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简介
《伦理学》这本书是由.(荷兰)斯宾诺莎 著;贺麟著创作的,《伦理学》共有23章节
1
第一部分 论神
...
2
界说
(一)自因(causa sui),我理解为这样的东西,它的本质(essentia)即包含存在(existentia),或者它的本性只能设想为存在着。 (二)凡是...
3
公则
(一)一切事物不是在自身内,就必定是在他物内。 (二)一切事物,如果不能通过他物而被认识,就必定通过自身而被认识。 (三)如果有确定原因,则必定有结果相随,反之...
4
附录
现在我已经说明了神的本性和神的特质,就是:神必然存在;神是唯一的;神只是由它的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和动作;神是万物的自由因,以及神在什么方式下是万物的自由因;万物...
5
第二部分 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
我现在进而说明从神或永恒无限的存在的本质必然而出的那些东西。我并不是要说明所有一切从神的本质而出的东西,因为在第一部分命题十六里,我们已经证明了有无限多事物,在...
6
界说
(一)物体,我理解为在某种一定的方式下表示神的本质的样式,但就神被认作一个有广延之物而言;参看第一部分,命题二十五,绎理。 (二)所谓一物的本质,即有了它,则那...
7
公则
(一)人的本质不包含必然的存在,这就是说,依自然法则,这人或那人的存在或不存在,都同样可以发生。 (二)人有思想。〔换言之,我们知道我们思想。〕 (三)思想的各...
8
公设
一、人身是许多不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而每一个个体又是许多复杂的部分所组成。 二、组成人身的个体中,有的是液质的,有的是柔软的,有的是坚硬的。 三、组成人身的各个...
9
第三部分 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
...
10
序言
大部分写文章谈论人类的情感和生活方式的人,好像不是在讨论遵守自然界的共同规律的自然事物,而是在讨论超出自然以外的事物似的。他们似乎简直把在自然界中的人认作王国中...
11
界说
(一)通过原因可以清楚明晰认知其结果,则这个原因便称为正确原因,反之,仅仅通过原因不能理解其结果,则这个原因便称为不正确的或部分的原因。 (二)当我们内部或外部...
12
公设
(一)人的身体可以在某些情状下被激动而增进或减退其活动的力量,而在别的情状下,亦可使其活动的力量不增多也不减少。 这一个公设或公则是根据第二部分命题十三后的公设...
13
情绪的界说
1.欲望是人的本质自身,就人的本质被认作为人的任何一个情感所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 说明 在上面第三部分命题九的附释里,我们已经说过,欲望是意识着的冲动,而冲...
14
情绪的总界说
情绪,所谓心灵的被动,乃是一个混淆的观念,通过这种观念心灵肯定其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具有比前此较大或较小的存在力量,而且由于有了这种混淆的观念,心灵便被决定而更...
15
第四部分 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
16
序言
我把人在控制和克制情感上的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人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在命运的控制之下,有时他虽明知什么对他是善,但往往被迫而...
17
界说
(一)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言。 (二)反之,所谓恶是指我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有任何善的东西而言。 (关于这两个界说,请参看前面序言的末段。) (三...
18
公则
天地间没有任何个体事物不会被别的更强而有力的事物所超过。对任何一物来说,总必有另一个更强而有力之物可以将它毁灭。 命题一 一个错误的观念所包含的积极成分,不是仅...
19
附录
在这一部分内所说的关于正当的生活方式的话,未曾按照顺序排列,以便一目了然。但我为了更容易由此以推彼起见,将许多意思分散在命题中分别加以证明。因此我在这里加以总括...
20
第五部分 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
...
21
序言
最后我进到伦理学的另一部分,来讨论达到自由的方法或途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我将讨论理性的力量,指出理性有什么力量可以克制感情,并且指出什么是心灵的自由或幸福。由...
22
公则
(一)假如两个相反的动作,在同一个主体里被激动起来,那么它们将必然发生变化:或者是两个都变,或者是只有其中的一个发生变化,一直到两者彼此不再反对时为止。 (二)...
23
译后记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原著是用拉丁文写的。译者过去虽曾学习过拉丁文,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曾一度逐字逐句地对照拉丁文本,但由于受拉丁文水平的限制,本书主要仍然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