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符号打造概览

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符号打造概览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彩贵州”品牌的打造,使还处于经济洼地的贵州用多彩的文化品牌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贵州产品因此打上了有助于提升其品位和品质的文化标签,直接推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升级。具体而言,“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的打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内容:第一,提炼传统。[2]参见《“多彩贵州”品牌研究与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符号打造概览

“多彩贵州”品牌的打造,使还处于经济洼地的贵州用多彩的文化品牌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贵州产品因此打上了有助于提升其品位和品质的文化标签,直接推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升级。不仅如此,此举还带来了产业集群效应,强化了文化力量对经济发展的反哺作用,为后发赶超提供了不竭动力,扩大了贵州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还提升了贵州在国内及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多彩贵州”主题活动演化成千百万人参与的整体创作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并经过千万群众的自我发掘与互相发掘,爆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使部分群众的文化和思想素质得到大幅提高;“多彩贵州”作为贵州文化的符号系统载体,给贵州旅游贴上品牌标签,凸显了贵州自然和人文的神秘、无限魅力和当代贵州的时代精神;“多彩贵州”带着深邃、厚重、深刻的“贵州烙印”,在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把握叙述中,表现出了鲜明的贵州文化地域特质,代表着贵州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确立的美丽自然形态和精神形态。不仅如此,包括旅游文化在内的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使得贵州文化有了可以依附和广泛传播的载体,而其本身所意味着的非物质文化也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基于上述诸多意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在后工业化时代,“多彩贵州”为现代人类精神价值的回归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其带来的精神与生态的聚会也提升了贵州社会全面进步的理念,其代表的软实力也成为促进贵州社会全面发展的硬支撑,展现了强大的文化魅力。

具体而言,“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的打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提炼传统。对作为贵州人类文化存在模式的探寻,使我们不得不感叹留在已知历史之外的未知历史给我们的神奇与撼动。例如,侗族大歌以“饭养身,歌养心”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朴实回应,不仅彰显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神自足传统,而且那“天籁之音”还注解着和谐祥和,昭示着一种贯穿古今教育情感传承模式……通过“我从哪里来”的文化拷问,思索“我将往何处去”,用文化之灯为我们照亮了通往未来的路。“让祖祖辈辈深居山沟、田野、穷乡僻壤的各族人民的文化珍品、绝品,昂首阔步,进入现代文明的大雅殿堂,成为我们打造贵州名片的重要元素。”[14]通过包括上述内容的诸多措施,“多彩贵州”探求了贵州的民族根性,挖掘了贵州的民族神韵,凸显了贵州的民族底蕴,展示了贵州的民族理念,塑造了贵州的民族形象,有效传承了历史,熔铸了传统,表达了对创造贵州高原文明的历史主人虔诚的尊重与崇敬。

第二,概括现实。自称是“蚩尤后人”的苗民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来维系族群的生存和繁衍,通过用乐观来回答苦难的方式来寻找和谐共容的生存之道,从中可以体味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贵州精神。即使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对此种精神的体会、挖掘和彰显,也足以令多数人为之动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蕴含上述精神品质的“多彩贵州”品牌唤醒了贵州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展现了“新贵州”的时代特色和当地人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变革、文化嬗变、观念转型的文化思索,传达出对贵州现实生活的历史根基、当代思考和未来意义的表达,塑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世界意义的贵州人和“贵州形象”。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山水风光资源,形成了贵州独一无二的具有强烈竞争力的资源优势。不仅如此,贵州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的价值,正在被贵州自己人重新“发现”,也正在为中国所认识、被世界所感知。而对“多彩贵州”品牌的打造,也充分反映了贵州人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吸纳新的元素,以现代性维护传统性,以时代性体现历史性,进而实现它们良性互动的历史觉悟和时代视野。

第三,传播吸引。“多彩贵州”把贵州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产进行生动的展现,也把贵州生态的保护性发展战略这一理念进行了有效的传达,客观上收到了传播吸引的效果。例如,贵州岜沙人所推崇的“人就是树”的生命哲学,提倡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不仅体现的是生与死的朴素辩证理念,显示了人与宇宙天地万物的相依相存、相近相亲、和谐共生的动人魅力,而且从中可以看到极具价值的生态文化观念。山水间谦恭消融的生态哲学启发我们在后工业化时代重新确认人类的健全与俊美,唤醒深藏在我们身上却一直浑而不觉的生命本性和互依互存的生态理念,这是需要我们去领悟和挖掘的人文课题。[15]“多彩贵州”通过对此类自然与人类文化的净土符号的传播,使得贵州文化瑰丽生动的形象扑面而来,也令人们更加向往绚烂多彩的贵州山川风物画卷。因而,从此种意义上说,“多彩贵州”是贵州文化的宣言书,是在贵州文化领地竖起的一面标杆;“多彩贵州”是宣传队,向全省人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有效传播了贵州多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积淀,也把贵州风、贵州魂、贵州民族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海内外,使外界惊喜迭起,强化了贵州美好形象的塑造,增加了外界各地人士对贵州美好形象的自我认同感。

【注释】

[1]薛丽娥,李盛龙:《“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研究综述》,载《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6期。

[2]参见《“多彩贵州”品牌研究与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3]郭晶:《基于品牌个性视角的品牌资产提升》,载《商业时代》2008年第17期。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210页。

[5]供图:黔南摄影爱好者田甜。(www.daowen.com)

[6]供图:遵义摄影爱好者张晓波。

[7]供图:大方县摄影爱好者吴学毅。

[8]供图:铜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9]供图:大方县摄影爱好者彭佑友林。

[10]供图:贵州安顺摄影人卢维。

[11]供图:黔东南摄影爱好者李雪。

[12]供图:铜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13]周然:《贵阳空气质量去年278天优良在省会城市中排第4》,载《贵阳晚报》2014年3月19日。

[14]刘学洙:《塑造我贵州》,载《贵州日报》2007年7月26日。

[15]李沁,张文平:《“多彩贵州”——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载《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