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也可以生动感人

消息也可以生动感人

消息的语言是指用来简明扼要、准确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语言,其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特征是客观、确切(准确)、简练、朴实和通俗。在消息的语言中,中性词包含了褒贬的意味,修饰性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法新社驻华记者比昂尼克在文中客观陈述了记者的镜头,而这些镜头是最感人的,如开电梯的姑娘听到周总理逝世“顿时放声痛哭”,口译人员听到消息时“眼中含着泪,嘴唇颤抖”,表达了对总理的爱戴之情。这些来自不同阶层的群众的悲痛表现,真实、亲切,读来令人泪下。因此,生动感人的报道也可以通过限制性词语来表达,新闻语言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可读性也可以相得益彰。

法新社[1]北京1976年1月9日电(记者比昂尼克)北京电台于今日清晨当地时间5时宣布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但是,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已经逝世。

当新华社的电传打字机于当地时间4时过一点儿发出这条消息时,中国几乎所有的街道都没有行人。

在法新社所在的那所大楼里,当记者把消息告诉开电梯的姑娘时,她顿时放声痛哭。

在对一位中国口译人员表示慰问时,他眼中含着泪,嘴唇颤抖地说:“我们没有料到。我们非常爱戴他。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

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极其爱戴,这样说并不夸张,他们感到与周恩来非常接近。

预计全中国都将表现出巨大的悲伤,就像今天清晨听到这个悲伤消息的那位中国少女所表现出的那样。


[1]法国新闻社,成立于1944年,是与路透社、美联社和合众社齐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中资格最老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