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商品图片处理的四要素

[任务一] 商品图片处理的四要素

NO.1

◆ 任务描述

新进职员的指导老师刘威有多年的商品图片精修经验,深知商品图片精修中光感、结构、材质、色彩四要素(见图1-1-1)的重要性,于是带领新进职员们认真分析这四个要素的特点和作用,理清商品图片精修的基本思路。

图1-1-1 商品图片精修四要素

◆ 任务实施

活动一 分析物体光感

光感,即光影,通过光的照射使物体产生明暗关系,塑造物体的体积感。观察图1-1-2可知,左边的形状没有光的照射,呈现出平面的圆形;右边的形状有光的照射,产生明暗关系,呈现出有体积感的球体。

图1-1-2 光影可塑造物体的体积感

物体受光后形成的黑、白、灰关系,称为三大面。三大面中,背光面称为暗面(黑),受光面称为亮面(白),侧受光面称为灰面(灰),具体分析如图1-1-3所示。

物体接受光线的角度不同,形成深浅不同的五个部分,简称五大调,如图1-1-4所示,即高光、明暗交界线、灰部、反光和投影。高光是受光物体最亮的点;明暗交界线是区分物体亮部与暗部的区域,一般是物体的结构转折处;灰部是高光与明暗交界线之间的区域;反光是指物体背光部分受反射光影响的地方;投影是物体本身遮挡光线后在空间中产生的暗影。

图1-1-3 三大面

图1-1-4 五大调

活动二 解析物体结构

产品结构由产品的基本形态和内部结构组成。在精修产品图片时,主要以产品的基本形态作为基础,即将产品拆分成基本形,再细化和修图。观察图1-1-5,手机的基本形可归纳为长方体,水杯可归纳为圆柱体,化妆瓶可归纳为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结合。

图1-1-5 商品图像

产品的基本形受透视关系的影响,透视即在平面上再现物体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物体的透视关系主要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不同的透视关系会影响产品在平面中的展现,其中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在商品图像中运用较多,倾斜透视主要用于表现高层建筑。

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中心点的成像方法,如图1-1-6所示。平行透视的画面效果稳定、平衡,适合展示商品的正面特征,图1-1-6中的化妆瓶就采用了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部线条,它的透视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如图1-1-7所示。成角透视的画面效果比较活泼、自由,呈现出的商品效果生动、立体感强,图1-1-7中的手机就采用了成角透视。

图1-1-6 平行透视

图1-1-7 成角透视

活动三 感知物体材质

材质即物体材料和质感的结合,材料不同,其质感也有差别,产品质感的表现主要与物体材料和光源有关。产品图片中比较常见的材质有玻璃、金属、塑料等,观察图1-1-8中三种商品的材质,分析其质感。

玻璃材质:光线投射到玻璃材质上,光线穿透力强,明暗反差较大,深色到浅色过渡距离短,使得产品两边明暗重叠较重,边缘反射强烈。

金属材质:光线投射到金属材质上,反射强烈,深色到浅色过渡距离短,明暗反差大。

塑料材质:光线投射到塑料材质上,光源模糊,明暗过渡均匀,反射少。

图1-1-8 材质

活动四 了解物体色彩

色彩的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三种性质,其中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如红色、黄色或绿色;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变化,一个颜色加白会越来越浅,加黑会越来越深。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纯度越高越鲜明,纯度较低则较黯淡,高纯度色相加白或黑可以提高或减弱它的明度,但都会降低它们的纯度。灵活应用三种属性的变化是商品图片精修的基础。

色彩模式是数字世界中表示颜色的一种算法。由于成色原理不同,形成了各异的色彩模式,常见的色彩模式主要有RGB模式、CMYK模式、Lab模式。

RGB模式: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由三原光(红、绿、蓝)叠加。该模式适用于显示器、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CMYK模式:一种彩色印刷时采用的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计四种颜色混合叠加,适用于打印机、印刷机等。

Lab模式:该模式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颜料,其中的L为无色通道,a为red-green通道,b为yellow-blue通道,是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原理的颜色模式。该模式弥补了RGB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不足。

◆ 任务评价

◆ 任务拓展

图1-1-9是化妆瓶精修图,分析化妆瓶的光影关系、基本形、透视关系、材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化妆瓶的光影关系是什么?请在图中标注出三大面、五大调。

2.化妆瓶的基本形由哪些几何形状组成?

3.化妆瓶的透视关系是怎样的?

4.化妆瓶的材质是什么?

图1-1-9 化妆瓶精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