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秘密

地下的秘密
img

电脑医生让我对未来市的医院产生极大的兴趣。

我不由得想起,我平常去看病,首先要坐车到医院,到了医院要排队挂号,挂了号还得排队等候,好不容易,才听到护士阿姨的叫声:“下一个,小灵通!”可是,在未来市,病人不出家门,电脑医生用电视电话以及电话机前的“遥诊”设备,三秒钟以后显示出诊断结果……

夜深了,小虎子问我:“小灵通,明天上午你想到哪儿采访?”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未来市医院!”

“行。”小虎子答应了。

一觉醒来,吃过早饭,我们就下楼了。这一回,我们不到屋顶去,那是因为未来市医院在市中心,高楼林立,禁止五用车在低空飞行,所以五用车必须在地面行驶。我们坐电梯来到楼下,铁蛋早已把五用车从屋顶降到大门口,等着我们上车。

这一回,五用车真的变成了“车”,用四个轮子在地上行驶。

五用车上街了。我顿时觉得自己矮了许多。因为在空中飞行时,高楼都在我的脚下。现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像高山一样矗立着,我要仰起头来瞻望,每一座高楼看上去都成了庞然大物。

街上,五用车一辆接着一辆,多得就像小河里成群的鲫鱼在游动。

我正在欣赏街上的景色。忽然,我看见人行道上有位老人突然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我告诉了小虎子。他连忙让五用车驶近人行道。这时,已有几个行人走近跌倒的老人。

“快,上我们的车,送医院!我们正好也要到那儿去。”小虎子说道。

大家有条不紊地把老人扶上了车。这时,我才看清老人的脸。他头发花白,胡子、眉毛也像银丝一般。他双眼紧闭,脸色惨白。哟,他的两颗门牙也跌断了,鲜血染红了嘴唇。看来,这一跤摔得不轻。

小虎子按了一下车上的电钮。五用车离开了街道,拐进地下道,风驰电掣般地向前进。

这时,我明白了:刚才,小虎子为了让我欣赏未来市的街景,让五用车在大街上行驶。其实,每条大街下面,都有地下道。地下道是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多了。

几分钟后,五用车钻出了地下道。一拐弯,我便瞧见“未来市医院”的巨大牌子,一幢高达五十多层的大楼矗立在我们面前。

躺在床上的老人突然动了起来,两臂向上举起,收拢,又伸直;双腿弯曲,伸直,再弯曲,又伸直;眼球向上翻,嘴巴里不断怪叫,面色青紫,口吐白沫……

陈教授看见了,一点儿也不在乎,反而问两位年轻人:“现在,他得的是什么病?”

两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癫痫!”

陈教授点了点头:“这一回诊断正确。”

陈教授刚说完,老人坐了起来,手不举了,腿也不弯了,脖子忽然肿大起来。

“这是什么病?”

“甲状腺肿大!”

一会儿,老人的脖子不肿了,却不住地咳嗽起来……

奇怪,这个病怎么像变戏法似的,一会儿生这种毛病,一会儿生那种毛病?

直到这时,陈教授才站了起来,把大手伸到我的跟前说道:“欢迎你呀,小灵通!”

咦,陈教授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昨天夜里,我从《未来时报》上看到铁灵通的报道,说你要到我们医院采访。正巧,我们今天要对一些医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考试。刚才你看见的就是我们考试的情景。”陈教授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

这时,那位病人竟跑到我的眼前,伸出手来,要跟我握手。他连声说:“欢迎你,小灵通。谢谢你在我晕倒时把我送到医院里来。”

“老大爷,你到底生了什么病?”这时候,小虎子也感到奇怪。

“我呀,没病!”

“没病?你刚才不是生了好多病!”

“那是装的!”

“装的?”

“我是‘病人机器人’,专门假装病人。我能装出一百○八种病!”

噢,原来这位老人也是铁蛋的“铁哥们儿”呢。

在未来市医院参观的时候,我看到好多“病人机器人”:

有的假装手腕脱臼,让见习医生正位、推拿。

有的假装肺癌,让见习医生开刀,换上人造肺。

有的假装头疼,请见习医生进行针灸。

…………

最有趣的是假装牙痛,张着嘴巴,听任见习医生把牙齿一颗颗拔下来,再一颗颗装上去。拔牙的时候,“拔牙机”一秒钟拔掉一颗牙齿;装牙时,“装牙机”一秒钟装上一颗牙齿。装了拔,拔了装,拔牙、装牙像拔秧、插秧似的利索……

铁蛋看到未来市医院里有那么多“铁哥们儿”,脸上露出十分得意的神色。

我在未来市医院十楼采访“病人机器人”,花去了不少时间。整个医院大楼有五十多层,显然,即使走马观花,也得跑上一两天。

“陈教授,哪一层最有意思,我就上哪一层采访。”我说。

陈教授抓了抓后脑勺,一时拿不定主意。他思索了一会儿,忽然说:“小灵通,我带你上最高层,那儿也许最有趣!”

“行,听您的。”

我们跟着陈教授,坐着电梯,来到顶层。

电梯的门一开,我就觉得好笑。小虎子和小燕也一眼就看见了。小燕忍住了笑。只有小虎子说什么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了。唉,他这一笑,弄得我和小燕也忍不住了,都哧哧地笑了。

是呀,怎么不惹人发笑呢?不知道怎么搞的,顶层的走廊里,那白色的长椅上,一溜儿坐着一排胖子,一个比一个胖!

