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常见的起停程序及工作原理

常见的起停程序及工作原理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除了上述双按钮起、保、停电路外,还有以下一些程序:1.单按钮即时起、停程序图1-140为“单按钮起、停”梯形图程序,操作数为符号地址。图1-141 单按钮起、停工作过程图1-142所示也是用一次作用信号去起、停“工作”的梯形图程序。图1-145c、d为和利时PLC类似程序。它与两按钮起停程序所差的只是这里使用了定时指令或功能块。图1-146 单按钮长按起、短按停程序该图为长按起动、短按停车程序。如果按下时间少于1s,10.08将停止工作。

常见的起停程序及工作原理

任何设备,总有使其工作(起动),或使其停止工作(停止)的问题。常见的除了上述双按钮起、保、停电路外,还有以下一些程序:

1.单按钮即时起、停程序

图1-140为“单按钮起、停”梯形图程序,操作数为符号地址

978-7-111-39745-8-Chapter02-194.jpg

图1-140 单按钮起、停电路

从图1-140a知,当“按钮按”OFF时,“按钮按脉冲”及“控制脉冲生成”均OFF。而“按钮按”ON时,则“按钮按脉冲”、“控制脉冲生成”ON。但在下一个扫描周期时,因“控制脉冲生成”的常闭触点,将使“按钮按脉冲”OFF。即当“按钮按”ON时,“按钮按脉冲”仅ON一个扫描周期。脉冲信号也因此得名。

当无脉冲信号,其“工作”的状态不会改变。因为这里的“工作”状态是“双稳”的,其为ON或OFF均成立。不妨看一下它的逻辑关系就清楚了。但一旦有脉冲信号作用,则其状态将改变。若开始为OFF将改变为ON。反之,将改变为OFF。也正因此,即可用这里的“起停”对这里的“工作”作“单按钮起停”控制。

如所用的PLC有生成脉冲的指令,则可直接用它生成脉冲。图1-140b中的上升箭头及图1-140c、d中的P,就是相关的直接产生脉冲的操作。当然也可如图1-140a,先由“按钮按”生成“按钮按脉冲”,然后如图1-140a那样处理有关指令。

图1-140b的短斜线及图1-140c的NOT指令为“取反”逻辑运算。因为这里脉冲是直接生成的,故必须这么处理。而图1-140d用了SR指令。三菱PLC也可用ALTP指令实现单按钮起停。

图1-140e、f分别为和利时与ABPLC程序。它不好用中文命名。其符号含义可对照其他图理解。

除了图1-140所示程序,图1-141所示程序也具有同样功能。只是这里用的是触点先并后串。脉冲信号用微分指令生成。这里图1-141a示的是“工作”未启动的情况。这时,如加入一次作用信号,将使“工作”从OFF变为ON、进入图1-141b状态。在图1-141b状态下,再加入一次作用信号,将使“工作”从ON变为OFF、又回到图1-141a状态。

978-7-111-39745-8-Chapter02-195.jpg

图1-141 单按钮起、停工作过程

图1-142所示也是用一次作用信号去起、停“工作”的梯形图程序。它用的是KEEP指令。图1-142a是未工作的情况。这时,如加入一次作用信号,将使原OFF的工作位变为ON、进入图1-142b状态。在图1-142b,再加入一次作用信号,将使已ON的工作位变为OFF、又回到图1-142a状态。而一次作用信号则是也是由“起、保、停”位通过微分(DI-FU)指令产生的。

978-7-111-39745-8-Chapter02-196.jpg

图1-142 单按钮起、保、停逻辑又一例

图1-143所示也是用一次作用信号去起、停“工作”的梯形图。它的起、停分别用SET与RSET指令。图1-143a是SET指令在前执行的逻辑。图1-143b是RESET指令在前执行的逻辑。效果是相同的。

978-7-111-39745-8-Chapter02-197.jpg

图1-143 单按钮起、保、停逻辑再例

读者也许注意到,在图1-143所示中。分别加有操作数为“10.09”位的上微分(DIFU,对图1-143a)、下微分(DIFD),对图1-143b指令,且还用10.09位的常闭触点串入RSET(对图1-143a)、SET(对图1-143b)的输入端。这么做是必不可少的。如无此,或指令的顺序做不适当的调整,都将无法实现这个功能。

