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人工心理学应用

探究人工心理学应用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用机器模拟人类心理行为(情感等)的相关技术研究正在形成一种趋势,尤其以日本最为先进。比如,日本提出的“感性工学”的定义不清楚,其研究范围只是对准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感性”。王志良教授于1999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人工心理”,并出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度项目指南自动化学科中。人工心理应用的另一大领域是符合人性化的商品设计和市场开发。图1-5 人工心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探究人工心理学应用

用机器模拟人类心理行为(情感等)一直为人们所追求。目前,用机器模拟人类心理行为(情感等)的相关技术研究正在形成一种趋势,尤其以日本最为先进。近几年来,在日本科学技术界流行“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的新术语。由于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日本所取得的成果都是初步的,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日本提出的“感性工学”的定义不清楚(现有10多种定义),其研究范围只是对准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感性”。王志良教授于1999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人工心理”,并出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度项目指南自动化学科中。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如图1-5所示。

人工心理理论,就是利用信息科学手段,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更全面内容的再一次人工机器(计算机、模型算法)实现——人工心理学。它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泛的,如支持开发有情感、意识和智能的机器人;真正意义上的拟人机械研究;使控制理论更接近于人脑的控制模式。我们知道,已有的拟人控制理论主要就是维纳的“反馈”控制论和人工智能;这与人脑的控制模式还有很大差别,因为人脑控制模式是:感知觉+情感决定行为;而现有的控制系统决策不考虑也无法考虑情感的因素。人工心理应用的另一大领域是符合人性化的商品设计和市场开发。不夸张地说,人工心理理论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是自动化乃至信息科学的全新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将会大大促进拟人控制理论、情感机器人、人性化的商品设计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进展,为最终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机器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贡献。

978-7-111-57208-4-Chapter01-5.jpg(www.daowen.com)

图1-5 人工心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