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罐头食品行业: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的发展路径

罐头食品行业: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的发展路径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罐头行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努力提高食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原辅材料、生产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推动中国罐头行业持续较快发展。

罐头食品行业: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的发展路径

罐头食品制造业是我国传统食品产业,一直以来在供应内需、出口换汇、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罐头行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努力提高食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原辅材料、生产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推动中国罐头行业持续较快发展。

一、行业概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735家罐头企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罐头行业累计完成产量919.13万t,同比下降9.01%;营业收入1282.08亿元,同比下降3.03%;利润总额78.71亿元,同比增长10.60%。

(二)行业发展分析

1.价格

罐头产品的价格主要受原辅材料价格、汇率人工成本影响。在原辅材料价格方面,2019年,部分果蔬由于天气原因减产或因种植面积增加而大面积丰收,导致果蔬类罐头原料价格较以往波动较大,而受非洲猪瘟影响,导致肉禽类罐头主要原料猪肉价格上涨较为明显;在汇率方面,2019年人民币汇率先升后降,下半年汇率下降较有利于出口。

根据海关数据计算,2019年我国罐头出口累计平均价格为1760.68美元/t,同比下降2.67%(图1)。

图1 2000—2019年我国罐头出口累计平均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市场

我国罐头分内销、外销两个市场。在外销市场,我国作为国际上最大的罐头生产和贸易国,产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国际市场地位较为稳定。2019年我国罐头总出口量略有下降,同比上年下降1.16%,出口总量占国内罐头总产量的32%。2019年由于国际贸易不稳定因素过多,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加剧,影响罐头国际市场正常贸易,对出口罐头企业造成一定恐慌,企业愈发对国内市场重视。较为有利的一面在于随着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出口企业在产品出口、运输、金融等方面受益,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利润得以提升。在内销方面,罐头产品在零售、集团销售餐饮及焙烤行业销量均逐年有所增加,但由于销售渠道、产品品牌力、影响力等方面并未完全培育成熟,市场依然有待进一步发掘,一些罐头品种由于主要依附于西式餐饮消费,如芦笋、金枪鱼、番茄酱等罐头产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也尚待发掘。

3.投资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罐头食品制造企业资产总计839.3亿元,同比下降0.92%;负债合计427.18亿元,同比下降1.48%,资产负债率50.96%;行业流动资产总计484.28亿元,同比增加3.06%。

4.区域分布

我国罐头行业产量区域集中度较高,2019年福建省罐头产量297.96万t,占全国罐头总产量的32.42%,成为全国罐头产量最高的地区,之后依次为湖南、湖北、山东和新疆等。其中,前三省份罐头的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49.82%。

由于罐头产品的主要原料在未经加工时不便于贮存、运输,因此我国罐头企业的分布主要与当地原料及市场优势有关。例如,我国水产品类罐头的产区以广东、福建、浙江、辽宁等沿海地区为主产区;柑橘罐头以浙江、湖南、湖北等地为主产区;肉类罐头以上海、福建、四川为主产区;黄桃、白桃罐头以河北、山东、安徽和大连为主产区;蘑菇、芦笋罐头以福建、山东、河南为主产区;番茄类罐头以新疆、内蒙古、甘肃为主产区;竹笋罐头以浙江、福建、江西为主产区;粥类罐头主产区是浙江、福建和河北等地(图2)。

图2 2019年我国罐头行业产量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行业集中度

2019年罐头行业延续了前两年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较上年又有所提高。我国罐头行业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行业集中度普遍不高,主要由于加工原料供应、产品季产年销和人工劳动力的制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以柑橘、黄桃罐头为例,行业加工柑橘、黄桃罐头前十家企业加工总量不足行业的40%;番茄酱加工主要集中在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由于原料较为充足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行业集中度相对其他产品略高,行业前五家企业加工总量约占行业的70%;粥类罐头由于原料充足,可以实现全年生产,且机械化程度较其他品种高,是业内集中度最高的类别。近年来行业集中度在逐年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对落后产能进行了淘汰,同时部分子行业尚处在洗牌期,兼并和重组的现象较多。

