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沉没成本与边际贡献的关系分析

沉没成本与边际贡献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我们用沉没成本的理论来分析一下。首先,明确一下沉没成本的定义。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在高尔夫球的案例中,为会籍卡付出的金钱为沉没成本。上面这两个案例都是沉没成本误区的体现。边际贡献也被称为边际利润、边际收益。

沉没成本与边际贡献的关系分析

近几年,国内高尔夫运动越来越流行了。高尔夫的商务规则是:如果你拥有某个高尔夫俱乐部的会籍,每次去打球时还要再付果岭费和球童小费。有会籍人士的优势在于,他们付出的果岭费会比没有会籍的人士低一些。当然,会籍卡价值不菲,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会籍卡不是储值卡,不存在成本摊薄的问题。它更加类似于一种无形资产,代表一种资格,在将来还可以被转让给他人,转让时也许还会升值,不会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贬值。

有这样两种人:第一种人,会籍卡是别人送的,他觉得是不是经常去打无所谓,反正自己没花钱;第二种人,会籍卡是自己花钱买的,他认为一定要多去打球才更划算。这两种想法都有道理吗?

下面我们用沉没成本的理论来分析一下。首先,明确一下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高尔夫球的案例中,为会籍卡付出的金钱为沉没成本。这个成本是因为过去的决策而产生的,它并不会因为多打球还是少打球而发生变化。

其次,了解什么是“沉没成本误区”。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如果有一个投资项目,赚钱的概率只有20%,而亏钱的概率在80%,假设这个项目还没开始投资,大多数人会选择否决这个项目。可是如果同样的成功概率,已经投入了200万元,再投入10万元就可以完成项目,大多数职业经理人都会选择继续投入。在研究股票投资心理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股票亏钱了会继续持有,赚钱了反而会很快卖掉。上面这两个案例都是沉没成本误区的体现。沉没成本误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类喜功不喜过,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决策有误。如果停止继续投资项目,就意味着自我否定;如果亏钱的股票被卖掉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投资失败。应该记住,如果发现一项投资是错误时,就应该立刻停止,而不应该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追加更多的投资,导致更多的损失。

以打高尔夫球为例,第二种人和第一种人的区别就是有投入和无投入。所谓“误区”,就是对于一件事的决策本不应该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这样才是理性的决策。可是,大多数人还是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对于第二种人,认为在会籍上有投入,还是多打球比较划算。(www.daowen.com)

多打球并不能摊薄成本,而且每次还有额外成本发生。到底应该多打球还是少打球呢?如果沉没成本不应该对决策产生影响,那么什么因素最终影响决策呢?

我们要介绍另一个概念,边际贡献(Marginal Contribution)。边际贡献也被称为边际利润、边际收益。如果按照英文来直译,边际贡献比较准确一些。

边际贡献就是一个决策产生的额外收益与额外成本之差。额外收益被称为边际收入或者收入,额外成本被称为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

成本的第四种分类方法:按照“成本行为Behavior”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正相关的是变动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高尔夫球的案例。是否打球的决策应该取决于每次打球获得的边际贡献是否为正。每次打球的“收入”是打球带来的愉悦;变动成本是每次支付的果岭费、球童小费、汽车油费、高速过路费等。如果每次打球的愉悦都大于每次打球的变动成本,就应该去打球!其实不论有没有球卡,不都是应该这样去判断吗?如果每次打球带来的喜悦还比不上额外支付的果岭费、球童小费等变动成本,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打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