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实践双元制本土化职业教育

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实践双元制本土化职业教育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协议规定从中国近千所职业教育学校或培训中心中遴选出6所作为合作内容落实的单位,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为6个子项目之一。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目前的所有层次的所有专业都是由此演化而来,德国职教理念的东风办学实践,是东风职教品牌的基石。在推进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结合东风汽车公司的工程背景,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自编了6个专业的系列教学文件和校本教材。

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实践双元制本土化职业教育

1985年10月5日,原国家教委与德国政府委托的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简称赛会),在北京签订了为期3年的职业教育合作协议。

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尽快提高国内的职业教育水平,国家从战略角度出发,积极寻求与职教发达的国家合作。协议规定从中国近千所职业教育学校或培训中心中遴选出6所作为合作内容落实的单位,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简称东风技校)为6个子项目之一。至此开始,学校与赛会的合作项目也一直续签至今,随着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入,也谱写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新篇章。东风技校三步走的十八字方针如下。

(一)第一步:请进来、走出去

1973建校至今,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缩影。1985年以前的教学基本沿用传统的学科体系,合作项目开始后,为改变管理者与员工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3~5年的时间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植入全校每个员工的头脑中,并在实际教学及管理中贯彻这一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请进来”,就是将德国专家请进学校,长期指导、培训学校教师,将他们多年的“双元制”教学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教师。赛会根据协议每年安排5~10人次德国专家到学校授课,合作初期赛会先后选派了Mr.Holzer、Mr.Wetzler、Mr.Schmidtke、Mr.Flor4任长期驻校专家在学校指导双元制教学教研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2000年后又派出汽车制动专家Sven-OlaavKleber、汽车钣金车身修复专家W.Butzenlechner、机床拆装专家Galle- itner Thomas,德国职业学校校长Dr.Georg Aigner等多次来校做专业指导和专业培训,经过这些德国专家的努力,学校一大批多专业的年轻教师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请进来”的同时,学校又计划着“走出去”,派出优秀的教师到德国亲身感受和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加深他们对双元制理念的理解,并学习德国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先后选送了170余名优秀教师赴德培训,这样使学校的办学理念、知识和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保持相对同步,为下一步学校发展储备人才提供保障,加快了学校创建东风职教品牌的步伐。

(二)第二步:广吸收、深融合

学校平均每年派出5~10名优秀的理论、实习教师赴德国培训,他们深入赛会所辖的各个层次的学校、企业,在多个专业领域以多种方式学习、进修,广泛吸收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他们学习的范围涉及德国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师资培养、行业指导以及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方式和渠道等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的吸收消化,学校在培训层次上引进了双元制一级培训模式、二级培训模式以及双元制大学模式;在专业工种方面学校引进了机修钳工/工具钳工(工业机械工)、钣金工(结构机械工)、车工/铣工(切削加工机械工)、汽车机械工、汽车电子、汽车油漆、工程绘图、工业销售等10多个专业,为构建学校的双元制多级多类职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目前的所有层次的所有专业都是由此演化而来,德国职教理念的东风办学实践,是东风职教品牌的基石。(www.daowen.com)

在德国参加培训的教师走进教室、走进实习车间、走进企业,向德国专家和教师学习的同时,表现出优秀的职业素养和高超的技能,得到德方专家的称赞,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德国专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及中国职业教育。

(三)第三步:勤思辨、勇创新

在广泛吸收“德老师”经验的同时,学校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东风背景和国情,将“双元制”真正运用到办学实践中,利用好“企老师”的各种资源,使之成为东风特色的“双元制”职教体系。

一是强化订单和培训。开展“订单式”培养,实行学分制管理,强化技能实践教学过程,造就了一批批“作风过硬、技能精湛、敬业爱岗”的毕业生。在就业率多年达98%的基础上,形成了为东风汽车公司服务的全国各地优质就业网络。

二是积累成长和总结。在推进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结合东风汽车公司的工程背景,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自编了6个专业的系列教学文件和校本教材。多年来学校自编的标准、教材、工作页、工具书等近百本,部分专业的《专业理论》《专业制图》《专业计算》等经典教材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并重印多次。同时,各专业还自制了胶片和教具、工具等,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培训质量,成为省内外乃至全国相应专业实训场地建设的标准。

三是项目扩展和深化。在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的项目合作基础上,引进开展了两级工长、AHK培训认证、双元制大学、EBG平台下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师境内外培训、赛会下的各类学术和讲学交流、赛会项目的西部学校援助、企业培训师境外培训、学校师生互访等各类合作项目,使国际合作与东风职教体系建设得以深化。

四是引领带动和示范。由德国赛会认证的学校工长刘庆华(汽车)、秦华(钣焊与车身)、东风公司人才库专家张宇航(机电)、全国数控大赛获奖者李钊(数控)、东风商用车培训中心首席培训师周俊(汽车)等老师在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肩负着为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培训师资、企业培训开发和人力资源培养重任,他们将东风职教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近两年各地受训教师超过3000人。

一个由国家指导和东风公司支持、历经28年的合作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的命运和学校众多教师及参与者的职业命运,也影响着28年来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的众多受训者的职业生存状态,学校应该如何为他们构建一个可推广、可延展、可示范的理论和操作体系,以形成东风模式外的普遍模式,是学校对该项目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