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技术操作路线及其影响因素

技术操作路线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题的技术操作路线如图1-1所示。[1]ROWNTREE B S.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M].Macmillan,1902:103.[2]MCLACHLAN H V.Townsend and the concept of“ poverty”[J].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1983,17:97-105.[3]王祖祥,范传强,何耀.中国农村贫困评估研究[J].管理世界,2006:71-77.[4]秦建军,戎爱萍.财政支出结构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2:95-98.[5]关信平.论现阶段我国贫困的复杂性及反贫困行动的长期性[J].社会科学辑刊,2018:15-22,209.[6]标准预算法。也称“市场菜篮子法”,是从绝对贫困的角度出发的。

技术操作路线及其影响因素

本课题的技术操作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技术操作路线

本书以卢曼的社会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入手,第二章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扶贫政策,分析政策内容和特点,总结不同阶段的扶贫模式;第三章从互动系统、组织力量系统、整体帮扶系统、社会监督与考核系统四个方面分析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包括责任体系、措施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第四章从系统理性出发,分别论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方面的生成逻辑、实践模式和典型经验;第五章从理论来源、理论界定、理论结构、理论意义四个方面对中国精准扶贫模式进行分析;第六章分析典型国家的扶贫实践,得出其中的经验;第七章总结在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分析2020年以后精准扶贫的新方向。

【注释】

[1]ROWNTREE B S.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M].Macmillan,1902:103.

[2]MCLACHLAN H V.Townsend and the concept of“ poverty”[J].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1983,17(02):97-105.

[3]王祖祥,范传强,何耀.中国农村贫困评估研究[J].管理世界,2006(03):71-77.

[4]秦建军,戎爱萍.财政支出结构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2(11):95-98.

[5]关信平.论现阶段我国贫困的复杂性及反贫困行动的长期性[J].社会科学辑刊,2018(01):15-22,209.

[6]标准预算法。也称“市场菜篮子法”,是从绝对贫困的角度出发的。首先要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3.

[7]赵建勇.精准扶贫视域下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问题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6):54-55.

[8]陈梓楠.基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2018(09):58-59.

[9]陈可伊,杨绍李,杜天豪,等.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模式及其精准扶贫绩效分析——基于宜昌市长阳县的调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11):25-29.

[10]王琦.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电商发展新思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1):227.

[11]蒲艳,冯开国.贫困识别与贫困测度方法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物价,2020(11):38-40.

[12]候敏.精准扶贫中贫困识别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1):171-173.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1.

[14]曾志红,曾福生.我国农村致贫的社会制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3(11):33-35.

[15]牙韩高.百色市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分析及对策[J].传承,2020(03):73-78.

[16]杨龙,李萌.贫困地区农户的致贫原因与机理——兼论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33-40,189.

[17]贺立龙,张衔.如何做好因疫返贫、因疫致贫的精准帮扶[J].村委主任,2020(07):9.

[18]唐钧.从“相对贫困”看因疫致贫[J].中国社会保障,2020(04):64-65.(www.daowen.com)

[19]曹子坚,何谨言.行为经济学视角下贫困主体能力建设——基于甘肃省调研案例的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0,33(05):97-106.

[20]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C]//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论文精粹.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4.

[21]于德.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

[22]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02):66-75,111.

[23]左常升.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2001-2015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46.

[24]王晓晖,颜安.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内涵、实践困境及政策建议——一个系统性的述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84-196.

[25]王晓毅.社会治理与精准扶贫[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46-57.

[26]林万龙,李成威,陆汉文,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扶贫政策的创新[J].经济纵横,2016(06):80-85.

[27]王曙光,王丹莉.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框架历史演进与制度创新(1949—2019)[J].社会科学战线,2019(05):24-31.

[28]李莎.从救济式到开发式:中国扶贫思想的转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106-107.

[29]陈煦.新中国扶贫70年:扶贫方式的阶段性转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6):15-18.

[30]左停.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J].国家治理,2015(36):16-21.

[31]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30):28-30.

[32]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57-163.

[33]赵建勇.精准扶贫视域下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问题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6):54-55.

[34]林巧,杨启智.精准扶贫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困境及对策——以四川省宣汉县鸡坪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84-86.

[35]林移刚,杨文华.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困境与破解研究:基于生产要素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2):121-127.

[36]王琦.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电商发展新思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1):227.

[37]秦明瑞.复杂性与社会系统——卢曼思想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01):19-25.

[38]秦明瑞.系统的逻辑:卢曼理论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2018(05):77-84.

[39]钟浩南.作为结构耦合机制的宪法——卢曼的宪法社会学思想[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

[40]杨方.浅析新功能主义[J].新西部(理论版),2011(05):96,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