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幼稚,我不行

02 我太幼稚,我不行

孩子的情绪发展滞后的问题是我所观察到的最严重也是最遗憾的问题。许多全心致力于一项成就性活动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发展比他们的年龄至少滞后2~5年。尽管这些孩子常常在某些领域表现出相当的成熟,可是他们在驾驭情绪的能力方面却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在成年期的成就发展和生活幸福。归结来说,这种情绪的滞后发展似乎是与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成就性活动过度参与有关的。

对于具有健全观念的父母而言,成就性活动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发展。因为这些父母把成就性活动作为一种培养孩子情感成熟的工具,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超过他们年龄的情感成熟。父母给孩子提供机会,帮助他们学会控制和掌握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孩子的一次不理想的演出之后,你必须让他感受到这种由失败带来的失望和伤痛。你也要承认并且肯定他正在经历的情绪,然后针对这些感觉给孩子提出一个积极健康的建议,教他如何靠自己的力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情感成熟的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理解体谅他人的情绪状态。同时他也善于倾听、化解冲突与合作。

img33

相比之下,对孩子的成就性活动过度参与的父母,常常会妨碍孩子正常的情绪发展。这些情感不成熟的孩子,经常表现出对环境做出不恰当或不相称的情绪反应。过度参与的父母带着错误的观念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情绪伤害,他们认为,情绪会损害孩子的最终成功。由于不让孩子体验情绪状态,会使孩子缺乏意识和理解,除非你能够给孩子提供专门的“情绪训练”,否则,孩子面对生活挑战时就很难做出正确和成熟的反应。

有许多父母直到孩子投入到成就性活动之中后,才会把他们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情绪发展方面。父母应该正常地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情绪体验和情感成熟。培养孩子就像是盖房子一样,这些经验能够让孩子建成最坚固、最牢不可破的房子,从而抵御最严酷的天气。

然而,对孩子的成就性活动缺乏深谋远虑的父母,似乎是放弃了孩子情感本身的建构。他们可能全心促进孩子在成就领域的发展,而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发展,使孩子的“房子”处在永远没有完成的危险之中。他们的孩子也不能够保护自己免遭生活环境的伤害,一旦孩子被看作为是具有某种特定目标的一个拥有物,并被他人控制,他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

过度参与的父母所养育的孩子会缺乏情感生活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是他在成年期获得职业和社交的成功及快乐的保证。就某种意义上说,他是长着成人躯体的孩子,身体虽然已经成年,但他的心灵却还很弱嫩,情感成熟的缺乏会影响他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情感不成熟

父母并不是有意地造成孩子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导致孩子情感不成熟的结果(尽管常常被误导),通常都是由于他们对孩子的爱,希望孩子快乐免遭痛苦的愿望造成的。保护孩子避免情绪伤害,就是这种保护孩子愿望的一种表达。一旦父母看到孩子处在痛苦之中,他们就会“亲吻和安慰”。遗憾的是,父母没有意识到,当孩子遭遇到情绪痛苦的时候,他们的参与实际上也会把问题弄得更糟。

大部分父母要想使孩子获取成功,就把他们的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成就性活动之中,并认为他们正在为孩子提供成功机会。但是父母应该了解到这种做法与此同时也抑制了孩子的情绪体验,实际上,他们忽视了孩子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父母也许是无意间以他们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造成了孩子的情感不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示范,在面对气愤和挫折的时候,你如何做出反应会影响到孩子,他会学着如何对他自己的情绪做出反应。当父母以一种不健康的和破坏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他们也正在传授给孩子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孩子以为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最合适的。

父母可能会干扰孩子的情绪发展,因为他们还必须努力对付他们自己的情感生活。由于还不能理解他们自己的情绪,他们对孩子所表达的情绪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反应。在保护孩子免遭情绪伤害的同时,一些父母也可以说是在保护他们自己。

当然,我们期望孩子在他童年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表现得就像个孩子。可是,随着他进入青春期,孩子气的行为应该逐渐减少而成人的行为应该逐渐增加。如果他继续保持孩子式的态度、观念、反应方式和情绪表现,那么这种行为模式就会变得根深蒂固,很难用恰当的成人行为取而代之。

