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部控制优化:工资核算环节审评案例

内部控制优化:工资核算环节审评案例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工作中,工资核算环节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四种错弊形态:虚构员工名单,冒领工资;未经授权,擅自增加工资率;发放工资手续不健全,如职工领工资后未签章,冒领工资;工资计算数额差错等。审计人员应运用实地观察法、审阅法、分析法及询问的方法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合理、健全及有效。会计主管调节工资银行账,并编制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内部控制优化:工资核算环节审评案例

实际工作中,工资核算环节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四种错弊形态:虚构员工名单,冒领工资;未经授权,擅自增加工资率;发放工资手续不健全,如职工领工资后未签章,冒领工资;工资计算数额差错等。审计人员应运用实地观察法、审阅法、分析法及询问的方法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合理、健全及有效。

表3—3—1

〔案例一〕

(一)资料

某外资制造公司雇用50名左右的生产工人,采用工资处理程序如下。

应征者经工厂领班面试,按面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录用报到时,新雇工人应填写员工登记表,送交领班。领班在表右上角,加注该工人的小时工资额,并送交工资科职员作为任用该工人的通知。以后工资若有调整,领班即以口头通知工资科办理。

工厂入口处放有空白出勤卡,每位工人于星期一早上上班时抽取一卡,填写自己姓名,以后每天用铅笔注明上下班时间。周末下班,工人将出勤卡放入工厂大门口信箱内。

星期一早晨,工资科职员汇集上述已填写完毕的出勤卡后,按姓氏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次序排列。两人分别负责核计首位拼音字母为a至n及o至z的工人的工资(包括每位工人的工资总额、扣减额和实际付款额),将工资明细记入员工所得记录,据以开出工资支票。工人未将出勤卡投入信箱者,工资表中即予以自动除名。

工资支票经会计主管亲自签章后交给领班分发给厂内工人。若遇到工人缺席,由领班安排支票传递事宜。会计主管调节工资银行账,并编制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二)思考题

试建议改善公司的工资处理程序的内部控制结构。

〔案例二〕

(一)资料

从事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们经过多年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在接受审计的单位中工资核算环节往往容易存在以下的一些潜在的错误。

1.未经背景调查雇用敏感岗位的员工。

2.虚构员工列入工资计算表。(www.daowen.com)

3.工资率的增加未经授权。

4.对已离职员工继续支付工资。

5.员工可能领取了超过工资时数的工资。

6.员工工资计算错误。

7.员工编号无效,工作时数不合理。

8.人工成本分类汇总表的分类和计算出错。

9.入账产生错误。

10.所得税申报单未及时填写。

(二)思考题

请你依据以上的潜在错误,分别列出应采取怎样必要的控制措施及相关可能的控制测试。

〔案例三〕

(一)资料

华天会计师事务所杨敏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对国内某独资企业进行审查时了解到:该企业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及八个行政科室。平时,车间及科室负责人填制考勤簿,月末将考勤簿送交财会部门;财会部门根据代扣款通知单计算实发工资,然后开出支票从银行领回现金;发工资时将现金发放给车间及科室负责人,职工在另设的“工资簿”上签名领取;会计人员填制应付工资明细账、现金日记账总账

(二)思考题

请你评价上述工资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