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咖啡用地管理主体的分析

咖啡用地管理主体的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寨村现以种植咖啡为主,从对村支书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2019年新寨村约有13 600亩咖啡,辅以种植蔬菜及水果。农民在认识到潞江坝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易种植经济作物后,便利用农地全面种植咖啡,依照多年的种植经验进行农地管理。

咖啡用地管理主体的分析

新寨村现以种植咖啡为主,从对村支书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2019年新寨村约有13 600亩咖啡,辅以种植蔬菜水果。新寨村主要有四大农地利用与管理主体:村民、村合作社、咖啡企业及政府,这四者以不同的种植目的对咖啡农地进行利用与管理,因种植目的的不同,他们对农地利用与管理中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1.农民:以种植物产量高低为导向管理咖啡用地

新寨村多数村民以种植咖啡为主,辅以种植少量的蔬菜及水果,将咖啡作为经济作物换取经济收入,来购买大米等粮食。也有个别村民因所种植咖啡的老化,将咖啡树挖除后尝试栽种蔬菜以卖钱。整体来说,农民将咖啡作为经济作物来种植以获得经济收入,但近年来因云南咖啡作为大宗贸易豆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所以价格连年降低,农民的收入愈发低下,这促使农民开始计算种植咖啡的成本与卖出咖啡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加以比较。云南咖啡豆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农民对咖啡的种植与管理方式,农民依据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进行咖啡农地的管理与利用,刚开始种植的是铁皮卡品种(图1-5)。铁皮卡在市场上交易价格较高,适宜做精品咖啡,但同时它也易生锈病,单株的产量较低,农民虽然可以依靠它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但同时风险较高,收入不稳定。在热经所的研究下,农户引进新品种卡蒂姆(图1-6),卡蒂姆相较于铁皮卡来说生病概率较低,单株产量较高,风险较低,所以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卡蒂姆。

图1-5 铁皮卡品种

图1-6 卡蒂姆品种

农民依据自己的种植经验对咖啡农地进行管理,因新寨村的农地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所以对农田与山地的管理方式有所差异:山地较高,缺乏灌溉水源,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因山地在山上不方便进行管理,故年均施肥1—2次,均在雨后施加肥料,年均锄草1—2次,且山地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咖啡成熟较晚,生长周期较长,结出的咖啡鲜果颗粒饱满且红润。农田较为平坦,距家较近便于管理,农田除了依靠自然降水,也利用从山间流下来的水进行灌溉,本地称“山心河”。这两种灌溉方式对自然的依靠较大,稳定性不高,若遇到旱年,则对作物的种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政府为新寨村的农田安装了滴灌设施,在农田周围修建蓄水池来进行喷洒,农民对农地灌溉的操控性增强,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管理。农民在对农田进行灌溉后会紧接着施肥料,因为雨后土壤松软有利于肥料的吸收,肥料以复合肥为主,以农家肥为辅。除灌溉、施肥外还需定期进行锄草,一般年均2次,因人工锄草成本价较高,所以会辅以农药进行喷洒,一旦咖啡开始长出果实便不再喷洒农药。

农民在认识到潞江坝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易种植经济作物后,便利用农地全面种植咖啡,依照多年的种植经验进行农地管理。但因为种植户数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等原因,大部分的村民对咖啡种植的认知还停留在对产量的认知上,只有少部分农民意识到了咖啡的质量的重要性,这导致农地的咖啡种植密度过大,远远超过了每亩300株、株距1.5米、行距1.5米的科学种植要求,大多数农户种植密度在500—600株/亩,这不利于咖啡的生长及咖啡果实采光,结出的果实颗粒较小,成熟度差异较大,在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虽然有相关专家进行了科学种植的指导,但农民在获得收入高低的权衡与多年种植经验的考虑下,也并不会轻易将多余的咖啡树砍去。

图1-7 农民咖啡种植农地[19]

2.合作社:以种植质量统一为导向管理咖啡用地

田野调查,新寨村中有三家合作社,分别是:隆阳区金鑫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隆阳区新寨聚源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隆阳区好伙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蕊溪庄园)。这三家合作社都为专业经营咖啡的合作社,除了收购村民的咖啡豆之外,也流转了部分农民的农地种植咖啡,但向农民收购的咖啡和自己种植的咖啡两者的作用有所差异。从农民手中收购的咖啡一般做速溶咖啡产品,收购的量较大,自己种植的咖啡做精品咖啡,产量较少。因为种植目的的差异,在农地管理中合作社也与农民的管理方式有所差异,合作社的农地利用方式更为灵活,管理方式更为科学。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流转了大片的连片土地进行集约种植,首先依照海拔修建梯田,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划分种植咖啡种类的区域,种植基地及实验基地的区域。如图1-8所示。海拔较低的区域种植卡蒂姆,海拔较高的区域用于种植铁皮卡及品种的实验,但在管理的过程中全都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种植的过程中每株的株距为1.5米,每行的间距为1.5米,修建了统一的喷灌设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农地的灌溉,在每次灌溉后施加复合肥,雇用工人定期给农地进行人工锄草,不打任何农药,种植出的咖啡鲜果颗粒大。因受光均匀,所以成熟的时期较为一致,便于采摘。