6.进出口

(1)出口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罐头出口总量为296.41万t,同比下降1.16%;出口总金额为52.19亿美元,同比下降3.80%。

2019年,由于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加剧,导致我国罐头出口部分国家总量有所下滑,但一方面我国罐头产品在国际市场由于长期占据主要地位,短期较难撼动,另一方面企业在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挖掘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潜力,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下,为出口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出口环境(图3)。

图3 2019年我国罐头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所占比例

(2)进口2019年我国进口罐头产品总量为15.38万t,同比增长14.70%;进口额为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不断向好,吸引国外罐头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日益增加,满足了一部分市场需求。另外一些针对外国人饮食习惯的罐头食品也逐渐出现在国内市场,主要针对有该类饮食需求的消费者,同时满足了一部分市场好奇需求,其特点为总体量不大,但价格稍高于国产同类罐头产品。

2019年国内进口罐头主要为果蔬和宠物类罐头,其中进口量较大的水果罐头品种为菠萝、黄桃和什锦罐头。进口黄桃罐头主要来自南非和希腊,由于其品质优良,色泽鲜艳,受到国内高端烘焙业和连锁快餐业的青睐。菠萝罐头延续了2018年国内市场紧缺的形势,进口量持续上升。进口罐头产品的价格在前几年攀升的情况下,于近年来价格回归,2019年我国进口罐头产品累计平均价格为2029.07美元/t,同比下降10.86%,进口罐头价格趋于平价现象较为明显。

7.重点行业

罐头产品按原料分为肉禽类罐头、水产类罐头、果蔬类罐头和其他类罐头,其他类罐头主要包括粥类、汤类、调味类以及婴幼儿辅食类等罐头产品(表1)。

表1 2019年我国罐头各品类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各品类罐头主要产品情况如下所述。

(1)粥类罐头 粥类罐头是我国罐头品种中总量最大的单品,且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国民饮食习惯,产品基本全部内销。粥类罐头生产的连续化和机械化程度高,能一年四季生产,所以产量较大,规模效益明显。粥类罐头同时也是罐头行业中产品创新较为活跃的品种,市场产品多样化较为突出。2019年粥类市场延续了以往较好的市场发展趋势,在市场零售较好的基础下,在餐饮集团消费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且增长较快。

(2)番茄酱罐头美国、意大利和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番茄酱罐头生产国。根据世界番茄加工委员会(WP TC)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共加工约3726.6万t番茄原料,比2018年增加8.6%,其中中国加工520万t。我国番茄酱罐头加工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地区,2019年总产量约为75万t,其中新疆58.8万t,内蒙古15万t和甘肃1.2万t,较上一年增长较为明显。主要由于2018年因环保整改降低了产量,且2019年总体天气条件较好,原料获得丰收,很多企业都实现了增产。

在市场方面,我国番茄酱罐头依然以国际市场为主。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出口番茄类罐头产品共计95.96万t,同比增长3.59%;出口额7.24亿美元,同比增长5.89%。其中大桶番茄酱(>5kg)出口量为60.12万t,同比增长10.72%,累计平均单价740.53美元/t,同比增长6.81%;小包装番茄酱(≦5kg)出口量32.47万t,同比下降5.07%,累计平均单价772.74美元/t,同比下降3.13%。在内销方面,近年来经过行业企业对国内市场进行深耕挖掘,国内市场销售国产番茄酱罐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9年国内销售产品以番茄沙司、番茄酱和少量番茄罐头为主,主要供应餐饮、焙烤等方面,以及作为其他食品工业用原料,预计今后还将继续有所增长。

(3)桃罐头 我国桃罐头加工用原料及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安徽砀山、山东临沂、辽宁大连和河北保定等地。近年来,全国桃产业和市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黄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国内市场持续增长,企业也加大了对品牌培养的投入,逐渐形成一批全国或区域市场的品牌企业。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旺盛,原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范围原料丰收,2019年桃原料价格较以往偏低。据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桃罐头年产量近80万t,稳居世界第一。

