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或创新的最大困难,主要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一种观点认为,导致中国医改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以及政府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该观点认为,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不宜引入市场机制,新医改应向公益性回归,实施“补供方”的公立医疗机构供给模式,并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或创新的最大困难,主要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2005年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国医改的困境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分别主张“补供方”和“补需方”。

一种观点认为,导致中国医改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以及政府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该观点认为,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不宜引入市场机制,新医改应向公益性回归,实施“补供方”的公立医疗机构供给模式,并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的关键并非全面市场化,而在于真正的市场化程度不足,表现为公立医疗机构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但组织上仍隶属于行政部门,没有实现法人化和民营化;同时,医疗服务定价受到严厉的行政管制,市场机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公立机构占据供给面的统治性地位,民营机构发展空间小等。正是在医院市场化程度不足、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包括医疗保障补贴不足和公立机构运营补贴不足两方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医疗费用快速上涨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存的局面。对于新医改的方向,这种观点主张采取“补需方”战略,在医疗保障方面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大力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在医疗服务供给方面,采取“有管理的竞争”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公立机构的法人化和民营化,全面推行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以上两种观点在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冲突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公立化或市场化改革路径之争。2009年4月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中央政府有意平衡两种不同意见,既指出要“完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客观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和生产服务成本变化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又提出医疗服务“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对于这个新医改方案的可能效果,不少市场派观察者持质疑态度,批评这种公立化趋势实质上在“向计划经济回归”。(www.daowen.com)

公共服务的政府主导不能简单等同于政府包办,回归公共服务的公益性更不应等同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公立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强化,但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也必须坚持。平衡公共服务的公益与效率目标,实施基于二次分工的复合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且有效的选择。

当代,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是财政投入比例偏低,地方财力有限且对公共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总体供给水平不高;二是应急性、二元化和碎片化的社会政策发展,大大限制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与均等化程度;三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缺乏制度化和有效的推广机制,复合式供给机制有待完善和扩展;四是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缺失,导致供给与需求相对失衡,投入与产出效率较低。这些问题与不足,严重限制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可持续性,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特别是要着力突破体制性限制与障碍

要实现人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政府需要在公共服务的社会政策和体制机制构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体制机制上做出重构。进一步重构地方政府工作考核评价和干部考核评价体制,确立公共服务在地方政府职能履行中的核心地位;重构政府间财政体制和职责分工、全面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积极探索地方创新的制度化推广机制,全面推进复合式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公益与效率目标平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以有效回应公众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