对了,那边有一张床那么大的椅子上,坐着一个最胖最胖的胖子。他起码有三个下巴,头颈上的肉像一个个面包横放在那里。他一人独坐,磨盘似的屁股坐满整个椅子。他胖得走不动。幸亏他坐的是“机械椅”,那四条椅腿可以像马腿一样走动。

img

“他们得了肥胖病,是吗?”我问陈教授。

“不错。”陈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未来市的居民,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在实现了‘信息化’以后,好多人用不着去单位上班,在家里就能办公,用电视电话、电脑交换信息。走动少了,加上营养又好,很容易发胖。尽管我们天天在报纸、电视、广播里宣传,要加强体育锻炼,可是有些人就是懒得运动,一下子便像吃了发酵粉似的胖了起来。现在,癌症已经不是大敌,可是肥胖病成了未来市的‘流行病’!”

我沿着长长的走廊走着,一路上,椅子上坐着许多胖子,个个肥头大耳,大腹便便。再往前走,迎面挂着两个大字:“静”“冷”。

陈教授弯下腰来,关照我们说:“在前面的病房里参观,不能说话,要保持安静。”

他还特别叮嘱我:“小记者同志,那儿不许用闪光灯拍照!”

还没有进病房,迎面便飕飕地吹来一阵冷风。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仿佛一下子进入了滴水成冰的严冬季节。

陈教授让我们穿上白色防寒服。防寒服的上衣和裤子、衣袖和手套、裤腿和鞋子,全都连在一起。穿好后再戴上透明的面罩,个个活像宇航员。不过,这儿的防寒服都太大了,我们几个穿了,走起路来都变得不利索了。

陈教授领着我们走进病房。

病房里的护士,跟我们一样,也穿着防寒服,像宇航员似的。那些病人——胖子们,个个躺在床上,盖着被子,都闭着眼睛睡熟了。

护士们轻手轻脚地来回巡视着。我们蹑手蹑脚,参观各个病房。

前面几个病房里的病人,个个都胖得像刚出笼的馒头。中间几个病房里的病人有点儿胖,可也不算太胖。后面几个病房里的病人,一点儿也不胖,有的甚至还相当苗条呢。

这些病人,全都昏昏沉沉地在睡觉,半天,才吐出一口气。

再往前走,我看见护士把一张病床推出了病房。床的四脚装了轱辘。病床被推进了另一个房间。我们也跟着进去。这儿温暖如春,护士们脱去了“宇航服”,我们也脱去了“宇航服”。

护士给沉睡的病人打了一针。过了一会儿,病人睁开了眼睛。他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四周。

护士来了,走到他跟前。

病人开口说话了:“护士同志,我这一觉睡了多久?”

护士看了一下挂在床头的卡片,说道:“你呀,一觉睡了两年零九天!”

天哪,一觉睡了两年零九天,我从来也没听说过哩。

病人起床了。他刚一坐起来,赶紧用双手拉住自己的裤子说道:“我的裤子怎么会这样大?这样肥?”

他系紧了裤带,可是裤腰、裤腿那样肥大,看上去像穿了灯笼裤似的。他的上衣也挺大,看上去像穿了京剧演员的蟒袍。

他对着镜子照了照,哈哈笑了。

我、小虎子、小燕、铁蛋,也都哈哈笑了。在这个房间里,“保持安静”的禁令已经取消。

“你去换套合身的衣服吧!”护士对病人说。

病人换衣服去了。这时,护士摘下病人床头的病历卡给我看。

病历卡上贴着那个病人进院时拍的全身照片,嗬,胖得像皮球。上面写着:体重254千克!

病人换好衣服来了。他穿了一身西装,步履轻捷,显得非常精神。

“谢谢你,大夫!谢谢你,护士同志!”病人紧握着陈教授和护士的手说,“我可以出院了吧?我两年多没回家,巴不得马上回家。”

“你别急,吃了点心才能出院。”陈教授说。

护士端来了面包、熊猫奶。病人一口就咬掉半个面包。

“你可得记住教训——不能吃得太多,每天要坚持体育锻炼。”陈教授对病人说,“要不,一年以后,你又会成为一个胖子,还得到我这儿‘冬眠’!”

“大夫,谢谢你的叮嘱。我一定牢牢记住。”

他虽然嘴巴上这么说,可是,一口气竟吃了五个面包,喝了五瓶熊猫奶。看那样子,简直饿坏了!

病人走了以后,我赶紧问陈教授:“刚才您说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陈教授告诉我:每当严冬来临的时候,黑熊要拼命地吃东西,吃得胖胖的,然后躲进树洞冬眠,一睡就是五个月。科学家们从黑熊的丘脑下部,提取到“冬眠激素”,用化学方法大量地生产这种激素,给肥胖病人注射“冬眠激素”,进行人工冬眠。这样一举两得,一方面,在冬眠中大量消耗了病人体内的脂肪,变胖为瘦;另一方面,人工冬眠使生命“冻结”,可以延年益寿呢。不过,在人工冬眠期间,务必安静,不能扰乱病人。正因为这样,人工冬眠病房设在医院大楼的最高层。

陈教授还告诉我:从未来市发射的宇宙飞船,如果要飞向遥远的星球,宇航员在飞船里也要进行人工冬眠,一睡就是几年、几十年。在人工冬眠中,给宇航员定时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这样,宇航员可以延年益寿,经过漫长的太空飞行,仍能活着到达目的地,活着返回地球。人类应该向黑熊致谢呢!

已经中午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未来市医院。这次,我只参观了这幢大楼中的两层,已眼界大开。我想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到未来市医院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