大灾变。

若翻开卷帙浩繁的明清各种史料,凡论及此次巨大灾变者,均有当时情景的较详尽的记述,那时天崩地裂,触目惊心,“上警九朝列祖,下致中外骇然!”现简要介绍如下:

在刘若愚著的《明宫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20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飞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有姓名者几千人也。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明朝著名历史学家计六奇在他写的《明季北略》一书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震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至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重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所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京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天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

据《天变邸抄》记述,最令人奇怪的是这场灾变使受害者“不论男女,尽皆裸体”的特异现象。“所伤男妇俱赤身,寸丝不挂,不如何故?有一长班,棕帽衣裤鞋袜一霎俱无。生者如此,死者可知!”;“书手捋锹镢立瓦砾上,呼曰:‘底下有人可答应。’忽应声;‘救我!’诸人问曰:‘你是谁?’曰:‘我是二小姐。’书手知是本官之爱妾,急救出,身无寸缕。”

《日下旧闻》又载:“是日,京师妇女凡肩舆出行者,皆于舆中自去其衣,衣若有物摄之,从空飞去,坠昌平州。”

明代黄煜所著《碧血录》记载:“元宏寺街有女轿过,一响掀去轿顶,女客身衣尽去,赤体在轿,竟尔无恙。”

众多历史典籍中这种关于灾变时人们“寸丝不挂”、“身无寸缕”、“赤身裸体”的记载不胜枚举。那么,人们的衣服到哪里去了呢?在谈迁的《国榷》一书中说道“震后,有人告,衣服俱飘至西山,挂于树梢,昌平州教场衣服成堆,人家器皿、衣服、首饰、银钱俱有。户部张凤奎使长班往验,果然。”

在计六奇《明季北略》中载:“震崩后,有报:红丝衣等俱飘至西山,大半挂于树梢。昌平州教场衣服成堆,首饰、银钱、器皿无所不有。”

在吴伟业《绥寇纪略》一书中说:“大木远落密云,石狮掷出城外,衣服挂于西山树梢,银钱器皿飘至昌平阅武场中。”

在《昌平州志》卷十七中载:“京城石狮数百人移之不动,一响之后,偕衣服、器皿从空飞出城去。”这种奇怪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灾害区的人们突然尽皆裸体,而衣服却一下子飘移了几十里地,实在是咄咄怪事!

历史学家计六奇、吴伟业等人治学十分严谨,他们写史,字斟句酌,真是“无一字无出处”,是以“信史”和“实录”著称于史的。尤其谈迁记史一丝不苟,是有口皆碑的。他们的记载可以说是可靠可信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亘古未闻的怪事呢?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以上记载,或许有不实之处,但是大体上为我们描述了当时震天动地的王恭厂灾变的大致情景。对这样一场影响深远、损害甚巨的灾祸,长期以来却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使王恭厂灾变之谜石沉大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翻出这个历史疑谜,以资有关部门、学者研究。对这次王恭厂灾变,究其因,众说不一,综观众议,不过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