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作分解结构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工作分解结构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5-2WBS的编制方法第二步,定义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一般是完成项目所必需的中间可交付成果,但它们本身不能满足商业需求。当不十分清楚项目的范围和性质时,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与所有利害关系者一起编制WBS有利于了解项目并与各方达成一致。

工作分解结构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创建WBS是一个对项目目的和目标(包括商业的和技术的)、功能和性能设计标准、项目范围、技术性能要求,以及其他技术特性等反复思考的过程。在项目早期筹划阶段,一般会建立一个高层次的WBS。在明确了项目定义和技术规范之后,再进一步地细化、完善WBS。在编制WBS时,需要尽可能争取详细地掌握所有相关信息,并进行反复确认思考,才能帮助项目经理逐步明确什么是项目产品。

1) WBS的编制方法

可以用于编制WBS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其中包括:大纲法、组织机构图法、鱼骨图法、头脑风暴法、自上而下法以及自下而上法。可以参考或引用现成的WBS模板、公司的指导方针或标准等,以便尽快启动WBS编制工作。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目标、要求、设想及限制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表15-2分别列出了上述方法的优点和应用挑战。

(1) 自上而下法。用自上而下法编制WBS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项目的最终产品,即确定为获取项目成功需要完成交付的产品是什么。

表15-2 WBS的编制方法

第二步,定义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一般是完成项目所必需的中间可交付成果,但它们本身不能满足商业需求(例如一个设计规范说明书)。

第三步,分解主要可交付成果为更低层次的细分元素,以便于管理和综合控制。这些WBS元素通常直接与各个独立的可交付成果连接。根据100%原则,每一个层次中的元素的总和应该代表上一层次元素100%的工作。WBS的每个工作包应该只包含一个可交付成果。

第四步,审核并完善WBS,直至项目利害关系者认为能够顺利地完成项目计划,并且项目的实施和控制将能够成功地生产出所预期的可交付成果和结果。

(2) 自下而上法。用自下而上法编制WBS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项目所涵盖的所有可交付成果(或工作包)。当参与人员提出的是具体活动时,应列出该活动所关联的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活动(即应将所建议的活动转换成与其相关的可交付成果)。这个过程将融入所有参与人员的付出。每个工作包应该只包含一个可交付成果。

第二步,将相关联的工作包(或可交付成果)进行逻辑分组。

第三步,将可交付成果汇总整合到上一个层次,如母层次。根据100%原则,每一个层次中的元素的总和应该代表上一个层次100%的工作。

第四步,将一组相关联的任务汇总整合为一个母元素后,要对这个子集再次认真分析,确保已经包括了所有的工作内容。

第五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子元素都被汇总并最终整合到一个代表项目的母元素。要确保编制完成的分解结构中包含了所有的项目范围。

第六步,审核并完善WBS,直至项目利害关系者认为能够顺利地完成项目计划,并且项目的实施和控制将能够成功地生产出所预期的可交付成果和结果。

(3) WBS(组织的)标准。一个组织的WBS标准包括一系列创建WBS应遵循的原则,如格式、编码系统、命名方法,以及必要的元素等。WBS标准在项目管理成熟度较高的组织中非常普遍,这些标准有利于保证组织内所有WBS 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下面列举两个WBS标准的内容:

① 项目管理必须作为第二层次的WBS元素;(www.daowen.com)

② 必须采用图形和文本形式的WBS结构。

(4) WBS模板。WBS模板是一个将不同级别的元素填入对应细分层次的WBS示例。可以说,它是一个根据项目的具体信息定制的WBS“容器”。一个组织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和不同的项目生命期制订不同的模板。

通过重复使用WBS或WBS的组成部分,WBS标准和WBS模板有利于增强一致性。在利用原有的WBS组成部分时,要对其改制以满足项目的具体需要和要求。任何该项目不需要的工作或可交付成果都应该被删掉,以确保WBS与项目范围一致。应用标准和模板来编制WBS有利于提高质量保证,因为这些标准和模板体现了WBS的优秀实践。

应用WBS标准和WBS模板不同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创建新的WBS的两种方法,而标准和模板是重复利用原有的WBS资料。

2) WBS编制方法的选择指南

在建立一个WBS时,项目管理团队首先需要决定采用哪种编制方法。选择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多少有些因人而异,一般取决于项目团队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组织的通常做法。除此以外,下面列举一些有关如何选择更合适的方法的指导方针和原因说明。

第一,在以下情况下使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几乎没有编制工作分解结构的经验,自上而下的方法有利于逐步了解和编制WBS。

不十分了解项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当不十分清楚项目的范围和性质时,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与所有利害关系者一起编制WBS有利于了解项目并与各方达成一致。

不熟悉或不十分了解项目生命期的特性。自上而下的WBS编制方法更易于揭示项目生命期的问题和特性。

没有合适的WBS模板可用。当需要从零开始重新创建一个WBS时,从总的项目可交付成果,例如,生产一辆自行车,如此开始会更容易些,然后再反复斟酌、逐层确定子元素。

第二,在以下情况下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

非常了解项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例如,如果组织在以前的项目中曾经生产了非常相似的产品或服务,那么项目团队就有可能对新项目所需要的所有中间可交付成果非常了解。

非常了解项目生命期的特性。如果组织经常使用同样的生命期,那么项目团队就会非常了解生命期的中间可交付成果,并从这些中间可交付成果着手,自下而上编制WBS。

有合适的WBS 模板可用。如果组织有相似项目的WBS,并且可以重复利用这些WBS,自下而上的方法可以提高团队制订WBS模板的能力。

第三,WBS标准和模板。一般说来,如果有现成的WBS标准或者WBS模板,就应该尽量利用。文献中有许多现成的WBS示例,但要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模板必须非常小心。如果组织有类似项目的WBS模板,应尽量利用这些模板。然而,如果这个项目与组织的其他项目区别很大,没有合适的模板可用,就要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零开始重新创建WBS。

第四,反复法。创建WBS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并且可能必须依赖不止一种方法才能最终编制出高质量的WBS。例如,最初可以用WBS模板和自上而下法来确定WBS的总体结构。然而,为了验证是否涵盖了某一具体可交付成果的所有元素,自下而上的方法可能更合适。

无论选用什么编制方法,最终建立的WBS必须具有高质量WBS的所有核心特点。WBS必须描述100%的项目工作;必须以可交付成果,而非活动为导向;并且必须按层次编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