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音技巧训练要领

一、吐音技巧训练要领

不少笛子书籍将吐音解释为舌在口腔内的运动,它是依靠舌的肌肉收放来进行的。当横肌收缩时,舌体变厚,舌尖后移,口腔容积相应变大等等。笔者认为这样的表述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因为,这种说法只回答了舌头前后移动的形态,它忽略了气息的重要作用。

高质量的吐音应该是“舌+气”配合的结果。如想将双吐、三吐、顿音、重音等吹出坚实有力的断奏效果,必须依靠舌与气的配合。舌的摆放位置、运动方向可自由处置,但它是无力的,使吐音清脆有力的原因与气的压力有关。因此,气的作用不容忽视。

以双吐为例,将“T K”的舌头动作放慢解析,做进一步说明:舌尖近贴上腭(牙床)→给气(形成气压)→舌尖聚气(感受气压)→舌尖随气压弹出,发出“库”音(即刻止气)→完成“T”音→舌果断回缩,发出“库”音(具爆发力),便完成双吐。以此循环往复。

需要强调的是,舌的果断是在气息压力下所得;富有爆发力的吐音不是靠舌头自身完成,而是靠“舌+气”配合所获得;T与K之间是断开的,吐音清脆,而不是粘粘糊糊的“软吐”效果;快速吐音时也是如此。这一点,需要细心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