不成熟的种种表现

孩子童年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致力于为成年时期做准备。父母们在孩子童年期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教给孩子作为一个成功的、快乐的、成熟的孩子需要知道些什么。最后你还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孩子和成年人的分界线,以便你能够帮助孩子尽可能迅速平稳地做好这种过渡。

1 不成熟的态度

☆行为示例 你的孩子总是自己操持自己的事情吗?你的孩子是不是认为他总是能够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如果你的孩子自己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你是不是立即为他呈上?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立即得到它,他是不是无论如何都想得到它并不停地抱怨、哭泣、耍闹,直到你筋疲力尽最终屈服?

你的孩子被动得到你和其他人的爱和赞扬,孩子也许会认为,他“必须使每一个人都高兴”,并且他“必须得到每个人的喜欢”。孩子会认为,通过取悦别人,他就会得到他所需要的使自己感觉良好的爱。遗憾的是,要使每一个人都高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孩子永远都得不到他认为的他所需要的全部的爱,最后将以失望而告终。

绝对化是孩子情绪不成熟的另一种共同表现。他看待事物是片面的不客观的,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非此即彼。他认为要么成功,否则就是失败;要么完美,否则就是缺失;要么愿望全部得到满足,否则就不满意。比如,你的孩子要一整袋的曲奇饼干,当你给他几块的时候,他就会拒绝,要给你就给一整袋,否则你就别给。孩子已经创设了一个不易更改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提供犯错误的余地。这种僵化、刻板会限制孩子做出选择,使孩子陷于内部情绪冲突之中,面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细微差别,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

☆宝宝的想法 从小我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为什么现在却不行了?我不相信!我就要!

☆你的误区 一个儿童的生活是一种只顾自己的并且需要立刻满足的生活。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就是你生活的中心,需要你的大量注意才能使他的需求获得满足。如果这种绵绵不断的婴儿式的照顾延续到儿童的早期,孩子就可能形成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并且认为他所有的需要都要获得满足。就像是这样的态度——“世界围绕着我转”,“我要”,“我现在就要”就会大行其道,如果你使得孩子认为他的需要和愿望优先于任何其他人的需要,如果你总是不加思索地并且毫不迟疑地回应孩子的要求,那么他就会遭遇“我是世界的中心”这种态度给他带来的诸多麻烦。

img34

☆解决办法 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于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得到爱,否则他就可能对成就和得到爱的关系产生歪曲的认识。当他试图在成就性活动中取胜的时候,不要让他误以为一定要成功,不许失败。要让他明白,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所收获,至于结果,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这样,孩子的能力就不会受限于一定的水平,只有在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会收获真正的快乐。

2 对失望的不成熟反应

☆行为示例 失望是对失败的一种自然的反应,但是情感不成熟的孩子经常是以增加更多失败和失望的可能性的方式对失望做出反应。不成熟的孩子面对失望会减少努力,容易放弃或者是完全退出。对失望的这种反应会使他感到缺乏能力和技不如人,如果坚持,就会降低他的自尊心。尽管随着失败而来的一些失望是正常的情绪,而情感不成熟的孩子往往会整天闷闷不乐,好像天塌下来了,体验到本不该那么多的悲伤情绪。

☆宝宝的想法 原来失败的感觉这么痛苦,这简直就是我体验过的最痛苦的事情……

☆你的误区 失望,也许是孩子在感知到失败后体验到的最直接的负面情绪。失望包括孩子在没有实现期望和愿望时,体验到的失落、挫折和未遂心愿的情感。当孩子没有实现目标或者认为他已经让你失望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到失望。

☆解决办法 当你看到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你的自然倾向就是试图使他感觉好些。利用过度的爱抚和买礼物的方式安慰你的孩子,尽管它可以给你的孩子带来一些立竿见影的安抚,并且你也会感觉好些,但是这样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好处。安抚你的孩子就等于告诉他,你认为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并且克服挫折。恰当的做法是,让他理解他的失望情绪并且引导他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什么我感觉这么痛苦?”“我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情绪?”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孩子反思,才会让孩子越来越成熟。

