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度探析漂绿广告监管:理论意义与研究现状

深度探析漂绿广告监管:理论意义与研究现状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漂绿广告”监管单独拿出来研究,在国内,目前几乎是空白。事实上,一般意义上的广告监管有效性研究很少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讨论“漂绿广告”监管有效性就更加突显超前性和探索性。

深度探析漂绿广告监管:理论意义与研究现状

本书的理论意义体现在广告理论范式转向、广告监管视域拓宽、绿色广告研究深化等三方面。

1.广告理论范式的转向意义

广告从工业主义话语转向环保主义话语,是广告传播理念与实践的重大变革。研究绿色诉求广告,阐发广告理论的生态意蕴,拓宽了广告研究的理论空间,彰显了广告理论的当代性和现实关怀。工业主义话语主导的广告研究的立足点是利销,强调用广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在环保主义话语全方位浸润社会生产、生活空间的当下,广告研究的“利销范式”必然要让位于“环保范式”,至少要与“环保范式”兼容。本书在生态文明大背景下对广告传播展开的系统深入研究,是广告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告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的需要。

2.广告监管视域的拓宽意义(www.daowen.com)

现有研究监管有效性的文献不多,研究广告监管有效性评价及标准的文献则更少。把“漂绿广告”监管单独拿出来研究,在国内,目前几乎是空白。事实上,一般意义上的广告监管有效性研究很少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讨论“漂绿广告”监管有效性就更加突显超前性和探索性。作为新的广告传播形态,如果按照已有的研究思路,“漂绿广告”监管问题很可能被忽略掉,或者监管理念陈旧、监管方式老套,徒有监管的形式意味,监管效果无从谈起。本书是对广告监管理论研究的深化,也为环境传播、生态传播、企业环保责任等领域注入新的理论资源。

3.绿色广告研究的深化意义

稍稍查阅相关学术文献就知道,长期以来,绿色广告研究几乎囿于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界限之内,其他学科的学者忽略这一领域。绿色广告与“漂绿广告”监管绝非营销学家可以包揽的,它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等很多领域。既然“漂绿广告”盛行是不争的事实,它与建立在客观真实前提下的绿色广告有本质区别,不能仅仅把它限定在绿色广告的研究地界,要放在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视线下。“漂绿广告”监管的水平不仅反映国家对经济、社会的监管能力,还反映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学术研究的整体进程及水平的高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