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路——动画基础造型
动漫之路——动画基础造型
校内外动画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动画本科教育刚刚开始,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据多方调研、国内动画专业的培养计划基本都由纯美术专业的基础教学、动画制作专业知识及选修课等构成。纯美术专业的基础教学包括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人像素描、人体速写、解剖、雕塑、色彩等,是训练学生对物体明暗、比例、造型、透视的研究能力等;而动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上述基础之外,还应该掌握较全面的动画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动画专业基本素养,以期达到能独立进行动画艺术设计、创作、研究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纯美术基础教学与动画专业核心课程存在衔接上的障碍,两者之间缺乏教学内容上的过渡,是两种不同方向的思维模式,概括讲,动画教学应是由静态“写实”到动态“夸张”的转变。
纯美术专业的基础教学是美术专业的常规课程,基本停留在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的美学观,注重写实功底的锻炼。而“夸张”是动画的灵魂,因此,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除掌握“写实性”描摹外,还应学会“夸张性”的概括和整理,这样才能适应和接受下一步动画专业课程训练。
主要内容
一部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如同故事片中的演员一样,我们创作恰当的人物造型来适应动画片的剧情和普通影视片的导演选择适合的演员道理相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整个故事情节,使之与设想的效果更加接近,让观众接受和喜爱。造型在动画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部动画片的成败。
动画就是用画笔画出一张张不动的“演员”,但这些张“演员”又具备有序变化的动态因素。动画就是通过拍摄机、摄影机将一帧帧不动的画面逐格拍摄到电影胶片上,以每秒钟跳动24格(或25格)的速度连续放映,利用人们眼中特有的视觉残留现象,使所画的动作在银幕上或荧屏里活动起来。动画虽然是动起来的艺术,但归根结底还是由若干单张画面组成的,如果单张画面造型不够规范,那动起来就会一踏糊涂。动画中的人物造型就是通过真实人物的身体形态,进行合理夸张,删减,归纳,整理出来的,并适合生产加工的一种简练的新形体,动画形象的创建过程是一个建立在坚实的绘画基础上的抽象思维过程。由此可见,解决单张画面上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解决动画基础教学的问题。
理想的教学状态
动画是一个新兴学科,它应该具备自己的基础教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画基础教学必将面临历史性的革新。
动画是一个实战性很强的行业,它的教学应该按照动画片创意设计制作全过程进行。动画公司的动画创作人员在设计动作之前,首先要把角色制成标准模型,目的是能直观、准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透视变化,因为动画在创作的时候就是在不断运用角色的各个角度进行表演(动作设计)的。而且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形象转面练习正是掌握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各个角度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因此,研制开发动画中具有针对性的卡通角色形象教具,主导动画基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画造型能力和意识,使动画基础教学、动画专业教学和创作实践之间形成严谨的过渡,并缩短基础课的教学周期,这无疑是动画基础教学的一个新起点,填补了目前动画基础课教学中专业教具的空白。
项目关键
《动画造型基础》以泥塑模型为载体,将解剖学、运动学、力学、表演学、透视学、立体造型学、形象设计学、服装设计学、道具设计、漫画技法、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等学科重要元素集于一身。通过动画片中各种常见人物造型比例、特征、性格等,结合多种学科针对动画教学进行提炼综合处理,力求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造型问题,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直接、最熟练的造型意识和动画意识。本项目在训练过程中配合运动解剖学、力学、漫画技法、场景设计、角色表演学等知识以及动作形成细节进行详细讲解,将复杂动画造型运动问题简单化,举一反三,循序渐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研究动画原理和角色造型的兴趣,并对提升学生的动画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显著效果,做到学以致用,最终解决动画基础教学中造型训练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