在市场方面,我国桃罐头近四分之一用于出口。从国际市场看,我国桃罐头加工竞争对手主要是南非、希腊和阿根廷这三个国家。全球主要生产国的总加工量大体保持在每年160万t左右的规模。2019年,我国桃罐头出口13.41万t,比2018年下降8.95%;出口额1.46亿美元,同比下降12.75%;累计平均价格为1086.72美元/t,同比下降4.17%。出口量、出口额均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个别国家关税增加,进口国转向其他桃罐头生产国寻求低价产品。然而我国桃罐头在国际市场上体量庞大,出口量虽较以往有明显下滑,但其他国家桃罐头产业尚没有能力完全替代我国桃罐头的国际市场地位。我国桃罐头主要出口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墨西哥和加拿大,其中对日本出口白桃罐头占较大比例。

(4)柑橘罐头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柑橘罐头生产国和出口国,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柑橘罐头近年来国内市场发展较好,销售规模稳中有升。企业近年来重视柑橘罐头的连续化、机械化生产,有助于控制产品生产成本,保证了企业效益。在产品方面,柑橘罐头产品在包装、口感方面不断改善,在稳定既有消费群体的条件下,努力开发新品及扩展新的消费群体,从而促进了内销市场不断扩大。另外在柑橘去皮设备、原料综合利用方面近年有所突破,助力行业向上发展。2019年由于天气原因,部分柑橘主产区减产,导致原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为明显。

2019年我国柑橘罐头出口量为26.58万t,同比下降18.43%;出口额为3.08亿美元,同比下降22.17%;累计平均价格1157.28美元/t,同比下降4.17%。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遭受国际贸易摩擦,进口商于政策调整前积极囤货,2018年出口量价齐增,2019年出现回复性下调,另外也由于国际市场贸易摩擦阴影导致企业对前景不明朗,企业减少生产。

(5)食用菌罐头 2019年我国食用菌罐头总产量约为50万t,主要集中在福建、四川和山东等省份。目前产品约一半用于出口,2019年我国食用菌罐头总出口量为25.45万t,同比增长5.27%;出口额8.91亿美元,同比增长54.73%;累计平均价格为3502.03美元/t,同比增长46.97%。目前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方面依然没有摆脱受到美国蘑菇罐头多年的反倾销和多菌灵事件的阴影,造成中国出口美国的食用菌罐头受阻。食用菌罐头在国内市场上销售主要为调味类食用菌罐头,另外针对西式餐饮、快餐连锁和星级酒店,销售近年来表现较为抢眼,实现稳步增长。近年来企业为确保原料质量,控制农药残留,均建立智能化食用菌原料种植基地,引导集中种植,不仅提升了原料质量,同时也起到了节能、环保和降耗的效果。

(6)猪肉罐头 我国猪肉罐头以午餐肉、清蒸猪肉等罐头为主,以供应餐饮业为主,少部分进行零售。2019年我国猪肉类罐头产业由于受到非洲猪瘟影响,原料供应不足且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产品产量、出口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在市场方面,我国猪肉类罐头出口以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为主,2019年我国共出口猪肉类罐头2.90万t,同比下降42.01%;出口额为0.92亿美元,同比下降38.73%;产品累计平均价格为3173.86美元/t,同比增长5.65%。在内销方面,猪肉罐头主要应用于餐饮行业,如猪肉午餐肉应用于火锅类餐饮。近年来,随着我国火锅餐饮业的迅速兴起,带动猪肉糜类罐头产品销量不断提升。前几年由于猪肉午餐肉产品市场较好,企业积极性较高,但2019年非洲猪瘟影响扩大,导致原料价格上涨过快,对市场也造成一定影响。