图1-144所示是图1-143所示程序的续编。它的起、停也是分别用SET与RSET指令。但添加中间变量“工作1”。它在最后一个梯级时由“工作”赋值。未到执行这梯级指令时,即时“工作”状态变化,但“工作1”不变化。这样,尽管图1-144a、b指令顺序不同,但效果是相同的。

类似还有很多实现方法,如也可用计数器指令处理等。同一问题多有很多解决方案。这不仅将有助于拓宽编程思路,还可进一步熟悉与利用好PLC资源。

978-7-111-39745-8-Chapter02-198.jpg

图1-144 单按钮起、保、停逻辑再例续

2.单按钮短按起、长按(超过1s)停程序

上述单按钮起、保、停梯形图程序,是起、是停,容易“糊涂”。其实,完全可使用按钮按下不同的时间,去区分是起、还是停。很多小仪器甚至手机也多是这么处理的。图1-145所示为单按钮短按起、长按(超过1s)停程序。

978-7-111-39745-8-Chapter02-199.jpg(www.daowen.com)

图1-145 单按钮短按起、长按(超过1s)停程序

这里用了定时器TIM 5,只有按钮按下超过1s,它将起动工作。

图1-145c、d为和利时PLC类似程序。读者可对照图1-145a、b理解。

其他PLC也很容易编写类似程序。它与两按钮起停程序所差的只是这里使用了定时指令或功能块。

3.单按钮长按(超过1s)起、短按停程序

图1-146所示为单按钮长按(超过1s)起、短按停程序。

978-7-111-39745-8-Chapter02-200.jpg

图1-146 单按钮长按(超过1s)起、短按停程序

该图为长按(超过1s)起动、短按停车程序。这里用了定时器TIM 6,只有按钮按下超过1s,它的常开触点才接通,才能把未工作的输出10.08起动工作。如果按下时间少于1s,10.08将停止工作。

用单按钮起、停设备,可节省PLC的输入点与按钮,还可简化操作面板的布置,而实现它的PLC程序也不复杂(如单纯用继电器实现这个控制,则较复杂),故这是目前较常用。

提示:别小看这个长短信号。历史上有线电报用的莫尔斯码就是这样长短信号的组合。习惯上把短信号称为“嘀”,把长信号称为“嗒”。由若干个“嘀-嗒”组成“电码”,若干电码组成“电文”。用此,即可完成电报的发送及接收,进而实现通信双方的信息传递。

4.多点起、停程序

图1-147所示为“多点起停”梯形图程序,操作数也是用符号地址。

从图知,初始状态(所有输入、输出均未工作,下同)时,从梯形图逻辑知,“工作”为OFF。这时,当“起动1“或“起动2“ON,而“停止1”与“停止2”又同为OFF时,则“工作“将ON。一旦“工作“ON后,即使“起动1“或“起动2“OFF,由于“工作“触点的“自保持“(它与“起动1“、“起动2“并联)作用,“工作”仍将保持ON。

而“工作”ON后,如“起动1”与“起动2”同为OFF,而“停止1”或“停止2”ON,则“工作”将OFF。

由于“起动1”、“停止1”及“起动2”、“停止2”可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因而可用它在不同的地点对“工作“作起停控制。

其实,上述单按钮起停程序也可改编成多点起、停的程序。这时,只要给各个点都提供“按钮按”信号,并能使各个“按钮按”信号ON成能生成脉冲信号即可。

5.星-三角法起动电动机的程序

图1-148所示为用于用“星三角法”起动电动机的程序,操作数也是用符号地址。

978-7-111-39745-8-Chapter02-201.jpg

图1-147 多点起、停程序

978-7-111-39745-8-Chapter02-202.jpg

图1-148 星-三角法起动电动机的程序

从图知,用它实现,在电动机起动时,先使电动机按星形联结工作,后(经延时)改为按三角形联结工作。停止电动机,则正常进行。

如图所示,“起动”ON,“工作X”将ON,按星形接线起动。同时,定时器TIM 001(图1-148a,而图1-148b为T101、图1-148c为T1”)开始计时(也可用速度继电器检测电动机转速,转速大到一定值,其触点ON,代替这里的延时继电器触点ON)。计时到,它的常闭触点使“工作X”OFF,切断星形联结;它的常开触点使“工作Y”ON,接通三角形联结。这样,即实现了“星-三角法”起动电动机。这样起动,可减少电动机起动电流,是很简便的电动机起动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