图1-8 合作社咖啡种植俯瞰图[20]

在对当地一位合作社的老板访谈时,他说道:“去年加工生产的商品豆有6 000—7 000吨,精品豆有500—600吨,大宗商品豆占主流,但大宗豆的均价低,精品豆的均价高。这里的农民种出的咖啡豆质量水平不一,只能用来做大宗豆,所以我自己种植咖啡来做精品豆。”可以看出,当地农民依靠种植经验,在咖啡的种植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种植户数分散,无法统一标准;其次,过于追求产量忽略了咖啡的质量,使得种植的咖啡质量较低。所以在市场的交易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合作社利用农地进行连片种植,便于统一管理,种植出的咖啡质量水平较为统一且稳定。

3.咖啡企业:以引领市场走向为导向管理咖啡用地

随着新寨村大面积种植咖啡,有不少咖啡企业入驻新寨村,流转农民的农地种植咖啡。因为咖啡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投入,所以在咖啡用地管理的过程中有先进的设备辅以管理,也聘请了咖啡种植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雇用了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农地管理。种植咖啡时,企业将田地分为专业的种植基地和实验基地。在专业的种植基地中,安装了智能的喷灌设施,根据人工设定定时对农地进行灌溉。灌溉一般根据咖啡树叶片内渗透或吸收水分的大小来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大,则证明水分不充足,便要延长灌溉的时间。灌溉适量的水量时,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根据咖啡树生长结果的实际需要进行灌溉。定期对咖啡树枝进行修剪,根据生长需要去除病虫枝、过密枝,以促进树枝的生长。根据咖啡树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主要分为基肥与追肥两种,施肥时注意有机肥料的充分发酵、腐熟,化肥则必须完全粉碎成粉末,施肥后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快速渗入,且在施肥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从肥料中带来病虫源。(www.daowen.com)

在专业的实验基地中,建设高海拔实验棚,将不同品种的咖啡进行分棚种植,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咖啡的生长做每日记录,棚内还设置了温度控制仪,将温度设定为适宜咖啡生长的温度。基肥及追加肥全为农家肥,根据咖啡的生长情况适量追加肥料。棚内的湿度测量仪根据土壤的湿度进行均匀喷洒灌溉。在这样的品种选育过程中保留生长态势好的品种,淘汰生长态势略差的品种。咖啡企业根据种植精品咖啡和选育良种这两种目的进行农地的利用及管理,在利用与管理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更为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向农民流转的集中农地便于统一种植,聘请了相关咖啡专家进行定期的种植指导,也安装了智能的软件进行实时追踪管理,这使得农地的利用效率较高,种植出的咖啡质量优良且稳定。

图1-9 咖啡企业高海拔大棚咖啡实验种植[21]

4.政府:以宏观调配为导向管理咖啡用地

新寨村除农民、合作社、企业三种主要的农地利用主体对咖啡用地进行管理外,政府也会对其进行宏观的管控,为农民、合作社、企业更好地管理利用咖啡用地进行调配。在种植前、中、后等不同的阶段,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主要包括春耕备耕工作、种子市场和生产基地专项检查、剧毒高毒农药管制、定期土样采样检测等系列的农地管理活动。会在种植前对市场流通的种子、农药等进行检查管理,对该季耕种进行提前规划及预备工作,在播种后定期采集土样进行土壤的检测。

潞江坝管委会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的开展为全年种物增产、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打下基础。首先,为了确保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潞江坝管委会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春耕生产活动中进行指导,对病虫害进行防控,推广轻简化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指导农民进行科学施肥和科学喷洒农药,以稳定农业生产。在此基础上,潞江坝管委会对当地的种植结构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及气候类型进行合理调整,以“三推三节”(“三推”即推广专用品种、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农机化生产技术,“三节”即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技术实现转型。潞江坝管委会除了对农耕活动进行指导管理,也对农资市场进行严格的管控。春耕时节是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期,所以潞江坝管委会相关的工作人员会对进入农地的种子、农药、肥料和其他主要农资产品进行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和全程的监管,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潞江坝管委会也会在春季进行自然灾害的防治。一方面,进行自然灾害的防御,根据气象部门的检测与重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规避冬春干旱常态化造成的农业生产灾害;另一方面,进行灾后的物资储备,尤其是储备备荒种子。潞江坝管委会会对农业种植进行保险服务,增强种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此保持种植生产的稳定,保护农民的权益。

