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奥匈帝国波斯尼亚危机:波黑问题引发的国际危机

奥匈帝国波斯尼亚危机:波黑问题引发的国际危机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准备借日俄战争重创俄罗斯的有利时机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一次它没有采取强硬措施,而是积极安抚或欺骗竞争对手。于是,俄罗斯指责奥匈帝国吞并波黑是对自己的外交欺诈,强烈要求召开一次欧洲会议重新讨论波斯尼亚问题,并且支持塞尔维亚掀起激烈的反奥运动,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严重危机由此爆发。波斯尼亚危机于1909年3月底宣告结束。

奥匈帝国波斯尼亚危机:波黑问题引发的国际危机

19世纪东方问题发展的最后一次重大危机——波黑起义在1878年以《柏林条约》的方式妥协结束后,奥匈帝国虽然获得管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的权力,但是并未实现正式吞并两省的野心,这两省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直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准备借日俄战争重创俄罗斯的有利时机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一次它没有采取强硬措施,而是积极安抚或欺骗竞争对手。对于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的土耳其,奥匈帝国主要采取安抚政策,阻止它恢复对波黑两省的主权。针对与自己长期存在矛盾的塞尔维亚,奥匈帝国还必须顾及俄罗斯的态度,因为1903年政变后的塞尔维亚在外交上完全倒向了俄罗斯,希望借助俄罗斯帮其建立一个大南斯拉夫国家,其中就包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因此,奥匈帝国能否吞并波黑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俄罗斯。

日俄战争后的俄罗斯明显在巴尔干问题上力不从心,形势对奥匈帝国十分有利。经过一番外交安抚,1908年9月,双方通过会谈达成了俄奥两国外交大臣的口头协议,俄罗斯同意奥匈帝国吞并波黑两省,奥匈帝国保证支持俄罗斯对黑海海峡的通航要求。会谈结束后,奥匈帝国开始着手实施吞并计划,俄罗斯外交大臣也忙着周游欧洲,游说英、法、德、意等国支持自己对黑海海峡的要求。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吞并波黑两省。然而俄罗斯方面却没有成功获得欧洲其他国家对其黑海要求的支持。于是,俄罗斯指责奥匈帝国吞并波黑是对自己的外交欺诈,强烈要求召开一次欧洲会议重新讨论波斯尼亚问题,并且支持塞尔维亚掀起激烈的反奥运动,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严重危机由此爆发。奥匈帝国不仅反对国际会议,还于1909年3月开始进行军事动员,在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随着俄奥两国关系的裂痕加深,俄罗斯支持塞尔维亚,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双方的战争威胁不断升级。最后俄罗斯由于国力空虚,又得不到英法盟国的响应,只能做出让步,放弃了召开国际会议的要求,承认了奥匈帝国对波黑两省的吞并。紧接着,塞尔维亚也放弃了对奥匈帝国的抵制。波斯尼亚危机于1909年3月底宣告结束。(www.daowen.com)

这次危机的主要影响是加强了俄罗斯与英法的接近,同时疏远了意大利与德奥集团的关系。在巴尔干争夺的失利让俄罗斯加剧了对德奥的仇视,此后俄罗斯就开始大规模重整军备,并且进一步向英法靠拢,以便对抗德奥集团。与此同时,奥匈帝国吞并波黑两省侵犯了意大利的巴尔干野心,对此大为不满的意大利开始寻求与俄罗斯接近,1909年10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应邀访问意大利,两国外交大臣秘密缔结《拉匡尼基协定》,承诺共同维护巴尔干半岛的现状。对意大利的背叛,德奥集团并不知情,奥匈帝国甚至很快还与意大利签订协议,保证两国会在巴尔干问题上保持消息畅通。德国也把斗争重点再次转向法国,挑起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