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波束平滑效应:信号传输质量的措施

波束平滑效应:信号传输质量的措施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基本的目标探测场景如图7-11所示,接收天线面积为Ar,工作波长为λ,形成了指向目标的理想天线波束,对应立体角为Ωp=λ2/Ar。毫米波辐射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与“波束平滑效应”有关。当目标较小时,目标波束占空比ηfill<1,ΔTAP显然小于ΔTB。换句话说,波束平滑导致观测到的目标与环境背景间的亮温对比度变小了,这就是所谓的“波束平滑效应”,ΔTAP也常被直观地称为波束平滑亮温差。图7-12波束平滑效应

波束平滑效应:信号传输质量的措施

最基本的目标探测场景如图7-11所示,接收天线面积为Ar,工作波长为λ,形成了指向目标的理想天线波束,对应立体角为Ωp2/Ar。当天线与目标间距离为R时,天线波束在目标处的投影面积为

图7-11 毫米波辐射目标探测示意图

假设均匀环境背景辐射亮温为Tbkgd,目标亮温为TB,则定义目标与背景亮温差为

式中,ΔTB常称为目标背景亮温差(或亮温对比度),单位为K。

当目标亮温高于环境背景亮温时,毫米波辐射探测需要在“冷”背景上检测“热”目标;当目标亮温低于环境背景亮温时,毫米波辐射探测的任务则是在“热”背景上检测“冷”目标;若目标与环境背景亮温相同,则无法从亮温差异上区分目标和背景。

毫米波辐射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与“波束平滑效应”有关。当接收波束的投影面积A大于目标面积At时,定义目标波束占空比(又称填充因子)为

当目标面积At大于等于波束投影面积A时,目标波束占空比ηfill=1。(www.daowen.com)

因此,波束指向目标区域的接收天线测量到的视在亮温可以表示为

此时,天线测量输出的目标与环境辐射的视在亮温差为

当目标能占满整个接收波束时ηfill=1,天线测量输出的目标与环境辐射的视在亮温差ΔTAP就等于目标亮温对比度ΔTB。当目标较小时,目标波束占空比ηfill<1,ΔTAP显然小于ΔTB

以图7-12为例,假设环境背景辐射亮温Tbkgd=100 K,目标辐射亮温TB=300 K,目标亮温对比度ΔTB=200 K。当目标宽度小于波束宽度,目标波束占空比ηfill=0.6时,根据式(7-75)可知接收天线对目标区域测量后输出的视在亮温TAP=220 K,则与环境背景辐射的视在亮温差ΔTAP=120 K。换句话说,波束平滑导致观测到的目标与环境背景间的亮温对比度变小了,这就是所谓的“波束平滑效应”,ΔTAP也常被直观地称为波束平滑亮温差。

图7-12 波束平滑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