3 对挫折的不成熟反应

☆行为示例 判断孩子情感成熟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看他在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你的孩子在经历挫折的时候是如何表现的,比如当他与朋友玩游戏输掉的时候,他会做出什么反应。孩子对待挫折的不成熟的表现包括如果他的需要不能立即获得满足后表现出的不耐心和发脾气。

☆宝宝的想法 我不能忍受自己的失败,那简直是耻辱!所以,我也不允许别人总提起我的失败,可父母偏偏总挂在嘴边。

☆你的误区 情感不成熟的孩子,由于他从来没有能有效处理未满足的愿望,当他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他经历的最典型的负面情绪就是挫折感和愤怒。不成熟的孩子没有学会用耐心或采取变通的方式对待他的挫折或是满足他的需求,并容易做出冲动的反应,对着没有满足他需要的人发火。不成熟的孩子经常通过发脾气释放他的怒气,同时也通过抱怨、巧言哄骗、指责和唠叨试图使他的父母就范,以满足他的愿望。

☆解决办法 假如你是一个情感不成熟孩子的父母,你可能已经陷入了不经意地使孩子不能学会忍受挫折的境地。如果你立即给孩子提供满足并且很快就屈服于孩子要求的话,你的孩子就不能体验到足够的挫折感以便弄清楚这种感觉是什么,是由什么引起的。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这种不成熟就会变成根深蒂固的情绪反应,在孩子成年的时候,就会成为严重的障碍。引导孩子意识到挫折感引起的原因,以身作则地让孩子了解克服痛苦的方法,是成熟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真正帮助。

4 不成熟的愤怒

☆行为示例 如何处理愤怒,是区分孩子情感是否成熟的一种有效方式。情感不成熟孩子的愤怒通常是不恰当的,并且与所处的情境不相称。这种愤怒的核心是孩子认为当他要的时候,他就应该得到他所要的东西。而一旦带着这种观念面对现实生活,他就会遭遇到挫折。于是便会大声尖叫,如果没有人理睬,就会叫得更大声。比如你的孩子在正餐之前要吃点心,但是你知道如果给他,他就不会再吃正餐,而你的拒绝使他受到了挫折,然后便使他产生了愤怒。

☆宝宝的想法 我做什么都不对,妈妈总有反驳我的理由,可我也有理由啊,谁会听我的?!

☆你的误区 当孩子带着愤怒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就会是负面的信息,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这种信息不是真实的信息,是一种你会做出抵制的信息。孩子试图要传递的真实信息——他的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被湮没在愤怒之中,并且他不太可能使你听到他的真实的信息并对此做出反应。对你公然发火,是情感不成熟的孩子处理愤怒情绪的最通常的做法。这种愤怒,通常都是不可控制、没有特定的指向、蛮横无理的,表现为被压抑的挫折感爆发出的瞬间情绪释放。遗憾的是,父母面对孩子的这种愤怒,常常是以自己的愤怒作为回应。一旦你示范了愤怒,你和你的孩子相互表达你们各自的愤怒,就会造成一种冲突的恶性循环和双方的坏心情。比如,你的孩子对你发火,因为你没有给他想要的东西,于是你就打他。最后的结果是你和孩子都感觉很糟糕,伤害了你们之间的感情,而且也不能解决最初引起孩子愤怒的问题。

愤怒情绪是成长过程中正常和健康的组成部分,是孩子逐渐成熟过程的必经环节。愤怒情绪也是情感成熟的重要因素。可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持续愤怒,特别是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例如:一个孩子对她的父母强迫她参加舞蹈课表示愤怒,因为她要和她的朋友去郊游。为了报复她的父母,她在舞蹈课上捣乱,在舞蹈学校的表演会上故意忘记舞步。她的父母对她的行为表示愤怒,并且疏远她。这种反应既伤害她又使她恼怒,进一步促使她对抗她的父母,这样更加伤害了他们的亲子关系。

