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手批红权:经典案例回顾

黑手批红权:经典案例回顾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大奸臣刘瑾掌管司礼监这一要害部门,弄权十分方便。其弄权的主要手段是代替武宗“批红”。“批红”是皇权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刘瑾为使武宗无暇“批红”,更多地由他一手处理朝政,挖空心思地引诱武宗游玩。称豹房为“新宅”,久住不回宫中。这样一来,刘瑾便独自做起“批红”之事,成了实际上的皇帝。官员们向他奏事,不能直呼其名。他就将涂祯逮捕下狱,严刑毒打,结果死于狱中。刘瑾的嚣张气焰可见一斑。

黑手批红权:经典案例回顾

明朝大奸臣刘瑾掌管司礼监这一要害部门,弄权十分方便。

其弄权的主要手段是代替武宗“批红”。明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奏章,先要经过内阁“票拟”,即在奏章上附一票签,由阁臣拟写出初步处理意见,然后再交给皇帝裁决;皇帝往往不看奏章内容,只看“票拟”,在其上面用红笔批示。“批红”是皇权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可是,武宗荒怠朝政,常常把“批红”这等决断军国大事的最后一笔,让司礼监太监刘瑾去做。刘瑾为使武宗无暇“批红”,更多地由他一手处理朝政,挖空心思地引诱武宗游玩。他别出心裁,令宦官在宫中依照京城市肆,开设各种买卖店铺、酒肆、娼馆,让武宗学做平民在其间买卖交易。并在正德二年八月,在西华门旁修建一片殿堂,名曰“豹房”,专门搜集珍禽奇兽,供武宗逗戏,并把宫中的乐工和能歌善舞的色目女子,以及京中公侯家的色目女子艳丽者送进豹房,供武宗淫乐,武宗在豹房昼夜玩乐。称豹房为“新宅”,久住不回宫中。刘瑾则在武宗玩得高兴之时,递上奏章“票拟”请武宗批示,这时的武宗根本无心裁决批示,不耐烦地说:“总拿这些奏章来烦我,要你干什么用?”这样一来,刘瑾便独自做起“批红”之事,成了实际上的皇帝。刘瑾本不学无术之徒,无力批答奏章。于是,他把奏章带回家中,与妹夫孙聪及他豢养的门客无赖张文冕一起谋划处理,先由他们拟写出草稿,然后让内阁大学士焦芳作文笔上的润色,这样,刘瑾一手批阅的奏章,不仅让朝臣看不出太大的破绽,而且还完全体现了他们的政治目的。

刘瑾的羽翼日渐丰满,权势不断扩大,完全控制了朝政。他一手栽培的亲信,死心为其效力。主掌内阁的大学士焦芳,对刘瑾毕恭毕敬,称刘瑾为“千岁”,自称“门下”,凡出自内阁的票拟章奏,都完全遵从刘瑾的旨意。“公侯勋戚以下,莫敢钧礼,每私谒,相率跪拜。”朝中各部衙,处理事宜不敢不遵从刘瑾的意志,就连奏事的本章,都搞出专门送给刘瑾的“红本”。

刘瑾还趁此机会,矫旨令吏、兵二部凡进退官员,必须先经刘瑾同意,才得奏请。两院各道所有奏章,必须先呈刘瑾审阅认可,方得进呈。由于他有自己的班底,控制着国家政权的要害部门,又有武宗的放任,所以,他口悬天宪,权倾朝野。官员们向他奏事,不能直呼其名。一次,都察院左都御史屠氵庸在所上审录重囚的材料上,写有“刘瑾传奉”。他见直书自己名字,就以为是对他的大不敬,大发脾气,吓得屠氵庸心惊肉跳,急率所属官吏到刘宅请罪。他们跪在阶前,任听刘瑾的训斥,谁也不敢抬头看上一眼。直到他喝令斥退,他们才敢起身告归。还有一次,无锡邵二泉专程赶京,向他请示汇报公事,在汇报中,二泉一语失慎,刘瑾暴跳如雷,用手猛拍桌案,吓得二泉丧魄落魂,瘫在地上,遗尿于下堂。二泉走后,苏州汤煎胶前来面见刘瑾。刘瑾指着下堂湿处,洋洋得意,说:“这是你们无锡邵宝撒的尿!”(www.daowen.com)

刘瑾权倾朝野,贪心不足,巧立各种名目,收刮资财,他把是否收受赌赂作为识别和进退官吏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开提倡行贿受贿,吏部尚书刘宇、户部尚书杨廷和、刑部尚书张鸾等,都是因行贿刘瑾而青云直上的。刘宇出手便是万金,所以由都御史进为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阁臣,其升擢之迅速、居位之显赫,异乎寻常。他的儿子刘仁,应殿试,未能按一甲录取,也因给刘瑾送了一份厚礼,特意内批授以庶吉士,逾年,升为编修。詹事杨廷和,在经筵日讲时,多次规劝武宗,武宗很不高兴,遂让他出任南京户部右侍郎。这时,廷和急忙用蜀锦贿赂刘瑾,不久,便擢升他为南京户部尚书。后又给刘瑾送礼二千金,立即擢为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神英原是一个右都督,因年老,当致仕,重贿刘瑾之后,诏许封为泾阳伯,岁禄八百石。按照明代制度规定,大计考核被黜官吏是不许起用的。荆州知府王绶、武昌知府王晦,在大计考核中定为被黜之列,这二人重贿刘瑾,不仅没有被黜,反而还升为参政,仍掌府事。

正德三年正月,刘瑾公然下令地方赴京朝觐官员,布政使每人纳银二万两,不完纳者,不得返回地方。各官无奈,只得向京师有钱的人家借贷,时人叫它为“京债”,后来,演为成例。凡官吏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先给刘瑾行贿送礼。

更为可恶的是,刘瑾向人索贿,先提出个数目,让其爪牙通知对方。兵科给事中周钥奉诏巡视淮安。他派人向周钥索贿,数目极大。周钥无有余资,求助于知府赵俊。赵俊开始答应借给黄金一万两,后怕周钥还不起,就没有借给。周钥计无所出,事毕,起程返京,行至桃园,想来想去,无法向刘瑾交代,于是拔剑自刎,遗书说:“赵知府误我。”刘瑾知道后,痛斥赵俊吝财不贷,并以此为罪名,捕之下狱。御史涂祯在考察中,政绩卓异,列为天下第一,奉命巡察长芦盐课。他要涂祯割送当年余盐银两给他。涂祯力主正义,拒不从命。他就将涂祯逮捕下狱,严刑毒打,结果死于狱中。他还不解恨,又把涂祯的儿子涂朴抓来抵罪,充军边远地区。刘瑾的嚣张气焰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