潞江坝管委会还会定期采集咖啡用地及其周边其他作物用地的土样进行土质的检测。一方面,进行土质的检测可以为农民水肥土配比提供优良的建议;另一方面,进行土质的检测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退化的风险。工作人员根据农作物种植种类、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级和施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样品采集单元,保证一个采集单元内农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级和施肥水平的基本一致。水果种植区按20—40亩采集一个样品;蔬菜种植区按照10—20亩采集一个样品;若用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土样,则按照10 000亩取一个样品。采样的时间根据种植作物的类型进行区分,蔬菜在收割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果树类在上一个生育期果实采摘后下一个生育期开始前,连续一个月未进行施肥后的任意时间采集土壤样品。采集的过程中遵循随机原则、同层次等量原则、垂直全层采集原则、多点混合原则,并根据采集的情况实时填写“测土配方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与“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来对采集土壤的自然与社会数据同时进行把控(图1-10)。

图1-10 政府土壤采集填写表格图示[22]

潞江坝管委会对咖啡等作物农地种植的提前规划、种子质量的管控及土壤情况的检测都是协助农民增产丰收的举措,自然灾害的防控及农业种植的保险服务有助于稳定民心,协助农民积极生产。此外,土壤质量的检测不仅有利于为农民更好地提供种植意见,更有利于预防土壤的退化、保护耕地资源。

5.不同主体咖啡用地管理方式的对比分析

农民、合作社、咖啡企业、当地政府部门是新寨村咖啡用地的几个主要主体,每个主体都在新寨村咖啡用地系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图1-11)。每个主体因农地管理驱动原因不同,所拥有生产资料的差异、承受风险能力的差异等因素使得他(它)们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但他(它)们都欲通过不同的农地管理方式,种植出高品质的咖啡。

首先,在这几个主要的咖啡用地主体中,潞江坝管委会是宏观调控的“幕后抓手”,其工作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规划有限的农地资源,在充分发挥有限农地资源优势的同时保护耕地资源。所以,其在咖啡用地管理中注重土样的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咖啡用地中各种元素含量,通过化学检测的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咖啡种植质量,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退化,为其他三个咖啡用地主体做好预防。潞江坝管委会作为新寨村咖啡用地的管控与调配者,起到农地利用规划、种质资源安全保障、自然灾害防治等作用,是农民农业劳动的“稳心剂”,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咖啡用地的合理配置。

其次,合作社是农民与咖啡企业之间的连接枢纽。合作社在咖啡用地管理中采用农民种植经验与咖啡企业科学技术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合作社的老板既是农民群众的一分子,也是合作社的管理者,所以在日常的咖啡用地管理中,既会凭借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判断咖啡浇水、施肥的时间,也会根据咖啡种植专家的建议科学分配咖啡种植的矩阵。因咖啡用地管理方式的不同,种植出的咖啡也分大宗、精品两种类型销往市场,在市场需求的变动下也会反过来影响咖啡用地的管理方式。

再次,农民凭借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进行咖啡用地管理。农民作为咖啡用地管理的主体,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稳定的经济收入。新寨村农民将自己的农地只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其中以种植咖啡为主,辅以种植坚果、水果及蔬菜。少量农民种植的咖啡树已老化,随着近几年蔬菜、水果的价格走势较好,所以挖除了老化的咖啡树种植蔬菜及水果。这是他们在认识到了潞江坝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适宜种植果蔬且自己有多年的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在对咖啡用地管理过程中,他们依据海拔高度、作物的成熟周期及生长特性进行具体利用,这不仅展现了农民多年来积攒的农作经验,更体现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理性人”的角色,即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也反映了农民对农作物价格有敏锐的反应,获得经济收入是驱动他们对咖啡用地进行合理管理的主要动因。

最后,企业以引领市场走向为导向进行咖啡用地管理。企业相比农民这一主体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强,且有较为充足的资金进行投入,以集约化种植咖啡的方式进行农地的利用,也根据种植的目的进行农地区域的划分。企业在咖啡用地的管理过程中主要不是依靠种植经验,而是依靠咖啡相关专家的指导,配以相应的智能化仪器进行施肥、灌溉、锄草等管理活动。他们种植的咖啡主要用于制作精品咖啡,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会喷洒农药,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咖啡企业欲通过科学化咖啡用地的管理,种植出质量高且稳定的咖啡,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图1-11 不同主体咖啡用地管理方式关系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