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提升河虾的经济效益?

如何提升河虾的经济效益?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教授中级微观经济学时,学生对需求的理解似乎要比供应容易得多。我们需要接受经济学家的培训才能理解供应因素。我向8位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这一有关虾类的问题,他们均认为答案与虾类生产效率提高有关,即以供应为基础的解释。57%的非经济学专业人士只提出了需求论说法,而有24%只提出了供应论说法。(经济学专业人士提出供应论与需求论兼有的比例较高。

如何提升河虾的经济效益?

列维特

最近,我在博客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吃这么多虾?”(1980—2005年,美国人均食虾量增长了近2倍。)我没想到会收到1000多条回复!

我提出此问题,是因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营销学教授沙恩·弗雷德里克联系我,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假说。他写道,他问不同的人我们为什么吃这么多虾,所得到的回复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规律:

心理学家(实际上想必应该是所有非经济学家)所给出的解释强调需求曲线这一位置上的变化——喜好或信息变化,等等,如:

1.人们更注重健康了,而虾类比红肉更健康;

2.红龙虾餐厅更换了广告公司,现在的广告起效果了;

如此等等。

与之相反,经济学家给出的解释往往会强调“供应”,如:

1.人们设计了更优良的捕虾网;

2.海湾地区的天气条件利于虾卵孵化;

如此等等。

我发现沙恩的假说很有说服力。我教授中级微观经济学时,学生对需求的理解似乎要比供应容易得多。我们多数人所体验过的消费者经历都要远多于生产商经历,所以我们往往会从需求视角,而非供应视角,来看待事物。我们需要接受经济学家的培训才能理解供应因素。(www.daowen.com)

我的同事进一步佐证了沙恩的假说。我向8位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这一有关虾类的问题,他们均认为答案与虾类生产效率提高有关,即以供应为基础的解释。

因此,我将这一问题提给博客读者,看看他们的回复是何情况。在帕姆·弗里德(一名打算主修经济学专业的哈佛本科生,先给出了“需求”论解释,但看到我尖刻的目光,马上又改成了“供应”论)的协助下,我们整理了我们所收到的前500条博客评论。

实际上,沙恩,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的假说在这组数据中并未得到太多支持。

有393条可用的评论(有107人不符合指示)。

对该假说有一则利好消息。一如沙恩的猜测,多数非经济学家(非经济学专业的任何人)认为我们的食虾量增多是由于需求为主的原因(如电影阿甘正传[5]、食虾的素食主义者增多等)。57%的非经济学专业人士只提出了需求论说法,而有24%只提出了供应论说法。其余则是供应论和需求论兼有。

然而,这一理论站不住脚的地方在于,在回答者中占20%的经济学专业人士与其他人似乎并无太大区别。约有47%的经济学专业人士只给出了需求论说法,有27%只给出了供应论说法。(经济学专业人士提出供应论与需求论兼有的比例较高。)

为沙恩说句公道话,经济学教授与有经济学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截然不同。实际上,经济学专业人士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或许表明,我们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未能有效地向学生灌输良好的经济学洞察力——或者至少是我的同事所具有的经济学洞察力。

谁的思维方式与学院派经济学家最不相似?这一称号花落(意料之中的)英语专业人士和(意料之外的)工程学专业人士手中。二者共同给出了49条唯需求论解释。

有意思的是,女性给出供应论答案的比例仅有男性的一半。至于这一结果有何原因和含义,就请各位自行思考吧。那么究竟为何食虾量会大幅上涨?

我并不知道确切原因,但一个关键因素是价格的大幅下跌。据一篇学术文章统计,自1980—2002年,虾类的实际价格下降了约50%。产量上涨,而价格下降,这一定意味着生产商研究出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产虾技术。《石板》杂志的一篇文章认为,虾类养殖业经历了一次变革。需求因素或许也有影响,但似乎并非问题的核心。

因此,对于少数几位一直读到本文末尾的勤奋人士,此处再次提出一个问题:与食虾量相反,金枪鱼罐头的食用量一直在逐步下降,这是由于供应端还是需求端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