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园区发展的前景与探讨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园区发展的前景与探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期,将按照国家战略目标,以国家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引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中远期,将以功能开发为主,进一步扩大中亚、西亚其他国家的开放合作。届时,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输入输出咽喉要素的作用更加明显。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园区发展的前景与探讨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推进将促进“一带一路”环路的形成。近期,将按照国家战略目标,以国家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引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中远期,将以功能开发为主,进一步扩大中亚、西亚其他国家的开放合作。届时,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输入输出咽喉要素的作用更加明显。在这一过程中,国内4个重点城市,5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将围绕走廊建设,相互之间形成产业分工明确的格局,同时,在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输入、产业合作、对外贸易等方面将形成持续推进的格局。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规划面积135平方千米,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交通物流综合枢纽、现代信息科技高地、国际化生态新区,努力成为首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的重要承载区。2013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疆首家千亿园区。拥有以金风科技为核心的风电产业集群,以八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集群,汇集中粮可乐、统一食品、乌苏啤酒、康师傅、伊利乳品、蒙牛乳品、阜丰生物等品牌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冶金、风电、食品饮料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近700亿元。

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360平方千米,是乌鲁木齐、昌吉地区东线工业走廊的核心节点,发挥区域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凸显乌鲁木齐核心优势的新型工业新区和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准东煤电化工产业带的高新集群和综合服务基地。致力打造“6+3+2”产业体系,即6种重点发展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机电工业、精细化工;3种补充发展产业:有色金属加工、新型建材、一般制造业;2种配套发展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

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0平方千米,是沿边开放创新实践区、区域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重要的金融中心、区域重要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出口机电产品配套组装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建材、冶金、进口资源加工、机械制造、旅游、文化、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其中,喀什市重点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金融贸易区和优势资源转化加工区;伊尔克什坦口岸重点建设进出口商品物流仓储集散中心、进出口产品加工区。[8](www.daowen.com)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千米,是推动银川全市、引领全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2017年,开发区注册各类企业6 7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2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04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亿元,同比增长28%。主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新材料、精细化工、大数据开发与应用、消费品生产及服务业。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2.79平方千米,是青海改革开放的实验地、工业经济的聚集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开发区大力发展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以高原动植物为主的中藏药、食品、生物化学制品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环保、高新科技、新材料、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流通、金融、房地产、中介、进出口贸易等配套服务产业。[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