(7)金枪鱼罐头 2019年全球金枪鱼市场延续以往需求大于供应局面。2019年我国金枪鱼罐头(含金枪鱼鱼柳)共出口12.34万t,同比增长16.68%;出口额5.03亿美元,同比增长3.69%;产品累计平均价格为4072.22美元/t,同比下降11.13%。由于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金枪鱼罐头的营养成分逐渐重视,产品在国内消费中增长较快,我国进口金枪鱼罐头也处于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进口金枪鱼罐头3103t,同比增长8.18%;进口额1520万美元,同比下降1.45%。

(8)鲭鱼罐头 2019年我国鲭鱼罐头出口量为8.63万t,同比增长24.35%;出口额为2.44亿美金,同比增长16.41%;产品累计平均价格为2830.82美元/t,同比下降6.38%。鲭鱼罐头近几年国际市场发展较快,但2018年由于南美部分地区鲭鱼罐头产能逐步上升和我国鲭鱼罐头出口遭受贸易壁垒情况严重,对我国鲭鱼罐头行业向上发展造成影响,2019年出现报复性出口增长。当前企业在逐步试水内销市场,在供应食品类鲭鱼罐头的同时,也开发生产了鲭鱼的宠物食品罐头。(www.daowen.com)

8.“三品”战略实施情况

2019年罐头企业在“三品”专项行动中积极落实,总体情况进展良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增品种 在增品种方面,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面向餐饮、零售等方面需求入手,弥补市场空缺的同时提升企业效益。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三文鱼骨罐头、味噌及味付口味鲭鱼罐头成功出口日本;企业通过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优化了产品结构,拓展了市场空间,带动了技术改造和生产工艺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在午餐肉罐头系列中,开发“猪大萌”经典午餐肉罐头,于2019年年底成功上市。“猪大萌”作为梅林午餐肉家族中全新的一员,在产品外包装上采用与以往经典午餐肉罐头不同的粉色色系,更加趋向于年轻化和时尚化,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眼球;在生产工艺上,猪肉原料来自企业自建牧场,冷鲜猪肉投肉量高达90%以上,优化了产品色泽和口感;同时在包装方面采用铝质易拉盖,与传统铁质易开盖相比更易开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于2019年在新产品研发上依据平衡膳食、均衡营养的健康理念,开发了以藜麦为主要原料的藜麦牛奶粥罐头,通过罐藏原料品种筛选和牛乳配伍研究,在提高藜麦口感风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的营养价值,给消费者以全新的口感和营养,完成粥类罐头食品的升级换代。今后娃哈哈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消费者洞察及需求研究,通过细分市场,开发针对银发族、年轻女性、上班族及儿童等人群的产品。如正在研发的低血糖生成指数(GI)罐藏食品,将对糖尿病、血糖异常、体重管理等人群的膳食具有重要意义。

(2)提品质 近年来罐头行业企业积极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手段,升级产品检测手段和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提升产品品质。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顺利通过了ISO2000、HACCP、BRC、IFS、清真哈拉年度换证审核以及国内海关的年度监督审核,根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斯里兰卡相关标准,更新水产罐头质量体系管控要求并予以贯彻实施,通过斯里兰卡的官方审核认证,积极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全年完成企业标准修订及备案11项,参与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质量管理覆盖新品开发环节、供方原材料进厂验收环节(IQC)、生产过程检验环节(IOC)、产品出厂检验环节(OQC)、产品通路运输环节及终端货架环节这六大环节,真正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同时在业内率先配备了原料除杂设备和高速影像检测系统,采用智能化原料处理和成品检验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传统罐头食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3)创品牌 大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是目前行业内多家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打造品牌价值过程中,以新媒体、新方式来传播品牌信息。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高质量展会,以优质产品获得良好反响,同时将产品与当地特色产品挂钩,打造当地特色产品品牌;在传播方面,积极与新兴网络媒体平台对接,大力探索品牌在新兴市场的发展。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启动了品牌系统升级的工作,力求企业形象更规范,更适应时代变化,将传统与创新齐存并进,让老字号焕发新生命;紧跟互联网3.0时代的发展潮流,大力开展异业合作活动,在加深消费者对于梅林品牌原有的认识上,扩大品牌在其他领域的认知度,打造全新品牌生命力;对庞大的年轻消费客群,敏锐洞察市场方向,在舆论宣传和品牌推广上做出针对性改变;与此同时,也不忘持续开展线下展览活动,与存量消费群体进行深度互动。2019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品牌推广方面,针对热播的电视剧进行多种广告形式协同投放,总体曝光目前达1.8亿次,以新的传播方式将企业品牌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9.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的引导及大力支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已成为各个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罐头行业也逐步进行转型升级,加大对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方面的重视,积极响应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制造方面,近年来行业在生产中推广以水排气替代蒸汽排气和循环用水,如杀菌冷却时以冷却水内循环代替冷却水外循环,冷却水一直在系统内部循环,不与外界接触,不存在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且冷却水用量少。另外在杀菌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蒸汽的无效排放,提高杀菌效率,节约能源。以上种种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在生产中起到节能节水、减少污水排放的作用。

