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自贸试验区推进现状与展望

国内自贸试验区推进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2013—2018年,逐步推广、逐步深化改革试验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设立了三批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框架和改革举措,成为后续自贸区推进的模板。“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不同区域和省市都要有相应的开放政策和行动计划与之相对接,内陆地区的开放与中西部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联系起来,因此,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5个城市均为内陆自贸试验区。

国内自贸试验区推进现状与展望

(一)2013—2018年,逐步推广、逐步深化改革试验

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设立了三批自贸试验区(推进情况如图3-2所示)。2013年上海建立首个自贸试验区;2015年设立第二批共3个自贸区,分别为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同时发布上海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2017年批准设立第三批共7个自贸区,这7个自贸区除浙江舟山和辽宁为沿海区域外,其他5个自贸区分别位于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均为内陆地区,2017年同时发布上海自贸区全面深化改革方案;2018年批准在全海南岛设立海南自贸区,并要求逐渐过渡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同时在2018年还发布了广东、福建、天津等第二批三地自贸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

图3-2 2013—2018年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推进情况

(二)不同批次不同区域自贸试验区既有共同定位,亦有特定目标要求

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首个自贸试验区,是在综合领域进行制度创新试点,其改革目标是要对接国际最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实现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改革目标。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框架和改革举措,成为后续自贸区推进的模板。广东和福建自贸区则面对港澳合作和对台交流,浙江自贸区则是要推进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其他自贸区都有相应区域开发发展的定位,如天津对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辽宁自贸区对应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河南、陕西对应内陆型开放经济和中西部开发开放,湖北、四川和重庆对应中西部地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

表3-1 不同批次自贸试验区的定位(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笔者总结。

(三)自贸试验区成为地方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地方全面参与,而自贸区作为开放经济试验的高地,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是其重要改革任务。“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不同区域和省市都要有相应的开放政策和行动计划与之相对接,内陆地区的开放与中西部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联系起来,因此,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5个城市均为内陆自贸试验区。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领域,对外投资平台和促进体系、金融改革创新制度和贸易便利化制度都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密切相关,而重庆、四川成都、陕西西安、河南郑州等均是“一带一路”内陆城市重要节点,也是中欧班列重要节点。

(四)自贸区以原来的主要开发区和保税区为基础

从各地自贸试验区的区位选择看,自贸区多与原来的开发区、新区、保税区重叠,一方面能够实现政策的叠加效应,扩大自贸区改革红利;另一方面以原来开放型产业为载体推进制度创新,有助于在原来开放基础上继续推动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