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果
2025年10月13日
绵羊果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道出了棉花的作用。
棉花是哪里来的?它又是怎样被纺成纱、织成布的呢?
原来,棉花的“老家”在南美洲的秘鲁和亚洲的印度。早在四、五千年前,当地人民就开始种植它了。棉花还有个雅号叫“绵羊果”,也许是它能结出一种白色绒毛像羊毛似的果实,而且暖融融也像羊毛一样,所以叫做“绵羊果”。
公元前2500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印度时,棉花随之传到欧洲。从此,欧洲人才开始认识并种植这种“绵羊果”树。欧洲人见它结出的果实有软绵绵、令人舒适的感觉,所以给它起名为cotton(棉花),也就是和谐舒适的意思。
棉花在我国海南岛的土地上生长也足足有五六千个年头了。在夏禹时代(约是4000年前)海南岛少数民族首领将棉花作为礼品贡奉给中原君主夏禹,那时海南岛上的人们不仅能种植棉花,而且能用简单的方法制成粗布——幅布了。在秦汉时,中原统治者常常勒令海南少数民族进贡这种幅布。
到了三国时,棉花种植已经遍及两广和福建等南方各省,唐宋以后,更是普及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纺织染色技术也都有了进一步提高,这时,有一个最值得人们称颂的女纺织改革家名垂青史,她就是江苏松江县的黄道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