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山东省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督导指南

附件1 山东省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督导指南

一、督导的对象和目的

1.督导对象 乡镇医院、防保医生、乡村医生、家庭督导员、患者是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督导的对象。在督导对象的选择中注意地点的均衡性,尽可能地对每一个乡镇或每一个村都能督导访视到。此外还要尽量做到针对性,可对重点地区适当增加频度和力度,比如近一个时期内发现或转诊患者较少的乡镇、没有发现患者的空白村等。力求做到每次督导都能解决一定问题。

2.督导目的 督导工作的总体目的是了解本县的基层近期在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方面的情况,期望及早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下一步的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每次具体督导的目的:

□掌握乡镇医院的患者发现和管理工作;

□了解乡村医生转诊可疑者和面视患者服药工作;

□早期发现基层培训的需求;

□解决本地近期出现的问题;

□协助基层卫生人员解决关心的其他问题;

□了解家庭督导员面视患者服药情况;

□了解在治患者的治疗进展情况;

□了解结核病宣教的效果和普通群众的知晓情况;

□对部分贫困患者的关怀。

3.督导频次 根据国家规划实施指南的要求,每1~2个月对各乡镇督导1次。

二、督导工作要求的基本条件

1.督导计划 每个县都要有具体的督导计划,这个督导计划可以是整个年度工作计划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单独的计划。计划的内容应至少包括督导人员的分工、时间安排、对乡村级医生的培训计划。

在年度计划的经费部分,应充分考虑到督导工作所需要的经费。主要包括督导人员的差旅补助和车费,没有车辆的要考虑租车的费用,拥有督导车辆的应考虑到车辆的维护费用和燃料费。

2.督导人员 由于督导工作的特殊性,督导人员有时需要在恶劣的天气下工作,督导人员的选择应为责任心较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医生。督导医生应该非常熟悉国家的结核病政策、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此外,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尽可能地派督导医生接受上级的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或掌握新项目的要求。

3.督导工作要求的基本设施

(1)动态分析病例发现工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督导医生及时地和直观地发现和比较各乡镇出现的问题,做到督导时具有针对性。可以是本县的地图、反映本县地理和交通情况的沙盘,或能挂在墙上的折线图等不同形式。这些资料能够直观地反映各乡镇患者发现计划和实际发现的动态变化,如果可能,需要标注往年同期的患者发现情况。

(2)督导车辆 督导车辆是完成督导工作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鉴于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尽可能配置专用督导车辆。一辆适应农村路况的7座面包车足够全天候地承担督导工作,同时能够用于运送抗痨药品等物资。

(3)电脑、投影仪教学设备 部分项目县需要电脑等办公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便对基层的防保医生进行培训。

三、督导前准备

为尽量做到每次督导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定问题,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积累督导前资料

1.记录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

□综合医院转诊没有到位需要追踪的患者,如果是乡镇医院转诊的,督导时注意乡镇医生转诊患者的方式方法,如患者信息是否完整详实;

□和往年相比,个别乡镇同期转诊患者明显减少;

□某乡镇有几个患者没有及时取药/复诊/查痰;

□某乡镇的患者治疗卡填写不正确等;

□其他因项目而异的问题。

2.回顾近期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 注意和年度计划相比较,患者的发现进度是否低于计划,原因在哪里?患者的治愈率是否达标,失败或中断治疗的患者是否地理上相对集中?

3.回顾上次督导中发现的问题 找出上次的督导报告,了解所发现的问题至今是否已经得到解决?如果没有,是否需要再次督导同一地点,这次督导看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如果已经解决,对其地方有何启示?

4.本次督导重点内容清单 将要督导解决的问题列在督导表格上,如果没有,则注明常规督导。

四、督导内容、方法和记录

1.乡镇医院

(1)患者发现和转诊情况

□门诊是否有永久性国家结核病宣传材料?布置是否合理得当?存在问题怎样纠正?

□是否有门诊患者登记本和胸部X线登记本?是否在正确使用?有哪些问题?

□是否在转诊肺结核患者和可疑者?是否有截留?转诊的标准是什么?

□是否有肺结核可疑者转诊单?是否在使用?有哪些问题?

□是否有网络直报功能?是否正常运转?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2)防保医生的工作情况

□是否有乡村医生日志?是否在正确地使用?有何问题?

□是否按要求督导乡村医生和访视患者?是否有督导记录?有何问题?

2.乡村医生

□是否有宣教材料?使用方法是否得当?

□协助寻访中断治疗或追踪转诊不到位的患者情况如何?

□乡镇防保医生是否到村里督导过工作,是怎样做的?频次怎样?

□是否承担面视患者服药职责?如果是,面视患者服药的工作检查见3。3.患者管理情况的检查

img2

4.家庭督导员

和患者的关系;

结核病的性质的理解;

督导患者服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面视患者服药情况的检查同3。

5.患者的防视

(1)和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以下问题的理解:

□结核病怎么传染?怎样避免传染?

□询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病情和治疗了解程度,初治还是复治?□每次吃多少药?患者对督导治疗的认识如何?

□是否有人面视服药?每次具体怎样做的?有何问题?

□治疗共需多长时间?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患者完成全程治疗?

(2)询问结核病发现方式,既往诊治过程(以掌握基层健康教育效果和归口管理情况)。

(3)了解患者是否近期需要做随访查痰,如果是,提醒患者送痰的日期和正确留痰方法。

(4)如患者所剩药品不多,提醒他们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所取药和复查。

(5)对有经济困难未能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所取药和复查的患者,给以适当经济救助,解决交通费用。

注意:每次下乡督导时应让患者和家属尽可能多地了解结核病,每个患者和家庭督导员应被视为对其家人和邻居的潜在的义务宣传员。更重要的是了解、掌握影响患者规律治疗的因素,让患者自觉地坚持全程服药。

6.普通群众

每次下乡督导也是了接基层群众的结核病知晓情况的宝贵机会,每次应和几个百姓交谈了解:

□对结核病的知晓情况;

□当前国家的结核病政策;

□怀疑得了结核病怎么办?

□当地什么样的宣传方式效果最好/最受欢迎?

□回答他们的疑问。

五、督导记录

1.乡镇督导记录

img3

(续表)

img4

2.村级督导记录

img5

(续表)

img6

(续表)

img7

六、督导总结和反馈

督导结果的总结和反馈可以包括督导期间的即时现场反馈和汇总全县督导资料后的定期反馈两个部分。

1.现场反馈

在反馈督导结果时注意体谅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辛苦,应首先对其工作成绩给以肯定和表扬,在指出缺点和不足时注意方式和方法。

2.每月的总结和反馈

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每次完成全县的督导后,要及时汇总和总结本次督导发现的问题和好的经验,以便在适当场合反馈给相关人员。比较合适的场合有乡村医生例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