在智能制造方面,行业立足自身特点,近年来不断推动智能化制造,不仅在生产中注意智能改造,如自动称重、罐装机器、原料处理等设备的研发及投入使用等,在原料基地同样引进智能设备。如在蘑菇原料种植基地引进自动化智能设备,对基地内生产环境进行智能调节,实现科技管理。但在加工智能装备和互联网方面行业总体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预测今后类似于柑橘分瓣等加工工序实现机械化后,行业智能化将得以实现。同时,智能化检测装备在今后将在行业内普及,将大幅度减少人工成本和提升产品品质。

10.包装与装备

(1)包装 罐头产品由于其独特的杀菌工艺,对产品包装要求较高,包装材料的升级也体现了罐头行业的进步。当前罐头产品包装主要分为硬(马口铁、玻璃、铝等)和软(高阻隔塑料铝箔、利乐纸等)两种包装形式。

我国以金属、玻璃材料制罐的技术已日渐成熟,制罐装备生产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包装材料方面,环保和节约成本的材料减薄一直是金属罐头包装的重要发展趋势,作为金属包装的高档产品覆膜铁,具有相对传统马口铁安全性较高、耐腐蚀等特点,目前也在行业内积极推广当中;利乐包装的罐头产品也逐渐从无到有,利乐包装以其安全、便于运输和外观新颖的特点,开始逐渐在罐头行业中出现。近年来随着食品接触类材料标准的要求逐渐严格,包装材料的内涂层也更加趋于安全的更高要求。在软包装方面,高阻隔塑料包装主要应用于水果类罐头,水果类罐头由于其外观诱人,部分产品在销售中采用透明、高阻隔包装材料,制成果杯或直立袋,携带方便且便于开启。各类高阻隔复合塑料杯(袋)装水果罐头产量和销量逐年提升,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装备 罐头装备主要包括空罐、实罐和包装三大部分,始终伴随罐头产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罐头生产原料品种多、规格不一、加工期短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罐头生产装备发展的障碍。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企业对机械化、智能化设备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罐头行业装备发展态势十分明显,高新技术得到逐步的推广与应用,随着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高新机械设备逐步替代以往人工操作在罐头加工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原料分拣、芦笋去皮机、黄桃去核机等机械目前正在行业中被广泛推广使用;近年研发成功的柑橘去皮机,去皮率达到90%以上,每台机器可代替6个工人,也在逐渐被企业采用。在自动罐装和称重方面,行业相关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部分较为成熟的产品在黄桃、柑橘和鲭鱼罐头等生产中均已逐步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为提升产品品质,目前异物检测等设备也不断受到企业重视而被引进使用。特别是随着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消化,以及罐头加工产品的出口对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广泛引进和应用研究,原料装备落后制约生产自动化进程较以往有所缓解,但与国际上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1.发展新亮点与新增长点