☆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的愤怒曾经受到过严厉的惩罚,他也许害怕公开表达愤怒,并且出于对报复的恐惧他可能会感到受胁迫而压抑着愤怒。孩子会把这种愤怒转向内部,并且以降低自尊心、沮丧或焦虑的方式惩罚他自己。也许会以巧妙的方式向外表达他的愤怒,比如,丧失内在驱动力、自我拆台行为、被动的攻击行为,作为对你不满足他需要的一种报复。因此,让孩子有机会表达他的愤怒,让他描述他的真实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解释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疏导作用,而不是将愤怒转化为更加严重的对抗情绪。

5 情绪的过度保护

☆行为示例 父母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是造成孩子情感不成熟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这些父母为孩子做他们所能够做的任何事情,为了确保他们的孩子不用体验情绪,特别是所谓坏的情绪,诸如挫折、愤怒和悲伤等。例如,在一次失败的考试后,孩子的妈妈尽力做一切他所能够做的事情安抚孩子、遮盖事实、尽量不提考试的事情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他避免产生坏情绪。

☆宝宝的想法 我不允许别人说我不好,因为我从来没被别人批评过!

☆你的误区:有些父母确实不仅仅保护自己的孩子免于潜在的情绪波动,而且还尽全力迎合孩子的需要以使孩子能够保持快乐。他们避免可能会引起孩子感觉不好的任何情况,但是保护孩子避免深度体验自己的情绪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会使他们对自己的情感缺少体验和理解,当孩子从童年进入到成年的时候,他将不会如何积极地处理他所面临的情感挑战。

☆解决办法 如果你让孩子觉得他太脆弱以至于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无意中造成情感过度保护的另一个后果。如果孩子认为他不能驾驭挫折,也许他就会避免为他想要的东西而拼搏。对孩子而言,如果没有能力体验和理解负面情绪,那么要完全感受和体味积极的情绪是不可能的。就像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孩子如果不能体验到他的情绪的一面,也就不可能体验到另一面。和孩子一起面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让他知道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与他在同一战线,就会慢慢淡化孩子对于失败的恐惧,让他们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6 情感缺失

☆行为示例 在情感缺失的家庭中,正常的情感表达几乎是不存在的。家庭成员之间不仅仅是没有负面情绪的表达,而是没有任何情绪的表达。在这些家庭中,他们的父母本身常常是在情感分离的家庭中长大的,他们也从来没有了解自己的情感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情感分离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

img35

☆宝宝的想法 别人的家都是充满温馨、快乐的,我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我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也不愿意与任何人接触……

☆你的误区 在家庭中这种情感的缺失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在其他家庭中过度地发泄负面情绪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没有情感的表达,孩子就不会感受到爱,而爱是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的。如果你不能清晰明确地对孩子表达你的爱,他就永远不能够体验到真实的幸福,孩子也就永远不能了解在他的生命里快乐的价值和重要性。没有机会获得或者表达重要的情感,孩子就没有机会体验并且发展他自己的情感,也将没有机会达到情感的成熟。

在这种“冷漠”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的另一个痛苦的副产品是使他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情感是不可接受的,甚至更糟糕的是他认为情感是脆弱的征兆。孩子会建立起一道内部的壁垒控制他的情感,那就是不要表达任何强烈的情感。遗憾的是,即使是孩子可能不表达任何情感,他仍然在感受着它们,特别是负面的情绪,诸如挫折、愤怒和悲伤。

☆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生长在这样一个冷漠的家庭里,在每一次感受到这些情绪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必须把它们压制下去,但实际上这些情绪会继续在他矛盾的内心里沸腾。出身于“冷漠”家庭的孩子常常是抑郁的、退缩的和沮丧的,而且这种情绪很可能不为人知晓也无法治愈。这些“冷漠”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不快乐的“情感孤僻”的成年人,他们要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苦苦挣扎,因为他们缺乏以健康的方式感受和体验自己情绪的能力。因此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性格塑造尤为重要,给孩子多一些爱和关怀,比提出那些目标和期望要来得明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