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回忆慈溪使用水泥的历史记忆

回忆慈溪使用水泥的历史记忆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载中国最早使用水泥是1872年,是当时上海的英国领事馆用的。但中国普遍使用水泥的历史较短,而使用三合土的历史却很久。慈溪最早使用水泥的情况难以考证,我只有从为数不多的现存古建中去找寻。锦堂师范旧址在慈溪应是较早使用了水泥的大型建筑。在桥梁方面,慈溪人那时称水泥桥为“洋桥”,也是个稀罕物。据1992版《慈溪县志》载:“1964年,县建筑预制品厂率先制作水泥建筑预制构件。”

回忆慈溪使用水泥的历史记忆

水泥我们曾称“洋灰”,也称其为“水门汀”,是英语cement的音译,又可直译成“细绵土”。水泥正规名称应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它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在现代建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材料。

据载中国最早使用水泥是1872年,是当时上海英国领事馆用的。但中国普遍使用水泥的历史较短,而使用三合土的历史却很久。

三合土自问世后一般用作地面、屋面、房基和地面垫层。三合土夯实后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有较好的防水性。据传,秦代修筑长城时,采用糯米汁三合土来砌筑砖石;考古发现,南北朝时期的河南邓县的画像砖墙是用含有淀粉的胶凝材料衬砌;河南登封少林寺,北宋宣和二年、明代弘治十二年和嘉靖四十年等不同时代的塔,在建造时都采用了掺有有机物的三合土作胶凝材料;在清代还将它用于夯筑水坝。即使今天在古建筑的修缮中,仍沿用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矾与石灰等制成的三合土,其黏结性非常好。然而三合土和水泥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胶凝材料。

慈溪最早使用水泥的情况难以考证,我只有从为数不多的现存古建中去找寻。

锦堂师范旧址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质地板、楼板,铁护栏,屋顶披小青瓦,墙体用砖错缝清水砌、白灰嵌缝。尽管它没有较多地使用水泥,但已能看到水泥的身影,这是我在那里住过两年的感受。锦堂师范旧址在慈溪应是较早使用了水泥的大型建筑。

又如龙山虞氏旧宅的前三进始建于1916年,是中式建筑。后二进是1926年动工兴建、1929年竣工,具有浓郁的西式风格,使用了大量水泥。据称,所用水泥由轮船从上海运到龙山码头,再由小火车运至山下村。当时水泥用铁桶装,每桶380市斤,是英国飞马牌、白象牌。但使用牌子和产地有待于核实。

此外逍林的徐之萱洋房、崇寿的袁功亭洋房、河头古村的方家洋房、掌起的关头洋房等几乎都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这种使用水泥的洋房,真是凤毛麟角,说明水泥远未普及。(www.daowen.com)

桥梁方面,慈溪人那时称水泥桥为“洋桥”,也是个稀罕物。白沙路朝北凉亭西侧的大古塘上有座“洋桥”,据白沙路热心的地方文史爱好者夏振荣老人考证,该桥建于1924年,是乡贤宋阿尧采办来水泥建造的。因建造位置重要和破天荒地用了洋灰,该桥成了人人传颂的佳话,号称为“天下第一桥”。但据回忆,洋灰仅用于桥墩,桥板(梁)是木头,说明那时还没有钢筋混凝土

观曹(观海卫至曹娥)公路后为329国道的一段,是1933年建造的,沿途造了洋桥,桥板也是木头的。其中的浒山西桥,据《浒山镇志》(1993)载:“1956年改建为单跨木梁三合土面桥,1968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又据1992版《慈溪县志》载:“1954年,沈师桥公路桥改为县内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慈溪普遍使用水泥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那时我在五洞闸支农,水泥农船已经用上了,集体的水泥晒场也很普及,生产队仓库和有些农户已住进水泥屋(即水泥预制构件房)。

据1992版《慈溪县志》载:“1964年,县建筑预制品厂率先制作水泥建筑预制构件。”

这些竟然晚于上海的英国领事馆使用水泥近100年。

但是那时老百姓个人要买水泥,几乎不可能。因为水泥是紧缺的计划物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