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奏、非连奏、半连奏、断奏

连奏、非连奏、半连奏、断奏

钢琴的演奏中,按照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大体可以分为连奏、非连奏、半连奏和断奏。连奏讲究的是圆滑感和流畅感,在乐谱中用连线或“legato”表示。演奏时要保证音与音之间毫无间隙,但同时又不能有粘连感。如果在连奏的同时又要突出颗粒感,则要保证音与音之间不能有重叠,且不能有缝隙;如果想突出圆滑感,则可以适当地让两个音之间有细微的重叠,但这种重叠一定要保证听感是“连贯”而不是“粘连”。

非连奏强调的是颗粒感,曲谱中如果没有出现连线或连奏的注释,一般则表示用非连奏的方式演奏。但要注意,很多曲谱是不写具体奏法等演奏信息的,这并不代表要用非连奏的方式演奏,而是要根据乐曲表达的内容酌情处理。非连奏一般演奏音符总时值的90%左右,以达到既不连,也不断的感觉。尤其要把握好手指抬起来的瞬间,抬早了,就变成了断奏;抬晚了,就变成了连奏。

半连奏,也称断连奏,曲谱中用断奏符号“·”加连线表示。它处于非连奏与断奏之间,一般演奏音符总时值的75%左右。半连奏更倾向于表达两个音之间的独立感,而非跳跃感。

断奏可分为长断奏和短断奏,长断奏用圆点“·”表示一般演奏音符总时值的左右;短断奏用倒三角“”表示,一般演奏音符总时值的左右。这种演奏方法缩短了音符本来的时值,突出的是跳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