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组织间学习与组织内学习的关系分析

组织间学习与组织内学习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组织内利用式学习是组织间探索式学习的先决条件,组织间探索式学习的特点受到组织本身经历的影响,并非仅仅依赖于组织间学习情境。另一方面,组织间探索式学习是组织内利用式学习的需求,组织总是通过内化将组织间学习获取的知识变为自身的经验。对组织间学习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内学习过程。

组织间学习与组织内学习的关系分析

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被认为是组织学习的两个方面(Beeby and Booth,2000;Mariotti,2012;Cutler White,2014;Huang and Chu,2010;Shan et al.,2020)。不少学者在研究组织间学习时,也会综合考虑组织内学习过程对研究目标的影响(Kathuria et al.,2008;Fang et al.,2008;Kunz,2011)。组织间学习不仅仅受到单个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Sienkiewicz-Małyjurek et al.,2019)。组织内学习过程与组织间学习过程往往会相互嵌入,相互影响,同时发生(Holmqvist,2003a;Huang,2010;Mellat-Parast,2013;Parast,2020)。一方面,组织内利用式学习是组织间探索式学习的先决条件,组织间探索式学习的特点受到组织本身经历的影响,并非仅仅依赖于组织间学习情境。另一方面,组织间探索式学习是组织内利用式学习的需求,组织总是通过内化将组织间学习获取的知识变为自身的经验。对组织间学习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内学习过程。当组织间学习与组织内学习同时进行时,组织间学习往往是探索性的,以丰富组织自身的经验;而组织内学习往往是利用性的,使积累的经验更可靠(Easterby-Smith et al.,2008)。Holmqvist(2003a)提出了一个组织内-组织间学习动态模型(图2.2),该模型有四个相互转化的学习过程:利用拓展(exploitative extension)、利用外化(exploitative internalization)、探索拓展(explorative extension)和探索内化(explorative internalization)。

图2.2 Holmqvist(2003)提出的组织内-组织间学习动态模型

注:实践acting,试验experimenting,合作实践joint acting,合作试验joint experimenting,开放opening-up,聚焦focusing,共同开放joint opening-up,共同聚焦joint focusing,开放拓展opening-up extension,开放内化opening-up internalization,聚焦拓展focusing extension,focusing internalization。(www.daowen.com)

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的互补性还体现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上,Wong和Cheung(2008)调查发现,在施工企业中,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协同的。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的交互性在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案例研究中也得到论证,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交互学习过程会直接激发制造商自身的组织内学习意愿(Huang and Chu,2010)。Jones和Macpherson(2006)在研究中小企业组织间学习现象时把Crossan等(1999)的4I组织学习框架拓展到了跨组织层次(图2.3),并提出了“交互”(intertwining)的概念,以解释如何利用外部组织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知识在企业内的制度化,把组织内学习过程和组织间学习过程有效整合起来,该研究框架也在实证案例中得到论证(Meyer and Alstete,2018)。

图2.3 Jones and Macpherson(2006)4I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