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平凉肉牛的饲养现状

平凉肉牛的饲养现状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图1和图2可见,平凉市肉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近年来稳定上升。平凉地处陇东属温和半湿润气候,是发展草畜产业的适宜区域。平凉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动员,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养殖和农户分散饲养,各县区肉牛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不断攀升。作为畜牧业发展基础的饲草生产是平凉发展红牛产业关键,草料中以陇东紫花苜蓿、麦秸和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为主的粗饲料,在实际饲养中以玉米、麦麸、油渣等作为精饲料。

平凉肉牛的饲养现状

图1 平凉市2010—2017年肉牛出栏量

数据来源:平凉市农牧局。

图2 平凉市2010—2017年牛肉产量

数据来源:平凉市农牧局。

1.养殖规模及效益情况。截至2017年底,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23.5万头,存栏量在甘肃省14个市(州)中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甘南州,居全省农区第一位;出栏商品牛47.3万头,居全省第一位。由图1和图2可见,平凉市肉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近年来稳定上升。肉牛产业开发效益显著,至2017年,全市畜牧产业占农业增加值比重已达21.5%,经济效益达到25.6亿元,而其中肉牛产业的增加值为最大,达到17.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入900多元。养牛产业成为群众名副其实的致富奔小康的“首位产业”。(www.daowen.com)

2.养殖区域分布情况。平凉地处陇东属温和半湿润气候,是发展草畜产业的适宜区域。平凉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动员,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养殖和农户分散饲养,各县区肉牛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底,养殖区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受地形、海拔、气温以及养殖传统等因素影响,平凉肉牛养殖区域分布有如下特点:东部五县区(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养牛基础好,养殖规模较大,肉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高,而西部两县(庄浪县、静宁县)虽然肉牛存栏量也较高,但是肉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与东五县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表1 平凉市各县区肉牛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2017年)

数据来源:平凉市农牧局。

3.饲草产业发展情况。作为畜牧业发展基础的饲草生产是平凉发展红牛产业关键,草料中以陇东紫花苜蓿、麦秸和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为主的粗饲料,在实际饲养中以玉米、麦麸、油渣等作为精饲料。至2017年底,全市饲草料种植面积406万亩,饲草总产量220万吨,耕地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110万亩。采用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后,粮饲兼用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年青贮量达170万吨以上。饲草料加工生产体系也已初具规模和效益,现已建成12条草产品及饲料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混合饲料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饲草料生产加工能力的提升,为“红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