(1)传统菜肴罐头化,自热罐头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罐头食品在供应餐饮消费方面提升较为明显,有利于降低餐饮生产成本,简化厨房工序。以午餐肉为代表的肉类罐头,在火锅等餐饮消费总体提升的带动下,行业产销量逐年提升;粥类产品由以往餐饮熬制变为由企业集中制成罐头,销往各个餐饮店,为餐厅节省时间及能源,且在安全等方面更加有保障;蘑菇、芦笋、番茄酱、金枪鱼等罐头产品,由于国内西餐化的普及,带动该类产品销量有所增加。另外,近年来由于罐头工艺的日渐成熟,与传统食品相结合,部分企业借助罐头工艺使部分传统中国菜肴工业化,如狮子头、红烧排骨、梅菜扣肉、面条、米饭罐头等产品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带动罐头产品多样化。此外,在供应餐饮业的同时,行业积极开发自热罐头食品,满足零售端的消费需求。自热罐头食品具有食用、携带、操作方便,口味、营养均较好的特点,且以其新奇的食用方式引起诸多消费者的好奇心,产品在军需、救灾、差旅、日常等多方面均有消费需求,带动罐头产业消费升级。目前来看,自热罐头食品在口味、加热方式、包装等方面均有提升空间,市场潜力较好。

(2)高端罐头产品需求日益增加 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升级,对食品的品质、本身价值要求提升,带动一些高端罐头如燕窝、海参、生蚝、佛跳墙等罐头的消费需求,销量持续增加。主要在于罐头工艺较易于对食物进行储存,高端食材制成的罐头产品在销售、运输和食用方面都较为方便,弥补了市场对一些高端食品的货架零售消费需求,同时罐头产品也有助于降低食物的成本,具有一定价格优势。高端罐头食品由于利润较好,在市场宣传和渠道方面投入较多,同时借助新兴媒体的宣传,不仅应用于餐饮渠道,在零售市场也有较快发展。

二、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与市场

1.原料种植缺少科学引导,全国种植面积波动性较大,导致每年原料供应量不稳定

近年来随着果蔬农作物市场向好,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攀升,部分农作物产量逐年升高,但由于各地部分农户在种植中信息不足,为求形成规模效益而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导致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不能及时消化,又由于部分农产品不利于储存,导致市场价格一路走低,农户受损严重,长此以往,农户种植积极性降低时减少种植面积,又会导致产品供小于求,从而价格飞涨,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形成恶性循环。如2019年黄桃由于大面积丰收,导致价格大幅下降,果农受损严重,而2019年橘子由于原料减产,价格上升过快,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2.国内健康舆论向好,但彻底消除消费者对罐头误解依然任重道远

国内由于部分媒体对罐头产品缺乏了解和调查,听信一些谣言,误以为罐头产品在安全性、营养方面欠妥,便以讹传讹对其进行报道宣传,导致消费者对罐头误解很深,误以为罐头产品不够新鲜、营养价值不高或对人体有害。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和行业企业加大宣传科普力度,努力消除市场上对罐头产品的误解,对罐头产品的贮藏原理进一步进行科学解读,媒体舆论风向有所改善,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看来仍需不断努力。

3.国际市场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高额关税制约,国内存在出口骗税现象,扰乱市场正常贸易

近年来,我国罐头产品年出口量基本徘徊在300万t左右,近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很多出口罐头品种如番茄酱、鲭鱼、芦笋、柑橘罐头等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要位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总体质量好、价格低、占比大等特点。但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被主要市场国征收高额关税等现象。如我国鲭鱼罐头在出口南美、果蔬类罐头在出口美国时均有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我国柑橘罐头出口欧盟地区自2008年起便遭遇反倾销仲裁,被征收高额关税;美国自1998年起便对我国出口蘑菇罐头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诸如此类,等等。种种限制导致我国罐头产品虽然目前在国际市场占比较为庞大,但由于关税等原因导致利润极低,原有的价格优势无法体现。另外,如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产品退柜,企业有可能遭受巨大损失,长此以往原先拥有的市场极有可能被他国所占据。此外,近年来,国内部分罐头出口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谎报产品价格,以虚假高额贸易金额骗取出口退税,而实际交易价格远低于市场均价,从中牟取不法所得。此现象不仅造成国家资金损失,也严重扰乱了我国罐头产品外贸市场秩序。同时,由于实际产品交易价格较低,产品质量差,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产罐头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扰乱了市场秩序。

