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引言
编者引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是恩格斯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西欧主要国家的工人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党,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逐步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主导思想,同时又面临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欧根·杜林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宣扬唯心主义先验论、庸俗经济学和冒牌社会主义学说,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猛烈攻击。为了批判杜林的荒谬理论,回击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清除杜林思想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影响,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欧洲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工人群众迫切需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以便更加清醒地同各种错误思潮划清界限,更加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斗争方向。1880年,恩格斯应法国工人党领袖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概论》,以及第三编《社会主义》的第一章《历史》和第二章《理论》)编成一本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立的通俗著作。恩格斯在编辑时对《反杜林论》中的相关内容作了补充和修改(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382—398页)。这部著作由拉法格译成法文,经恩格斯本人校阅后,起初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题发表在法国社会主义杂志《社会主义评论》1880年第3—5期,同年出版了单行本。1882年德文单行本(1883年出版)改用现在的标题。
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概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评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论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创立过程,指出正是由于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恩格斯还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力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严重冲突。“现代社会主义不过是这种实际冲突在思想上的反映,是它在头脑中,首先是在那个直接吃到它的苦头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头脑中的观念上的反映。”(见本书第62页)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见本书第81页)。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指出这一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见本书第68、66页),这一矛盾的发展将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恩格斯分析了股份公司、托拉斯和国家所有制等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新形式,认为这是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迫使资本家阶级不得不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采用的生产资料社会化形式,“但是,无论向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转变,还是向国家财产的转变,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见本书第74页)。恩格斯还指出:“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见本书第74页)恩格斯强调指出,要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建立“那种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见本书第75页)。为此,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他预言:“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质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错乱。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见本书第81页)
本书同时收录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的1880年法文版前言以及恩格斯写的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以及1892年英文版导言。马克思在1880年法文版前言中介绍了恩格斯在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包含着《反杜林论》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见本书第5页)。在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中,恩格斯阐述了“直接在群众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见本书第6页),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揭示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联系,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见本书第8页)1892年英文版导言是恩格斯的一篇有丰富理论内容的重要文章。恩格斯在这篇导言中介绍了写作《反杜林论》的背景以及由《反杜林论》的三章改编成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出版流传情况,指出它是传播最广泛的社会主义著作。他着重论述了唯物主义和宗教、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之间斗争的社会背景和阶级实质,揭露了不可知论妄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质,用自然科学的成就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阐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表述唯物史观,指出:“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见本书第21页)他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欧洲资产阶级由革命走向反动的历史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历程,揭露了资产阶级利用宗教来阻挡无产阶级革命洪流的险恶用心和卑劣手段,指出“任何宗教教义都难以支撑一个摇摇欲坠的社会”(见本书第34页)。恩格斯还强调:“欧洲工人阶级的胜利不是仅仅取决于英国。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胜利。”(见本书第35页)
本书在附录部分收入恩格斯写的《马尔克》一文。《马尔克》阐述了德国土地所有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文献。恩格斯曾以附录的形式将《马尔克》收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四个德文版和1892年英文版。他在1892年英文版导言中指出:“附录《马尔克》是为了在德国社会党内传播关于德国土地所有制的历史和发展的一些基本知识而写的。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当时党在团结城市工人的工作方面已经完成在望,又要着手进行农业工人和农民的工作。”(见本书第13页)另一方面,了解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历史演变情况,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写作过程中,恩格斯利用了他研究德意志人早期历史所收集的材料,尤其是对格·路·毛勒的著作反复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初稿完成后,他曾通篇修改,三易其稿,最后又寄给马克思过目,马克思对本文作了很高的评价。恩格斯1882年12月22日致信奥·倍倍尔,说《马尔克》是他“研究德国历史的第一个成果”(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5卷第416页)。恩格斯还在1883年底专门为农民读者出版了单行本,并把标题改为《德国农民。他过去怎样?他现在怎样?他将来会怎样?》。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发表以后,很快被译成欧洲多种文字,在工人中得到广泛传播,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巨大作用。这部著作1882年在日内瓦出版了波兰文本;1883年在贝内文托出版了意大利文本;1883年在霍廷根—苏黎世出版了德文本,书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扉页上标明的时间是1882年),同年又在该地出版了德文第二版和第三版。这部著作的俄译本最初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标题于1882年12月发表在秘密杂志《大学生》第1期,1884年劳动解放社又在日内瓦出版了单行本,标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丹麦文译本于1885年在哥本哈根出版;1891年在柏林出版了这部著作的德文第四版;1892年出版了由爱·艾威林翻译的英文版,恩格斯写了长篇导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最早由施仁荣译成中文,1912年发表在上海《新世界》杂志第1、3、5、6、8期;1928年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了朱镜我的中译本;1938年延安解放社出版了吴黎平的中译本;1943年延安解放社又出版了博古校译的中译本。
中央编译局成立后,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文译本进行了多次修订。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根据1953年柏林狄茨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德文版并参考俄文版和英文版校订了这部著作,其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正文与1880年法文版前言、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附录《马尔克》编入1963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19卷,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及1892年英文版导言编入196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22卷。1967年,我们根据《全集》第19卷和第22卷出版了这部著作的单行本,收录了法文版前言、德文第一版序言、德文第四版序言和英文版导言。197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版第3卷收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一版序言和英文版导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3卷(1995)和新版单行本(1997)又收录了法文版前言和德文第四版序言。随后,我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27卷对这部著作的正文、德文第一版序言及附录《马尔克》重新作了校订,编入2001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5卷。
从2004年起,在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我们对这部著作的正文及所有前言、导言与序言的译文再次进行了审核修订,先后编入2009年出版的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和201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第3卷。
本书的正文和资料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第3卷,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作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