(二)科技创新

1.企业新品研发力度加大,但总体创新力依然不足

2019年罐头行业在市场消费升级拉动下,部分企业在新品研发、升级产品内容物、包装等方面均不同程度较以往加大了创新力度,并针对市场不同需求,开发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满足各种消费需求,产品一经投放市场便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以往罐头产品缺少新包装、新口味的市场形象有所改善。但目前行业总体创新力依然不足,市场上的产品大多在包装、口味等方面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差异化、新奇化,导致罐头在国内市场对新生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度不够,虽然产品物美价廉,但难以开拓新兴消费群体。不过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饱和,企业不断重视国内市场,也对产品创新变得逐渐重视起来,并进行大胆尝试,如近年来市场上的功能糖类水果罐头、果冻类罐头、功能性罐头及方便主食罐头等新口味产品,在包装上也推出很多包装精美的礼品包装。目前行业创新力正在逐步改善,也已取得部分成果,因此,加大创新、进行品牌培养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原料综合利用率总体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

果蔬罐头在加工中普遍对原料废弃物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够,而丢弃的加工废料如不快速处理,会导致环境污染,进而提升企业环保成本。在废弃物处理中如企业能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原料浪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节能环保。目前,行业对原料综合利用方面均有所重视,如柑橘罐头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柑橘皮,用来作为原料生产果胶、香精油、陈皮等产品,芦笋罐头的废料芦笋皮等用来做芦笋汁饮料、芦笋酵素,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和市场效益。但行业目前总体废弃物利用率不高,科技支撑力度不够是当前废弃物利用率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发展趋势

2019年罐头行业总体发展向好,努力化解各种压力,积极稳住现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全球性暴发,预计将对我国罐头行业各个方面均产生严重影响。受疫情冲击,以往以供应餐饮销售为主的罐头企业将在疫情期间举步维艰;有关零售,除以礼品销售为主的内销罐头销售困难外,由于疫情期间以居家饮食为主,家庭囤积食品尤其国外囤积罐头食品现象较为普遍,罐头作为较易储存且安全美味的食品,在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同时,销量将得以补充。罐头食品在疫情期间作为食物储备,销量增长的同时也得以宣传和科普,吸引到部分新的消费群体,但疫情导致的囤货式消费增长极有可能在今后带来报复性回落。受疫情冲击,中小企业生存困难,预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行业企业集中度将加快提升速度,同时在机械化、智能化方面将更为重视。加快机械化、智能化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发展规模化效益和节能环保方面完成技术改造,将成为发展趋势。

四、政策建议

(一)科学引导农户对原料品种的种植

对农户种植品种增加科技引导力度,鼓励罐头企业与当地扶贫工作对接,建立合作机制,保障农户收益,指导农户共同建立原料基地,科学种植。

(二)加大对罐头企业的科技支持力度,助力企业更好地解决开发产品、原料废弃物综合利用问题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综合手段,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组成产学研一体的研究体系,对大宗果蔬加工产品的废弃物再利用进行科研攻关,并将成果在行业内进行推广普及。

(三)以罐头便于贮存、运输等特性,推广宣传罐头食品作为国民家用常备防灾物资

在向公众普及抗震减灾等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国民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家中贮备一些罐头食品作为应急食品,以备不时之需,将灾难可能带来的损失进一步降低。

(四)支持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严厉打击虚高价格出口贸易骗取退税行为

在出口企业面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联合相关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技术、信息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避免企业单打独斗。

(五)优化罐头行业金融服务,加大企业融资支持等金融政策

在罐头企业购买农副产品原料方面给予企业融资、贴息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